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0782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772993.X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台式整平船半漂浮作业安全性分析方法,建立平台式整平船的载荷与水动力分析有限元模型,建立平台式整平船的承载能力分析有限元模型,将环境载荷施加在载荷与水动力分析有限元模型上,利用刚体运动方程求解得到平台式整平船在载荷作用下的运动响应,分析不同工况下平台总体运动响应、系缆张力及系缆刚度等指标;将平台式整平船自身的使用载荷以及环境载荷进行叠加,施加到平台式整平船承载能力分析有限元模型上,进行平台式整平船承载能力分析。该方法能够准确的计算平台式整平船在复杂环境载荷和使用载荷的耦合作用下,结构的变形情况及极限承载能力,从而评估平台式整平船半漂浮作业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97924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11449756.0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5D2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智能调控方法:采用一种智能调控设备,该智能调控设备包括主水管、循环水流向变换器、循环水温度调节器、变频水泵、循环水流量计、控制器、第一循环水温度传感器、第二循环水温度传感器和现场环境温度传感器。此外,在待调温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嵌设有混凝土温度调节水管、混凝土中心温度传感器和混凝土表层温度传感器。由控制器读取循环水流量计、各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后,经过分析判断,对智能调控设备的循环水流向变换器、循环水温度调节器、变频水泵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来实现对混凝土温度智能、动态、高效调控的目的,并可定时改变循环水流动方向,从而达到减少开裂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737991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0250912.9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沧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 天津津港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沉管隧道工程、智能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水下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结构的安全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的渗漏水和火灾预警监测方法:在止水带外延、顶推区间、后浇带混凝土界面及管体侧壁安装光纤光栅阵列感温光缆,通过温度梯度识别局部渗漏水和燃烧升温;通过排水沟内的磁致伸缩传感器识别排水水位变化;2、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的动载、超载和停车识别监测方法:在顶推区间接头区域安装拾振器和光纤光栅阵列应变感测光缆,识别动荷载超载和临时违停事件;3、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的环境健康监测方法:在沉管隧道的行车道混凝土顶板和对照区域布置光纤光栅阵列应变感测光缆,识别管体线性方向的变形、受力、性能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21716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729953.6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 E02D29/16 , E02D29/073 , G01B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管隧道顶进式最终接头传感器的布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传感器选型及率定;S2、传感器支架位置放点;S3、传感器支架安装;S4、传感器安装及走线;S5、对轴向监测结构进行位置精调;S6、对径向传感器进行位置精调;S7、传感器及最终接头位置标定;S8、传感器供电及数据采集;S9、防海生物保护措施。采用该方法进行沉管隧道顶进式最终接头顶进施工监测,数据质量好,且监测设备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高、稳定性高。监测数据溯源性高,可为多种计算模型提供数据。监测数据稳定向高,避免监测数据不可控。适用于满足监测要求多种传感器,不仅限于特定厂家型号传感器,具有广谱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37991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250912.9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沧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 