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铁或铁氧化物的化学链燃烧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672530B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0910184429.X

    申请日:2009-08-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铁或铁氧化物的化学链燃烧的的方法和装置,其方法为将铁或铁氧化物置于空气反应器流化床内,通入流化空气,铁或铁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后得到Fe2O3,再使气固两相经分离器分离;分离后的高温贫氧空气从分离器的上端排出,分离后的Fe2O3通过溢流槽进入燃料反应器流化床;固体燃料可通过螺旋给料器进入燃料反应器流化床,固体燃料与燃料反应器下端通入的水蒸气发生气化反应,生成合成气,同时Fe2O3释放出氧,与合成气或燃料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Fe2O3则被还原成FeO或Fe,经过溢流槽回到空气反应器流化床进一步氧化,实现循环使用。若采用气体燃料,气体燃料直接通入燃料反应器。

    一种基于铁或铁氧化物制氢并分离CO2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746721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0910184428.5

    申请日:2009-08-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2 Y02E6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铁或铁氧化物制氢并分离CO2的方法及装置,将铁或铁氧化物置于空气反应器流化床内,其与通入的空气中反应后得到Fe2O3,经分离器后分离后的空气从分离器的上端排出,分离后的Fe2O3进入燃料反应器流化床;固体燃料通过螺旋给料器进入燃料反应器流化床,并与通入的水蒸气发生气化反应,生成合成气,同时Fe2O3与合成气或燃料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Fe2O3则被还原成FeO或Fe,并溢流到制氢反应器;在制氢反应器中FeO或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同时FeO或Fe被氧化为Fe3O4,经分离器分离后的氢气从分离器上端排出,分离后的Fe3O4回到空气反应器进一步氧化,实现循环使用。

    三维扫描系统中基于错位条纹的相位展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50164B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910035178.9

    申请日:2009-09-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三维扫描系统中基于错位条纹的相位展开方法主要涉及到逆向工程中,用三维扫描系统根据错位条纹进行相位展开的方法,根据需要设计带90°相移的4幅光栅相移图并由设计错位条纹的编码要求设计错位条纹光栅,将其分别投影至被测物体上,然后由CCD摄回至计算机。根据4幅相移图,利用相移法,得到相位值在-π~π范围内的折叠相位图;将错位条纹图像分别和4幅相移图像作差,得到4幅条纹差图,通过差图中的0条纹信息确定错位条纹光栅图中各个位置上的条纹特征,再结合错位条纹的编码信息,来确定摄像机获取的错位条纹中的每个单周期条纹的阶次,从而指导折叠相位的展开。整个计算过程不依赖于路径,具有良好的实时性。

    一种基于铁或铁氧化物制氢并分离CO2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746721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10184428.5

    申请日:2009-08-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2 Y02E6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铁或铁氧化物制氢并分离CO2的方法及装置,将铁或铁氧化物置于空气反应器流化床内,其与通入的空气中反应后得到Fe2O3,经分离器后分离后的空气从分离器的上端排出,分离后的Fe2O3进入燃料反应器流化床;固体燃料通过螺旋给料器进入燃料反应器流化床,并与通入的水蒸气发生气化反应,生成合成气,同时Fe2O3与合成气或燃料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Fe2O3则被还原成FeO或Fe,并溢流到制氢反应器;在制氢反应器中FeO或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同时FeO或Fe被氧化为Fe3O4,经分离器分离后的氢气从分离器上端排出,分离后的Fe3O4回到空气反应器进一步氧化,实现循环使用。

    基于煤质在线测量的锅炉灰污监测及吹灰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98688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910033236.4

