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6041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230295.6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状粗粒土取样方法,将液态薄荷醇渗入对待取样土层内;待薄荷醇和粗粒土完全胶结后,采用取样装置取出待测试土样;对取出待测试土样进行去薄荷醇处理后进行含水率测量恢复,待含水率恢复至原取样土层含水率即完成取样,利用薄荷醇与粗粒土的胶结作用,解决了粗粒土取样时的破坏和扰动问题,也解决了冷冻法取样时的冻胀问题,又利用薄荷醇的高挥发性实现对粗粒土内部薄荷醇的提取过程,解决了常规取样时土样的破坏、扰动和现场控制冻结时面临的冻胀问题;本发明利用薄荷醇的易挥发、无毒、常温下为无色晶体等性质,实现粗粒土的取样与后期薄荷醇的提取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1441227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010234280.8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中山大学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诱导缝切割装置,包括钢管和空压机,钢管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钢管的开口端与空压机的出气管道连接,钢管的封闭端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切割诱导缝的气孔。一种既有冻土路基公路防治冻胀融沉的方法,包括钻孔、切割诱导缝和注浆三个步骤,注浆步骤中首先通过封孔注浆管进行注浆,封堵钻孔,然后通过注浆管进行注浆,在注浆压力的作用下浆液沿着诱导缝扩散,之后在膨胀压力的作用下浆液将横向劈裂土体继续扩张,形成横向层状保护层,该高聚物层具有良好热阻性能。诱导缝切割装置能方便切割诱导缝,既有冻土路基公路防治冻胀融沉的方法解决了已运行公路冻土路基难以进行保温隔热处治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69405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261292.9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水资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CapsNet网络的电磁法管道病害识别与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电磁图谱数据集;S2数据集处理;S3构建基于改进的CapsNet网络探地雷达图谱检测模型并训练;S4模型调参;S5进行模型测试,输出各项评价数值指标并保存最优模型,输出探地雷达图谱的识别结果;S6根据识别结果,由对应位置的探地雷达A‑scan数据实现管道病害的定位。本发明采用深度学习,基于电磁图谱大数据进行模型训练,新增了一个卷积层,用于再次提取位于画幅中不同位置的特征,优化特征提取的效果;改进了胶囊网络原本的动态路由算法使得参数量大大较少并且增大了允许接受的输入图片的尺度,提高模型检测的准确率,实现管道病害的智能、高效的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09060417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811230295.6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状粗粒土取样方法,将液态薄荷醇渗入对待取样土层内;待薄荷醇和粗粒土完全胶结后,采用取样装置取出待测试土样;对取出待测试土样进行去薄荷醇处理后进行含水率测量恢复,待含水率恢复至原取样土层含水率即完成取样,利用薄荷醇与粗粒土的胶结作用,解决了粗粒土取样时的破坏和扰动问题,也解决了冷冻法取样时的冻胀问题,又利用薄荷醇的高挥发性实现对粗粒土内部薄荷醇的提取过程,解决了常规取样时土样的破坏、扰动和现场控制冻结时面临的冻胀问题;本发明利用薄荷醇的易挥发、无毒、常温下为无色晶体等性质,实现粗粒土的取样与后期薄荷醇的提取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1441227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34280.8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中山大学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诱导缝切割装置,包括钢管和空压机,钢管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钢管的开口端与空压机的出气管道连接,钢管的封闭端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切割诱导缝的气孔。一种既有冻土路基公路防治冻胀融沉的方法,包括钻孔、切割诱导缝和注浆三个步骤,注浆步骤中首先通过封孔注浆管进行注浆,封堵钻孔,然后通过注浆管进行注浆,在注浆压力的作用下浆液沿着诱导缝扩散,之后在膨胀压力的作用下浆液将横向劈裂土体继续扩张,形成横向层状保护层,该高聚物层具有良好热阻性能。诱导缝切割装置能方便切割诱导缝,既有冻土路基公路防治冻胀融沉的方法解决了已运行公路冻土路基难以进行保温隔热处治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02492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87861.1
