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整体式节点的FRP组合结构框架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47781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210267255.5

    申请日:2012-07-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采用整体式节点的FRP组合结构框架及其施工方法,其中的采用整体式节点的FRP组合结构框架由FRP管混凝土组合梁和FRP管混凝土组合柱连接构成,FRP管混凝土组合梁水平设置在FRP管混凝土组合柱之间,二者在交汇处采用FRP整体式节点固定连接;FRP整体式节点由两个节点单体对扣在一起后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每个节点单体由竖向半管和横向半管交汇后一体形成,竖向半管的两个纵向端面各自向外延伸形成连接耳,竖向半管的上、下两端面各自向外延伸形成水平的柱连接件;横向半管的两个横向端面各自向外延伸形成连接耳,横向半管的左、右两端面各自向外延伸形成梁连接件。本发明可实现在框架梁、柱的FRP管中添加钢骨,或者在梁中布置预应力筋,可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和刚度。

    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框架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25344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194625.1

    申请日:2013-05-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框架及其施工方法,其中的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由组合梁和组合柱连接构成,组合梁水平设置在组合柱之间;组合柱由空心钢柱内部填入混凝土形成,空心钢柱是由一一对应的薄壁型钢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水平缀板或钢筋连接形成的框体,缀板或钢筋沿薄壁型钢高度方向依次平行排列;组合梁由空心钢梁内部填入混凝土形成,空心钢梁是由对应的薄壁型钢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纵向缀板或钢筋连接形成的框体,缀板或钢筋沿薄壁型钢长度方向依次平行排列;组合梁插入组合柱相邻的两块缀板或钢筋之间,再浇筑混凝土形成节点。本发明可建造多高层和较大开间的公共建筑,开拓性地拓展了冷弯薄壁型钢的应用范围,框架结构中节点结构简单。

    装配式长输管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24348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1910879836.6

    申请日:2019-0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长输管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管道结构包括多个管道单体,每两个管道单体通过连接节点相接;管道单体包括同轴的外管及内管,连接节点均包括同轴的外筒及内筒,外管端部与内管端部插入至对应的内筒与外筒之间,外管外表面与外筒内表面贴合接触,内管的内表面与内筒外表面贴合接触,外管、内管、外筒及内筒通过连接件相接;外管与内管之间设有第一抗剪组件,外筒与内筒之间设有第二抗剪组件,且外管与内管之间及外筒与内筒之间浇筑混凝土。本发明的各管道单体均具有外管、混凝土及内管三层结构,且各管道单体之间通过具有外筒、混凝土及内筒三层结构的连接节点相接,能有效保证其结构强度及连接可靠性,从而保证其使用寿命。

    采用正交索梁结构制造罐顶的储罐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20254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10879967.4

    申请日:2019-0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正交索梁结构制造罐顶的储罐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采用正交索梁结构制造罐顶的储罐结构包括罐底、罐壁及罐顶,罐壁呈上下开口且内部中空的筒状结构,罐壁底部与罐底相接,罐顶与罐壁顶部相接并封闭罐壁顶部;罐顶包括索梁结构及铺设于索梁结构上的顶面板,索梁结构包括承重索网、位于承重索网的上方的支撑索网及设于承重索网与支撑索网之间的多根支撑件,承重索网与支撑索网均张紧并覆盖于罐壁顶部,承重索网及支撑索网与罐壁相接,多个支撑件均竖直设置,各支撑件下端与承重索网相接,且各支撑件上端与支撑索网相接,顶面板铺设于支撑索网上。本发明适于制造超大型储罐。

    装配式长输管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2434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0879836.6

    申请日:2019-0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长输管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管道结构包括多个管道单体,每两个管道单体通过连接节点相接;管道单体包括同轴的外管及内管,连接节点均包括同轴的外筒及内筒,外管端部与内管端部插入至对应的内筒与外筒之间,外管外表面与外筒内表面贴合接触,内管的内表面与内筒外表面贴合接触,外管、内管、外筒及内筒通过连接件相接;外管与内管之间设有第一抗剪组件,外筒与内筒之间设有第二抗剪组件,且外管与内管之间及外筒与内筒之间浇筑混凝土。本发明的各管道单体均具有外管、混凝土及内管三层结构,且各管道单体之间通过具有外筒、混凝土及内筒三层结构的连接节点相接,能有效保证其结构强度及连接可靠性,从而保证其使用寿命。

    组合柱组合梁构成的框架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69320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710148605.9

