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型装配式顶管工作井

    公开(公告)号:CN102155025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69982.6

    申请日:2011-03-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顶管工程的双向预应力型预制装配式工作沉井。沉井呈矩形状,由断面为U字型和一字型的预制井片拼接而成。U字型井片两侧悬臂端不等长,水平向U字型井片按两侧悬臂端长度反对称拼接,竖向相邻U字型井片按悬臂端尺寸错位拼接。各井片竖向和水平向均通过预应力钢筋连接。竖向预应力钢筋在结构横向拼缝处通过连接器连接。刃脚段井片中的竖向预应力筋作无粘结处理。在横向拼缝两侧的预制井片断面上设置剪力键结构,为了保证沉井的安装精度,设有剪力键结构的井片采用匹配预制法。预制时,在预应力孔道内插入钢筋。该结构显著提高了沉井现场浇筑的效率,减少了顶管施工工期。符合“低碳经济,绿色施工”建筑理念。

    承载-防火一体化预制预应力钢混组合次梁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0944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473449.4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承载‑防火一体化预制预应力钢混组合次梁及制作方法。该组合次梁包括中部型钢组件及位于中部型钢组件的底端的先张预应力混凝土条带、混凝土组件;先张预应力混凝土条带与中部型钢组件同向延伸;位于H型钢的上翼缘及下翼缘之间布置泡沫混凝土防火薄板;H型钢上翼缘通过上翼缘栓钉连接件与混凝土组件相安装;补强箍筋与上翼缘栓钉连接件焊接连接,补强箍筋面向H型钢的上翼缘部设有与补强箍筋正交布置的次梁纵筋;现浇混凝土浇筑于H型钢的上翼缘。本发明利用先张预应力,并减去H型钢腹板两侧混凝土,形成大跨、轻量的预制预应力次梁,有利于发挥材料强度,提高现场吊装效率,降低建造成本。

    一种W形钢筋芯玻纤筋连接的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

    公开(公告)号:CN105735553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610293172.1

    申请日:2016-05-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形钢筋芯玻纤筋连接的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内外叶墙板采用普通混凝土或轻混凝土浇筑而成,中间保温层采用不燃或难燃保温板,由W形钢筋芯玻纤筋连接件将三层构造连接成整体。该连接件采用中部钢筋芯,外包裹连续玻纤,表面用纤维缠绕成弧形凹凸螺纹。连接件的几何形状为“W”形,各拐点间距与内外叶混凝土墙板钢筋网片节点间距相适应,安装时连接件穿过中间保温层放置在内外叶墙板钢筋网片间,并与附近钢筋网片的节点绑扎固定,预制成W形钢筋芯玻纤筋为连接件的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本发明通过选用新型连接件解决了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连接可靠的技术难题。

    带有凸起的混凝土工程变形缝垂直止水型腔模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71022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610402310.5

    申请日:2014-11-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凸起的混凝土工程变形缝垂直止水型腔模的施工方法,所述的型腔模包括止水片、骨架和气囊,所述气囊圆弧外表面设有纵向或横向的凸出表面的格条,所述骨架中部设有凹槽,且所述骨架的两侧沿纵向间隔设置有固定孔,而所述骨架的上、下端分别设有吊孔和底座,气囊与骨架连接并设置在骨架外侧,在应用所述型腔模时,止水片部分预埋在一期混凝土断面处,骨架与止水片连接,气囊内填充有具有预定气压的气体,而在二期混凝土初凝后,当释放出所述气囊内的气压,并将所述骨架和气囊移除后,在二期混凝土内形成可供注入熔融沥青的半圆型腔;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以有效解决水利工程因地层不均匀沉降或错动引起的伸缩缝渗水问题。

