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2811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876143.2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厚软土地基蠕变沉降量仿真预测方法,首先获取待检测的软土地基的固结荷载、容重、孔隙比、液限孔隙比以及埋深指标;然后根据获取的固结荷载、容重、孔隙比、液限孔隙比以及埋深指标求解广义开尔文模型的参数;再根据得到的广义开尔文模型的参数得到土体随时间变化的应变;最后根据得到的土体应变,结合软土地基的厚度以及所需计算时间进行深厚软土地基蠕变沉降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84586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36610.8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建低碳浅海软土地基结构的施工方法,首先,在陆上加工厂将竹桩加工绑扎好,用船将竹桩运输至打设区域,将竹桩打设至指定位置形成竹桩支撑基础;而后先从陆侧开始绑扎竹排单元,而后将竹排单元与竹桩基础绑扎在一起,依次呈流水形式往前铺设多个竹排单元形成单层竹排,最后按上述铺设方式铺设多层竹排;之后在竹排上方铺设垫子,再在垫子上方铺设土工布,在土工布上方铺设中粗砂垫层,在竹排的空格中打设排水板,堆载第一层钢渣混合土,进行一个施工间歇期;继续堆载第二层至第四层钢渣混合土,并且在堆载每一层钢渣混合土结束后均有施工间歇期;最后在钢渣混合土外侧浆砌块石形成浆砌块石护面结构,本发明施工方便,环保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3938662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80483.8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亚平 , 胥新伟 , 高潮 , 朱德华 , 黎双邵 , 黄沛 , 王宇 , 叶国良 , 赵鹏 , 李哈汀 , 于健 , 苏长玺 , 宿发强 , 惠宝成 , 刘思国 , 时闽生 , 王新刚 , 蔡军 , 樊士广 , 邹一波 , 刘钊 , 苏昕
IPC: E02D33/00
Abstract: 一种水下载荷试验系统,荷载块上有绳索与下面的承压板连接;承压板有竖直向上的限位装置,承压板上装有静力水准测量装置;在荷载块外侧有吊架,吊架外端下面有绳索连接的基准板,基准板上面装有静力水准测量装置组成;承压板上均布有排水孔,在承压板上有静力水准仪安放平台,在承压板有承压板顶部缓冲橡胶。试验系统不受水深限制,可在较深的水下进行载荷试验。试验系统通过起重设备沉放至试验区域进行试验,可获得荷载作用下地基的沉降量以及沉降时程曲线。同时试验系统操作简便,性能可靠,可在海况复杂的区域进行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0564705C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610013275.4
申请日:2006-03-13
Applicant: 天津港湾工程研究所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水下地基原位自动监测成套技术方法,包括:多个固定测斜仪断面地表沉降监测法;多点液压差地表沉降监测法;土体分层沉降监测法;孔隙水压力监测法;水平与垂直向位移监测法;测控系统长期放在深水海底的自动监测技术。特点:不论距岸远近,均能顺利而方便地进行水下地基原位监测,不需要水上设立基点,不需海上架设平台,不需穿过建筑物;可对工程实施全程监测,并能进行水下自动化监测和实时传输监测数据,特别是在大风浪巨台风期间仍可连续不间断地监测;自动化监测可节省监测人员,省去往返船机、节省时间;自动化的监测仪器全部在水下,对施工干扰小,减少仪器损坏率;自动化监测做到准时准点测试,消除人为读数误差,准确、快捷、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42811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0876143.2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厚软土地基蠕变沉降量仿真预测方法,首先获取待检测的软土地基的固结荷载、容重、孔隙比、液限孔隙比以及埋深指标;然后根据获取的固结荷载、容重、孔隙比、液限孔隙比以及埋深指标求解广义开尔文模型的参数;再根据得到的广义开尔文模型的参数得到土体随时间变化的应变;最后根据得到的土体应变,结合软土地基的厚度以及所需计算时间进行深厚软土地基蠕变沉降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87250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591166.0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种物探联合钻探地质勘察方法,该方法采用两种及以上物探联合钻探的勘察方法,实现了针对不同土层或复合地基处理方式优选两种物探联合的钻探手段进行勘察测量,满足工程建设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大大减少钻探孔数量。尤其是对于大面积复杂场地,场地地层变化起伏剧烈,不仅可以有效地节约勘察成本,还可以节省勘察工作周期,达到绿色低碳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84599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656277.5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IPC: E02D1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真空预压地基处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竖向排水系统、热水加压循环系统、抽真空装置、密封膜和水平排水系统,所述竖向排水系统与所述热水加压循环系统连通,形成热水循环回路,所述密封膜铺设在地基表面,所述水平排水系统与所述抽真空装置连通。本发明加热真空预压地基处理系统,采用循环加热排水管,其内设置竖向隔板,形成热水循环回路,通过热水循环加热地基,而排水管外土体孔隙水沿齿板竖向排水功能,具备现场大面积实施的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2474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656275.6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加热排水管内水气状态的观测方法,包括向设置有排水管的模型箱内通入土体,将电阻加热棒和温度传感器分别布设在土体中,将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布设在模型箱内的土体中;将相机放入排水管的内管中,在模型箱的顶部依次铺设中粗砂层和密封膜,并在模型箱的底座缝隙处利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利用抽真空装置抽真空,使模型桶内土体孔隙水通过滤膜进入齿板,并沿齿板向上排至中粗砂层,土体孔隙水利用密封膜上的出膜装置进入射流泵并排出;同时利用电阻加热棒对模型箱内土体进行加热,通过温度传感器和孔隙水压力传感器监测模型桶内土体的温度及土体孔隙水消散情况;并通过相机拍摄内管水气状态,判断其是液态还是气态形式。
-
公开(公告)号:CN11782264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32106.3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管板组合码头结构的施工方法,首先打设定位桩,组装定位架,将管板组合桩打入海岸,开挖重力式挡墙锚锭基础,现场浇筑重力式挡墙锚锭,打设混凝土板桩;然后在管板组合桩的钢管桩和重力式挡墙锚锭之间安装带有张紧器的前置锚索,在重力式挡墙锚锭和混凝土板桩之间安装带有张紧器的后置锚索;之后收紧前置锚索和后置锚索上的张紧器,保证管板组合桩受力均匀;最后在后方回填碎石,在管板组合桩的上方现场浇筑帽梁,安装系船柱。与传统的钢拉杆相比本发明具有质量轻、抗拉度强高、抗疲劳、耐化学腐蚀强、弹性变形能力大、非磁性等优点,作为管桩组合桩码头主要承受拉力的构件,可大大提高管板组合桩码头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58196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296313.7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生态修复循环系统,包括漂浮支撑圈,漂浮支撑圈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套圈,漂浮支撑圈的下方设置有稳定浮漂,稳定浮漂的内部设置有连通管,稳定浮漂的下方连接有支撑架,连通管的一端连接有浅水抽水口;配重块,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一侧,支撑架的另一侧连接有动力盘轮,动力盘轮的下方连接有深水抽吸管。本水生态修复循环系统通过深水抽吸管在电机的带动下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深水域水体的抽吸,完成深水域的水体循环处理;通过浅水抽水口对浅水域进行抽吸,实现浅水域的水体循环处理,通过防护支撑杆和缓冲防护弹簧在装置受力时减震缓冲,从而达到良好的缓冲减震防护,避免装置在撞击到物体硬性受力,造成损坏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