-
公开(公告)号:CN105660545B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610139457.X
申请日:2016-03-11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A01K67/033 , A01M99/00 , A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锈菌天敌昆虫的筛选方法及其在防治越南黄花梨锈病中的应用。锈菌天敌昆虫的筛选方法是先收集越南黄花梨林间的活体昆虫,将收集的昆虫分类,并分别饲养,通过逐步淘汰法筛选出锈菌天敌昆虫;筛选得到的锈菌天敌昆虫可有效防治越南黄花梨锈病,该锈菌天敌昆虫容易获得,且使用过程对环境无公害,也不会导致越南黄花梨植物产生抗性,更加有益于越南黄花梨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911262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282697.0
申请日:2015-05-28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Q2549/1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的分子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香黄檀黑痣病菌的分子检测引物及其检测方法。采用设计出的一对降香黄檀黑痣病菌特异引物经过巢式PCR扩增,PCR产物扩增分析,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结果判定。若样本中存在黄檀黑痣菌,在紫外光下琼脂糖凝胶中会出现一条273bp的目的条带,若未出现条带,则代表不存在黄檀黑痣菌。本发明的引物特异性强,可以区分黄檀黑痣菌、禾草黑痣菌、刚竹黑痣菌以及分离自降香黄檀、大果紫檀的其他病原菌及内生真菌;该引物灵敏度高,可检测下限至100ag/μL的黄檀黑痣菌基因组DNA;本发明快速,8小时内即可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而利用传统的病害诊断方法至少需要4天或1周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329941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233895.9
申请日:2013-06-13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松杉人工林的抗逆促生复合菌根菌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由内生菌根菌剂和外生菌根菌剂复合而成;所述的内生菌根菌剂为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或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采用温室盆栽培养法获得,所述的外生菌根菌剂为红汁乳菇(Lactarius hatsudake Tanaka)、多根硬皮马勃(Seleroderma polyrhizum Pers.)采用液体发酵培养基发酵而成。通过造林时对苗木根系进行蘸浆处理或埋于松、杉林土壤中,不仅能促进松、杉的生根、生长,还能增强树势,提高抗逆性,增强P的吸收率,预防松树落叶病、杉木炭疽病、松苗立枯病和猝倒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4381278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570412.9
申请日:2014-10-23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降香黄檀炭疽病的方法,将丙环唑,醚菌酯,甲基托布津,中生菌素的溶液依次轮流喷雾降香黄檀。该方法采用4种药剂轮换使用的方式,通过室内毒力和林间防效实验验证,可以有效防治降香黄檀炭疽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329941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33895.9
申请日:2013-06-13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松杉人工林的抗逆促生复合菌根菌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由内生菌根菌剂和外生菌根菌剂复合而成;所述的内生菌根菌剂为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或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采用温室盆栽培养法获得,所述的外生菌根菌剂为红汁乳菇(Lactarius hatsudake Tanaka)、多根硬皮马勃(Seleroderma polyrhizum Pers.)采用液体发酵培养基发酵而成。通过造林时对苗木根系进行蘸浆处理或埋于松、杉林土壤中,不仅能促进松、杉的生根、生长,还能增强树势,提高抗逆性,增强P的吸收率,预防松树落叶病、杉木炭疽病、松苗立枯病和猝倒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705114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11552871.5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果生炭疽菌的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dtxS1分子标记、引物、试剂盒及应用。利用与油茶炭疽病密切相关的几种炭疽菌属真菌的全基因组序列信息进行比较基因组分析,获得果生炭疽菌特异的染色体序列和候选基因,并进一步根据候选基因可能的基因功能及是否含有内含子等特征,选定可用于特异性鉴定果生炭疽菌的候选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利用该标记对油茶果生炭疽菌进行特异性检测。本发明可用于油茶炭疽病的诊断及预测,同时可用于果生炭疽菌的特异性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05114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1552871.5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果生炭疽菌的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dtxS1分子标记、引物、试剂盒及应用。利用与油茶炭疽病密切相关的几种炭疽菌属真菌的全基因组序列信息进行比较基因组分析,获得果生炭疽菌特异的染色体序列和候选基因,并进一步根据候选基因可能的基因功能及是否含有内含子等特征,选定可用于特异性鉴定果生炭疽菌的候选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利用该标记对油茶果生炭疽菌进行特异性检测。本发明可用于油茶炭疽病的诊断及预测,同时可用于果生炭疽菌的特异性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94919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1552870.0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果生炭疽菌的Ac转座酶分子标记、引物、试剂盒及应用。利用与油茶炭疽病密切相关的几种炭疽菌属真菌的全基因组序列信息进行比较基因组分析,获得果生炭疽菌特异的染色体序列和候选基因,并进一步根据候选基因可能的基因功能及是否含有内含子等特征,选定可用于特异性鉴定果生炭疽菌的候选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利用该标记对油茶果生炭疽菌进行特异性检测。本发明可用于油茶炭疽病的诊断及预测,同时可用于果生炭疽菌的特异性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766804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55896.X
申请日:2016-03-18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A01K67/0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螟蛉绒茧蜂的人工繁育方法,本发明包括寄主养殖、蜂种寿命的延长、育蜂步骤及滞育蜂的繁育和保存,以三至四龄短梳角野螟幼虫为中间寄主,利用外源营养延长寄生蜂的寿命,从而增加雌雄蜂对寄主搜寻频率。此外,本发明利用母生螟蛉绒茧蜂的滞育性,不仅可以在本发明设定的环境下长期保存,而且发明人通过大量探索,在相对适宜的条件下随时解除滞育和应用。本发明方法材料易于取得,繁殖率高,稳定性强,解决了人工继代繁育方法中蜂种寿命短及蜂虫难以对口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522059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843735.0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序商陆提取物及其在防治降香黄檀炭疽病上的应用方法。该提取物是采用乙酸乙酯提取垂序商陆得到的提取物。本发明的优势如下:1)所用的植物材料垂序商陆为入侵植物,廉价易得,不会浪费其他的植物资源;2)仅需一种植物,即单方,而非复方就能得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3)有效成分是植物本身合成的化合物,能自行降解,不会导致病菌产生抗性,对环境无公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