    申请日:2017-0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组合柱组合梁构成的框架及其施工方法,这种组合柱组合梁构成的框架由组合柱和组合梁通过节点连接构成,组合梁水平设置在组合柱之间,节点为内填自密实混凝土的外套整体式节点;组合柱为节段式中空管混凝土组合柱,组合梁为体外预应力翼缘为矩形钢管混凝土的蜂窝型工字梁;节点通过上连接环、下连接环与组合柱固定连接,节点通过端梁连接板及节点腹板与组合梁连接,组合梁和节点的节点端梁中浇筑自密实细石混凝土,浇筑完自密实细石混凝土后,组合梁的自密实细石混凝土和节点的自密实细石混凝土是贯通的,养护后与节点外管形成一体。本发明解决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与翼缘为矩形钢管工字梁连接节点的复杂性问题。

    梁柱翼缘为钢管混凝土的组合框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69316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43655.8

    申请日:2017-0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18 E04B1/185 E04B1/30 E04C3/293 E04C3/32 E04C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梁柱翼缘为钢管混凝土的组合框架体系及施工方法,这种梁柱翼缘为钢管混凝土的组合框架体系由组合柱和组合梁通过节点连接构成,组合梁水平设置在组合柱之间,节点为钢管混凝土整体式节点;组合柱是翼缘为圆形钢管混凝土的十字型或工字型组合柱,组合梁是翼缘为钢管混凝土的工字型蜂窝梁;节点与组合柱在各自的连接板处通过高强螺栓固定连接,节点与组合梁通过缓冲段连接;缓冲段是翼缘为钢管混凝土的工字型蜂窝梁,缓冲段的横截面为变截面的,自两端向中心横截面逐渐缩小,缓冲段的中点处横截面最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繁琐,组合结构之间的连接以及稳定性较差以及在地震作用下节点容易破坏的问题。

    配预应力筋的钢管混凝土框架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69315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43654.3

    申请日:2017-0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18 E04B1/185 E04B1/30 E04C3/2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配预应力筋的钢管混凝土框架及其施工方法,这种配预应力筋的钢管混凝土框架由组合柱和组合梁通过节点连接构成,组合梁水平设置在组合柱之间,节点为内填自密实混凝土的外套整体式节点;组合柱为节段式内置型钢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组合梁为体内预应力工字型钢管混凝土组合梁;组合梁中布置的预应力筋从上加强带腔环板内绕过节点外管,预应力筋通过单孔定位板和开洞的双孔主定位板定位,预应力筋形成对称曲线型,在节点端梁处实现张拉锚固,组合梁的自密实细石混凝土和节点端梁的自密实细石混凝土是贯通的,养护后与节点外管形成一体。本发明解决配预应力筋的钢管混凝土新型框架梁柱连接节点复杂且易破坏的问题。

    内置芯柱的异强组合柱组合梁框架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67127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220892.6

    申请日:2014-05-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内置芯柱的异强组合柱组合梁框架及其施工方法,这种内置芯柱的异强组合柱组合梁框架具有内置非对称的钢骨或塑骨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内置芯柱的配筋混凝土组合柱,组合梁水平设置在组合柱之间,二者在交汇处采用节点连接;芯柱由钢骨或塑骨与混凝土浇注在一起形成,纵筋分布在芯柱的周围,箍筋包裹在纵筋外,芯柱置于配筋混凝土柱中;组合梁中的钢骨或塑骨设置横向加劲肋,跨中处钢骨或塑骨位于组合梁的下部,支座处钢骨或塑骨位于组合梁的上部,预应力筋沿长度方向设置在组合梁中;梁柱节点处预应力筋从芯柱的两侧穿过,在组合柱端张拉和锚固。本发明可提高柱的轴压性能,组合柱截面尺寸小,芯柱除可在现场现浇外,还可在工厂预制,现场安装,减少工作量,缩短施工周期。

    水上漂浮式分体绿色建筑结构体系与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57076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37359.4

    申请日:2015-1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水上漂浮式分体绿色建筑结构体系与施工方法,其中水上漂浮式分体绿色建筑结构体系包括水上漂浮结构和水下支撑结构,水上漂浮结构由FRP网壳穹顶、FRP悬挑网壳、FRP组合柱、FRP夹心混凝土组合底板、带主动控制阻尼器的牵索装置、出入管线汇总通道组成;FRP网壳穹顶置于FRP组合柱的凸台上形成封闭的屋顶结构,FRP悬挑网壳下端固定在FRP组合柱的凸台上,FRP悬挑网壳上端通过带主动控制阻尼器的拉杆与FRP网壳穹顶相连;FRP夹心混凝土组合底板的两端设置U型游泳池;水下支撑结构由可伸缩的弹簧充气桩和筏板基础组成,FRP夹心混凝土组合底板下降时落到充气桩上。本发明上部结构与基础可脱离,充分发挥水的浮力作用,整体经济性较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