    申请日:2009-06-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向文国 王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煤质在线测量的锅炉灰污监测及吹灰优化方法,针对现有吹灰优化方法基于煤质分析数据离线测量的缺点和不足,以锅炉整体及局部能量和质量平衡原理为基础,采用煤质在线分析仪在线分析入炉煤质,逆烟气流程对各主要对流受热面的积灰结渣、锅炉炉膛出口烟气温度进行在线监测和分析计算,实时计算和分析锅炉的受热面的运行状态和受污染程度,消除了煤粉锅炉入炉煤质变化对吹灰优化指导的不良影响,为电厂煤粉锅炉运行提供正确的吹灰指导和锅炉性能优化数据,从而降低了锅炉煤耗,最终提高了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使用双层流化床制取氢气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512409U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20234619.3

    申请日:2009-08-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使用双层流化床制取氢气的装置,由空气反应器流化床、第一溢流槽、双层流化床、第二溢流槽、制氢反应器流化床、第三溢流槽组成,空气反应器流化床的上端设有贫氧空气分离器,贫氧空气分离器的下端通过第一溢流槽与双层流化床上层相连,所述的双层流化床包括流化床,在流化床内设有中间布风板,且中间布风板将流化床分割成双层流化床上层与双层流化床下层,在双层流化床上层上设有二氧化碳分离器,双层流化床下层的下端经过第二溢流槽与制氢反应器流化床的下端相连,在制氢反应器流化床上端设有与氢气分离器,且制氢反应器流化床上端与氢气分离器的上端连接,氢气分离器的下端经过第三溢流槽与空气反应器流化床下端相连。

    一种化学链燃烧的燃料反应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526959U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0920234620.6

    申请日:2009-08-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化学链燃烧的燃料反应器装置,由混合反应室、溢流槽、过渡段、提升管及二氧化碳分离器组成,提升管通过过渡段与混合反应室相连,提升管的下端设有进料口,而提升管的上端与二氧化碳分离器的上端相连,二氧化碳分离器的下端通过溢流槽与混合反应室相连。混合反应室的下端设有布风板。混合反应室的下端设有固体燃料进口。混合反应室的外侧设有排料口。溢流槽的下端设有松动风口。提升管与混合反应室横截面积的巨大变化,以及进料口位置的选择,使本装置具有了独特的作用。在化学链燃烧方面,本装置提高了载氧体的载氧量且仍然排放出洁净的二氧化碳,在化学链制氢方面,本装置解决了制氢过程中无法获得洁净二氧化碳的难题。

    一种基于铁或铁氧化物的化学链燃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521948U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920234618.9

    申请日:2009-08-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铁或铁氧化物的化学链燃烧装置,由空气反应器流化床、第一溢流槽、燃料反应器流化床及第二溢流槽组成。燃料反应器流化床由二氧化碳分离器、燃料反应器提升管、返料槽、燃料反应器过渡段、混合气化反应室及螺旋给料器组成,燃料反应器提升管的下端通过过渡段与混合气化反应室相连,燃料反应器提升管的上端与二氧化碳分离器的上端相连,二氧化碳分离器的下端通过返料槽与混合气化反应室相连,混合气化反应室的侧面与螺旋给料器相连。空气反应器流化床中的贫氧空气分离器的下端通过第一溢流槽与燃料反应器提升管下端相连,燃料反应器流化床的下端经第二溢流槽与空气反应器流化床下端相连。

    一种使用复合流化床制氢并分离CO2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512410U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20234623.X

    申请日:2009-08-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复合流化床制氢并分离CO2的装置,由空气反应器流化床、第一溢流槽、复合流化床、第二溢流槽、制氢反应器流化床及第三溢流槽组成,复合流化床由二氧化碳分离器、复合流化床提升管、返料槽、复合流化床过渡段、混合气化反应室及螺旋给料器组成,复合流化床提升管的下端通过过渡段与混合气化反应室相连,复合流化床提升管的上端与二氧化碳分离器的上端相连,二氧化碳分离器的下端通过返料槽与混合气化反应室相连;空气反应器流化床通过第一溢流槽与复合流化床中的复合流化床提升管的下端相连,复合流化床的下端经第二溢流槽与制氢反应器流化床的下端相连,制氢反应器流化床经第三溢流槽与空气反应器流化床的下端相连。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