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低温脱氢的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57723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410677464.6

    申请日:2014-11-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低温脱氢的镁基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为Pd掺杂的xMgH2‑TiH2复合物;其中,x为1~8,掺杂物Pd的摩尔分数为0.1~1%。还提供了上述可低温脱氢的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通过添加Pd,改进体系的脱氢反应途径,热稳定性适合、容量高、脱氢活性高,该材料具有适于FC工作的放氢工作温度、高放氢速率等特性。

    一种Li-B-N-H复合物快离子导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4614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001455.5

    申请日:2014-01-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Li?B?N?H复合物快离子导体,由Li3N或Li2NH和固溶相颗粒制成,所述固溶相颗粒选自LiBH4固溶相颗粒、LiBH4?LiF固溶相颗粒、LiBH4?LiCl固溶相颗粒、LiBH4?LiBr固溶相颗粒和LiBH4?LiI固溶相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快离子导体的制备方法。该快离子导体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基于Li?B?N?H体系进行成分调变,将LiBH4或LiBH4?卤化锂分别与高电导率的Li3N、Li2NH进行复合,获得的Li?B?N?H复合体系具有比体相形态性能更优异的低温电导率,约比后者高1.5~2个数量级。

    一种具有纳米尺度的锂离子导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62346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410001335.5

    申请日:2014-01-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纳米尺度的锂离子导体,包括介孔硅材料和分散在介孔硅材料内的固溶相颗粒,所述固溶相颗粒选自LiBH4固溶相颗粒、4LiBH4-LiF固溶相颗粒、4LiBH4-LiCl固溶相颗粒、4LiBH4-LiBr固溶相颗粒和4LiBH4-LiI固溶相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介孔硅材料为SBA-15。该锂离子导体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通过将硼氢化锂和卤化锂分散在介孔硅材料中,大大缩短了离子的扩散途径,拓宽了离子的扩散网络通道,降低了锂离子导体的相转变温度,从而大大提高了锂离子导体的电导率。

    一种二维缺陷氮化硼和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99299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83694.X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缺陷氮化硼和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二维缺陷氮化硼d‑BN(M)通过镁热法制备,将h‑BN和镁粉充分研磨,待样品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高温煅烧混合物,煅烧后的样品经过酸洗中和、抽滤、真空干燥、研磨,即得缺陷氮化硼d‑BN(M)。将Li2ZrCl6材料与制备的d‑BN材料按一定摩尔比混合,在氩气氛围中球磨,即可获得Li2ZrCl6/d‑BN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材料有优异的室温离子电导率(最高6.3×10‑4Scm‑1)、宽的电化学窗口、高锂离子迁移率、较低的电子电导率、较强的对锂稳定性、优异的全固态电池性能。此材料是一种室温(25℃)性能优越的锂离子导体,可以用作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固态电解质。

    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46487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10155.8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耀 吴子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电解质材料具有无定形与异质结混合界面;化学组成为(xLiBH4‑yLiI)‑zBN,其中x、y、z为摩尔比,且1≤x≤5,0≤y≤5,1≤z≤5。制备方法为在惰性气体气氛下,先将一定量的h‑BN预球磨,而后与xLiBH4‑yLiI以一定摩尔比混合后球磨,再在一定氢压下进行热处理。本发明的材料有优异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宽的电化学窗口、高锂离子迁移率、几乎可以忽略的电子电导率、极佳的电极兼容性、极强的锂枝晶抑制能力、优异的全固态电池性能。此材料是一种室温(T<100℃)性能优越的锂离子导体,可以用作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固态电解质。

    一种氢化重稀土高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575270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011311704.2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氢化重稀土高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各原子摩尔百分含量计,该氢化重稀土高熵复合材料的化学分子式为A20B18C18Co20Al24Hx,其中,A、B、C彼此不同,分别选自Gd、Tb、Dy、Ho、Er、Tm中的一种,且x>0。其制备方法包括:根据高熵复合材料的化学分子式称取相应原料;将原料熔炼、冷却后得到母合金铸锭;将母合金铸锭熔融成合金熔液,吸铸成高熵非晶合金棒材;将该棒材破碎、球磨,得高熵非晶合金粉末;将该粉末等温吸氢处理,制得氢化重稀土高熵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对高熵非晶合金进行等温吸氢处理,诱导非晶基体析出稀土氢化物,大幅度提高了合金磁熵变,同时明显降低了合金的磁滞损耗。该氢化重稀土高熵复合材料可用作磁制冷工质。

    一种负载型双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161026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324234.1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型双金属纳米材料,所述纳米材料由纳米Pd颗粒和纳米Ni颗粒均匀的分布于介孔碳材料CMK‑3中制备得到,其中,Pd和Ni元素的摩尔比为1:9~9:1,Pd、Ni元素在CMK‑3中的总负载量为50~60wt.%。本发明制备的PdxNi100‑x/CMK‑3材料,纳米金属颗粒均匀地负载于CMK‑3中,未发生团聚。该材料对MgH2的脱氢温度明显降低,初始脱氢温度低至125℃,能够在280℃脱氢截止,并且改善了其吸氢动力学,在150℃、3MPa条件下能够快速吸氢3wt.%H2以上。所述的材料颗粒粒径分布均匀,有效地避免了金属颗粒间的团聚。

    一种硅-多孔碳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425184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573128.0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多孔碳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硅-多孔碳电极材料为纳米硅颗粒分散在多孔碳支架上,硅-多孔碳电极材料具有孔径为4-500nm的孔道结构,比表面积180-400m2/g。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纳米硅粉与纳米氧化镁粉末的混合物超声分散于蔗糖溶液中,干燥后加热使蔗糖碳化,然后用HCl溶液洗去纳米氧化镁,即得硅-多孔碳电极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硅-多孔碳电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中的应用。本发明硅-多孔碳电极材料,循环稳定性好、倍率性能高、可规模化生产。

    一种硼氢化物复合体系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78501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96731.3

    申请日:2016-12-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耀 相梦园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2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硼氢化物复合体系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硼氢化物复合体系固态电解质材料为xLiBH4‑NaBH4复合氢化物材料,x=1~4。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惰性气体气氛下,将LiBH4和NaBH4按照摩尔比1~4:1混合后研磨。本发明还提供了其应用。本发明获得的LiBH4‑NaBH4复合体系具有比LiBH4性能更优异的低温电导率,室温下约比后者高1~2个数量级。本发明获得的LiBH4‑NaBH4复合体系具有较宽泛的固态电解质的窗口电位(~5V),具有较高的电化学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