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金属碳硼烷靶向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制成的靶向制剂

    公开(公告)号:CN1970087A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610096423.3

    申请日:2006-09-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肿瘤的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的核心问题是硼携带剂的靶向转运与释放问题。本发明涉及基于磁性纳米材料的有机金属碳硼烷靶向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制成的靶向制剂。本发明将表面修饰和功能化的磁性纳米颗粒Fe3O4与单/双金属中心碳硼烷通过自组装而制成有机金属碳硼烷靶向制剂。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通过纳米颗粒的磁性导航,靶向制剂能够“宏观”定向移动到肿瘤部位。进一步将Fe3O4磁性纳米颗粒与聚乳酸纳米纤维自组装成纳米复合材料后,制成的靶向制剂可以实现硼携带剂在肿瘤部位“靶向控释”,向肿瘤细胞“微观”转运与释放足够剂量的硼,实现了硼携带剂在靶向器官和细胞水平上的精确定位,有效地实现BNCT治疗。

    一种针对输出结果为连续性变量进行预测的回归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1248829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99233.5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预测模型的研究领域,具体的是基于机器学习方法下的一种针对输出结果为连续性变量进行预测的回归模型,具有以下优点:高度鲁棒性和容错能力,即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算法性能面对模型假设出现误差时产生的影响较小,可维持其稳定性;脱离人为模型的限制,不依赖于参数及模型本身,通过计算机自主学习实时优化模型。该方法以影响输出结果的因素为基础,以多层全连接层神经网络模型为架构进行预测,该模型尤其适用于庞大的数据量,具有较高的精度及稳定性,能充分逼近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且脱离人为模型的限制。

    一种制备基于叶酸修饰的混合光子晶体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41025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810457449.9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陈宝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基于叶酸修饰的混合光子晶体复合材料的方法,采用二氧化硅胶体微球作为模板,并将其置于反应管中,加入预凝胶A反应、聚合后,去除二氧化硅胶体微球,制得反蛋白石骨架,将预凝胶B加入该骨架中反应、聚合20~60s后,即制得混合光子晶体,随后配制叶酸‑二甲基亚砜混合溶液,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混合光子晶体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反应后,洗涤,即可制得该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显著优点为制法简单容易,对设备要求低,制得的复合材料稳定性强,具有优越的生物兼容性和磁性响应性,能够特异、灵敏、简单、有效地抓捕到髓性白血病耐药细胞,并使得耐要细胞株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一种SERS技术检测多药耐药蛋白的试剂盒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817340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0977792.1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4326 G01N33/531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ERS技术检测多药耐药蛋白的试剂盒及其应用,以鉴别细胞耐药性。该试剂盒中采用的检测试剂包括硅包银胶的SERS探针、硅包裹Fe3O4的捕获磁珠,并提供了检测试剂的制备方法。同时,本发明公开了该试剂盒在多药耐药蛋白检测中的应用,硅包银胶的SERS探针、硅包裹Fe3O4的捕获磁珠与靶细胞一起组成SERS探针-细胞-磁珠“三明治”结构,重新悬浮于去离子水后制备载玻片样品进行SERS检测。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简便、高灵敏的SERS免疫探针检测多药耐药蛋白的试剂盒及其应用,该试剂盒具有高度敏感性及特异性,能有效检测P-糖蛋白含量的高低。

    一种基于光子编码微球的多元生物标志物检测盒式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03267749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310151250.0

    申请日:2013-04-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子编码微球的多元生物标志物检测盒式芯片,由位于上半部的芯片主体和位于下半部的底片所组成;在芯片主体内刻蚀有多个独立的检测单元,每一个检测单元包括排气孔、反应舱、通道以及加样孔,加样孔通过所述通道与反应舱连通,在反应舱内设与芯片主体外部导通的所述排气孔,在反应舱中封闭有作为检测载体的微球,在微球的表面固定有生物分子探针。本发明以光子晶体液相芯片技术为基础,将其整合入自行设计的PDMS盒式芯片中,有效地降低了光子晶体液相芯片分析技术的操作难度,规范了操作流程,并有利于后期自动化检测的开展。该芯片化检测方案简洁,高效,有望成为临床分析技术的替代方案。

    5-溴汉防己甲素在制备逆转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的复方制剂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622872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39876.1

    申请日:2015-01-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5-溴汉防己甲素在制备逆转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的复方制剂方面的应用。本发明将5-溴汉防己甲素配合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耐药白血病,5-溴汉防己甲素在低浓度(1.0μmol/L-2.0μmol/L)范围内,可以增加柔红霉素对耐药细胞的抑制作用,而对敏感细胞抑制作用变化不大,其机制涉及5-溴汉防己甲素抑制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扩增,从而增加细胞内蒽环类化疗药物柔红霉素浓度有关。小剂量5-溴汉防己甲素通过增强蒽环类化疗药物对耐药白血病的抑制作用,避免单用化疗药物所导致的严重毒副作用,扩大5-溴汉防己甲素的应用范围。

    基于复合纳米界面的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61267A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810023890.2

    申请日:2008-04-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器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复合纳米界面的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第一步,在用溶胶凝胶法在碳纳米管上制备碳纳米管复合颗粒;第二步,将第一步制得的碳纳米管复合颗粒、导电碳黑、聚偏氟乙烯溶于溶剂1-甲基-2-吡咯烷酮中,其中碳纳米管复合颗粒占碳纳米管复合颗粒、导电碳黑和聚偏氟乙烯总质量的80%以上,将此混合物均匀涂抹在碳纤维纸上,干燥后取出并按需要切开,以方便实验使用,也可以是别规格。所述的基于复合纳米界面的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碳纳米管复合颗粒可以为二氧化钛-碳纳米管复合颗粒或金-碳纳米管复合颗粒。其中所述的碳纳米管为单壁碳纳米管或多壁碳纳米管。这种生物传感器灵敏度高。

    抗肿瘤药剂、纳米反应器、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137712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762742.2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获得了良好的抗肿瘤效果。本发明公开了抗肿瘤药剂、纳米反应器、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将生物素化的GOx通过蛋白质和生物素之间的强亲和力锚定在血小板膜表面,形成GOx功能化的血小板膜,并以此GOx功能化的血小板膜包封表面涂覆MnO2纳米壳及内部封装化疗药物DOX的中空介孔硫化铜纳米载体。除了实现对化疗药物阿霉素的高效装载和靶向输送。还具有以下特性:具有环境响应能力,可以消耗葡萄糖与GSH,生成氧气,有利于改善肿瘤微环境;MnO2纳米壳作为化疗药物DOX的“守门人”,当其与肿瘤组织中高浓度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