天津津港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沉管隧道工程、智能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水下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结构的安全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的渗漏水和火灾预警监测方法:在止水带外延、顶推区间、后浇带混凝土界面及管体侧壁安装光纤光栅阵列感温光缆,通过温度梯度识别局部渗漏水和燃烧升温;通过排水沟内的磁致伸缩传感器识别排水水位变化;2、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的动载、超载和停车识别监测方法:在顶推区间接头区域安装拾振器和光纤光栅阵列应变感测光缆,识别动荷载超载和临时违停事件;3、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的环境健康监测方法:在沉管隧道的行车道混凝土顶板和对照区域布置光纤光栅阵列应变感测光缆,识别管体线性方向的变形、受力、性能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55498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36767.3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管隧道的管节接缝处形变监测方法,该方法采用悬轨式移动巡检平台,在该移动巡检平台上设置了机械臂、二维码定位传感器和双目视觉检测单元,并且还设计了与移动巡检平台配合使用的二维码定位辅助标志系统和双目测量辅助标志系统,其中,二维码定位辅助标志系统,用于与二维码定位传感器配合使用,为移动巡检平台提供精准的位置信息以及各管节接缝的标号信息;双目测量辅助标志系统,用于与双目视觉检测单元配合使用,其包括安装于沉管隧道的各个管节接缝处的标识物组,移动巡检平台工作时,通过调整其机械臂,使机械臂上的双目视觉检测单元对标识物组进行拍照,再根据获取的图像进而分析沉管隧道的管节接缝处是否发生形变。
-
公开(公告)号:CN11928877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193334.5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IPC: F03D13/25 , F03D13/20 , B63B35/44 , B63B39/00 , F16F15/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体阻尼作用的运动抑制漂浮式风电基础结构,包括浮球、连接杆、斜撑以及阻尼器底座;4个浮球呈正方形排布,各浮球间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阻尼器底座位于4个浮球所围成的正方形的中轴线上并位于浮球的下方,在每个浮球和阻尼器底座之间均通过斜撑连接;阻尼器底座上设置用于安装风机塔筒的安装座;斜撑内部具有中空通道;阻尼器底座内部设置有交叉隔板,将阻尼器底座内部分成4个容积相等的空间,相邻的两空间之间的隔板上设置阻尼孔,并且每个空间分别对应与一个斜撑的中空通道相连通;在阻尼器底座内部以及斜撑的中空通道内部加注有液体。在漂浮式基础发生摇晃运动时,本发明的液体阻尼体系能够起到良好的阻尼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09495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0729933.9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E02D29/16 , E02D33/00 , G01B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管隧道顶进式最终接头位移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顶进式最终接头移动参数确定;S2、传感器测量系统测量误差分析;S3、传感器测得的监测数据输入筛选;S4、顶进式最终接头运动计算模型;S5、单次计算值冗余筛选;S6、一周期内时间加权数据筛选;S7、局部坐标系转换为施工坐标系;S8、输出控制点坐标值。采用该方法进行最终接头顶进施工监测,数据质量好,且监测设备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高、稳定性高。监测数据溯源性高,可为多种计算模型提供数据。监测数据稳定向高,避免监测数据不可控。适用于满足监测要求多种传感器,具有广谱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9123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495771.1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桩检测平台及检测方法,属于管桩检测领域,管桩检测平台及检测方法包括:观测梁、工程桩、支撑结构、检测仪和推动件,其中,观测梁水平设置且靠近管桩的顶端;工程桩的数量有多个,工程桩竖直设置,多个工程桩之间形成检测区,管桩位于检测区内;支撑结构设置于检测区,且支撑结构与工程桩连接;推动件设置于支撑结构与管桩顶端之间,推动件用于推动管桩移动;检测仪设置于观测梁与管桩的顶端之间,检测仪用于检测观测梁与管桩顶端的间距。支撑结构与工程桩连接,推动件推动管桩移动,通过检测仪检测管桩移动的距离,通过推动件的推力以及管桩移动的距离,计算以获得管桩的静载荷。
-
公开(公告)号:CN11545234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947932.1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管隧道管节对接工程中滑道的可靠性预测方法,搭建原型试验系统,原型试验系统包括底部支撑基础、顶部反力支撑结构、竖向力加载机构、水平顶推力加载机构、滑道变形测量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在底部支撑基础的顶面以及顶部反力支撑结构的底面分别固定安装待测试滑道,竖向力加载机构位于底部支撑基础和顶部反力支撑结构之间,水平顶推力加载机构位于水平顶推力加载机构的一侧;通过控制竖向力加载机构和水平顶推力加载机构的千斤顶工作,来模拟推动隧道管节沿滑道移动的工况;过程中,各油压检测单元的检测数据和滚轮位移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实时发送给数据处理系统,由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滑道摩擦系数的计算以及滑道可靠性的评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