申请日:2019-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角度的降雨滑坡模型试验设备,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它由模型槽、降雨系统支架、下部支撑架和液压升降系统构成,所述模型槽上设有透明观测窗,模型槽内填筑边坡缩尺模型,模型槽位于降雨系统支架和下部支撑架之间,模型槽与下支撑架之间通过铰支座连接,连接处设有量角器,雨水回收装置通过降雨支架连接的防水薄膜收集洒落到模型槽外的雨水并连接软管流至下部的集水槽。本发明便于移动和拆卸组装,自带防雨和雨水回收装置,可控制降雨条件下坡体的排水条件,能够实现边坡模型在不改变初始形状的情况下实现不同坡度下滑坡模型试验,从而减少了因模型形状改变和传感器布设变化等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824497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511297.6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型原位抗滑桩模型试验装置及其方法,包括试样制备系统、垂向压力系统、水平剪切系统、反力系统及数据采集系统;试样制备系统包括基坑内的剪切盒和土体试样,一侧土体内设置竖向的抗滑桩;另一侧设置有向剪切盒施加水平剪切力的水平剪切系统和反力系统,试样制备系统上方设置有向剪切盒施加垂向压力的垂向压力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包括设置在剪切盒的位移计、抗滑桩迎土面和背土面两侧的压力盒和应变片、以及抗滑桩桩顶横向和竖向的位移计。本发明适用于原位土试样在埋入式抗滑桩工况下桩土力学特性的测定,获取桩-土相互作用过程,揭示公路高陡边坡的稳定性状并指导实体工程防护工作,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更加准确的试验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2084064A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980101079.4
申请日:2009-12-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6/26 , C04B2111/00405 , C04B2111/0075 , C04B2111/29 , E01C11/245 , C04B14/022 , C04B14/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冻土区公路路基保护方法及路面结构,该路面结构具有两层或两层以上具有梯度热导率结构的路面层;所述路面层的热导率以层为单位呈从上至下的递减分布,从而使路面形成从路基到空气的单向热导通道,使热量容易从路基散发到空气中,且阻止空气中热量向路基传递,实现对路基下冻土层的降温作用,保持冻土的稳定性,起到保护冻土区公路路基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66618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82396.X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石油大学
IPC: G01K11/3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传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纤光栅低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监测方法,该光纤光栅低温传感器利用聚醚醚酮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较大以及在冻土环境具有较好适应性的特点,使封装后的传感器增敏效果明显,能够较好的抵抗冻土冻融、水侵蚀等影响,实现长期稳定、高精度温度测量,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其制备方法通过足够的拉应力抵消热固胶加热固化后降温冷却过程作用在光纤光栅的额外压应力,能够有效避免全粘贴封装导致的啁啾现象,实现基底与光纤光栅之间的良好热力耦合,提高使用可靠性和寿命;其监测方法采用特定的安装方式实现基底与安装位置接触良好,并在温度作用下能够自由膨胀伸缩,满足冻土地层温度梯度的高纵向分辨率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4705541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210420711.9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郑州大学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聚物注浆材料疲劳温升特性的测试方法。该高聚物注浆材料疲劳温升特性的测试方法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高聚物注浆材料待测试件,通过固定结构将恒温装置固定在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上,将高聚物注浆材料待测试件安装在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上,将探针传感器与无纸记录仪电连接,打开恒温装置,设定不同的环境温度,进行拉伸或压缩疲劳性能试验,记录时间‑应力‑应变数据;同时记录待测试件中心和外表面温度变化,采集时间‑温度数据。本发明的高聚物注浆材料疲劳温升特性的测试方法自动化程度高,克服了传统试验方法无法模拟环境温度和无法监测疲劳过程中待测试件放热升温行为以及待测试件内部和表面温度同时监测的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