    一种构造外墙补漏补强内治理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80993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1121215.4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2/00 E04B2/562 E04B2/64 E04G23/0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造外墙补漏补强内治理结构及施工方法,首先在渗漏的外墙内侧凿除内表面10~15cm厚度,对渗漏位置进行临时止水,对于非地下室外墙在墙体上打斜孔,外低内高排水;清理基层,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接着在凿除墙面内,距离边缘2~5cm处,粘贴遇水膨胀止水条;再在凿除墙面位置植入钢筋5,布置分布筋;然后采用手摔式早强抗渗混凝土上墙,新旧材料结合处预留凹槽;最后在混凝土终凝后向凹槽内填充堵漏剂。本发明的治理方法具有设计合理、成本低、施工方便、操作便捷、结构补强,且无需支模,节约资源,采用内部治理,施工安全性高,有效解决了现今外墙渗漏的难题并使外墙渗漏内部治理同时补漏补强。

    一种钢网架螺栓连接空心球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05386524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875373.8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5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网架螺栓连接空心球节点,包括空心球,垫块,螺栓,杆端连接件和圆管杆件,该空心球由两成品空心半球焊接而成,垫块根据杆件位置焊接在球体上,并在与杆端连接件端板螺栓位置对应处开设螺栓孔,将杆端连接件一端和块体通过螺栓,于端面处紧固在一起,杆端连接件另一端与杆件圆管通过焊接连接紧密连接。该节点的所有制作均可在工厂中进行,避免了现场焊接,施工简便。同时降低了用钢量,可以避免常在螺栓球节点中出现的假拧、超拧现象。在结构刚度和抗扭功能上为设计工作提供了一种全新选择,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设计、施工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在中、大跨度的钢结构网架施工领域更能显现其优势。

    一种地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治理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97782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808554.9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下混凝土结构采用止水带构造的伸缩缝渗漏治理结构及施工方法,首先在渗漏的伸缩缝的一侧埋设斜向注浆管至原中埋式止水带下方,并注射发泡止水剂临时止水;其次在另一侧表面间隔埋设后续使用水平的镀锌注浆管;然后定制对应开孔且带V型折口的镀锌钢板和密封橡胶板,依次安装止水密封橡胶板、镀锌钢板、化学螺栓的垫圈、螺帽并旋紧固定钢板和橡胶板以密封伸缩缝;最后向伸缩缝内高压灌注高粘度的非固化橡胶液,形成高粘度大变形的防水层。本发明的治理方法形成三道防水层,构造设计科学、巧妙,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可以彻底阻止渗漏,保留伸缩缝的变形功能,有效解决了现今伸缩缝渗漏的难题。

    大直径直立环型结构变形调控悬臂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68492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068881.7

    申请日:2011-03-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刘家彬 郭正兴

    Abstract: 一种用于土木工程施工中对大直径直立环型结构在开口状态下进行悬臂安装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从开口到合拢闭口安装过程中利用水平拉索、桅杆及斜拉扣索、千斤顶顶开合拢口嵌入合拢段相结合的变形调控方法。本发明根据大直径直立环型结构的特点和实际结构的刚度,在环型结构下半环安装时在中间区域设置水平拉索调控变形,在上半圆环时在外侧边安装桅杆及斜拉扣索调控变形,并在圆环合拢以前,通过千斤顶顶开结构调整整个圆环的变形并嵌入合拢段,可以有效保证环型结构成形圆整度。施工中不仅省去大量的承重胎架,降低了施工措施费,而且通过临时辅助结构和拉索预紧力的张拉提高了开口直立环型结构的稳定性,有效保证了安装过程的施工安全性。

    后浇带型装配式顶管工作井

    公开(公告)号:CN102155025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110069982.6

    申请日:2011-03-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顶管工程的双向预应力型预制装配式工作沉井。沉井呈矩形状,由断面为U字型和一字型的预制井片拼接而成。U字型井片两侧悬臂端不等长,水平向U字型井片按两侧悬臂端长度反对称拼接,竖向相邻U字型井片按悬臂端尺寸错位拼接。各井片竖向和水平向均通过预应力钢筋连接。竖向预应力钢筋在结构横向拼缝处通过连接器连接。刃脚段井片中的竖向预应力筋作无粘结处理。在横向拼缝两侧的预制井片断面上设置剪力键结构,为了保证沉井的安装精度,设有剪力键结构的井片采用匹配预制法。预制时,在预应力孔道内插入钢筋。该结构显著提高了沉井现场浇筑的效率,减少了顶管施工工期。符合“低碳经济,绿色施工”建筑理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