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49983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502668.0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8
Abstract: 含大规模新能源的互联电网负荷频率云PI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维技术领域,包括云控制器和PI控制器,所述云控制器包括输入云化、建立云控制规则、云推理以及输出逆云化,用于实现对PI参数的在线整定,产生P和I的增量;所述PI控制器参数可调节,对云控制器的输出值进行整和,用于实现对被控对象的调整。本发明将云模型与常规PI控制器相结合,使用云PI控制方法,将频率快速恢复至系统允许范围,迅速调整联络线的交换功率为零,维持区域间交换功率的恒定,显著提高被控系统负荷频率控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保障互联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60222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563961.3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多控制环节影响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送端暂态过电压计算及抑制方法,具体为:LCC‑HVDC系统运行特性及暂态电压影响因素分析,揭示直流电流是影响母线暂态电压变化的关键因素;根据直流控制系统运行曲线中直流电流变化特点,对换相失败下暂态直流电流全过程进行分解,推导故障发生后直流电流的近似解析表达式;分别计算线路上等值电阻和电抗上的压降,再代入直流电流解析式,推导送端换流母线暂态过电压的定量计算表达式;根据暂态过电压上限值求得允许的直流电流最小值,提出改进VDCOL环节最小电流指令值的换相失败下暂态过电压抑制方法。本发明实现了对暂态电压的定量分析,有效降低了送端换流母线暂态过电压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774130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47506.4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1R31/00 , G06F18/213 , G06F18/10 , G01R31/08 , G01R31/34
Abstract: 环境激励下基于ERA的频域特征扰动源定位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维技术领域,利用ERA算法有效地从类噪声随机响应数据中提取频率、阻尼和模态振型,并根据模态个数及特征参数实现小幅周期扰动的检测,最后根据阻尼比近似为0的周期性振荡模式的模态相位关系实现扰动源所在机组的定位;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小幅强迫功率振荡检测问题。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频域的角度分析,实现对小幅周期性扰动的检测,本发明具有较强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3133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88901.X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考虑暂态频率约束与新能源最优减载的机组组合方法,属于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调度领域;包括以下步骤:一、预测某日的负荷出力及新能源最大出力,设置新能源最大减载百分比,根据第一层优化得到各机组的运行状态以及新能源机组的出力情况;二、根据机组的运行状态以及新能源的出力情况检验最低点频率是否满足暂态频率约束,满足条件,不进行第二层优化,输出结果;三、不满足频率要求,进行第二层优化,得到机组的最优减载状态,检验最低点频率是否满足暂态频率约束;满足条件进行步骤一,不满足要求增大最大减载百分比;步骤四、重复步骤一到步骤三。与传统的机组组合策略相比,本发明更加经济,发电更加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609088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11171.3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214 , G06F18/24 , G06F18/2113 , G06N5/01
Abstract: 一种基于eGBDT的长期电压稳定精细化评估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维领域。本发明能够利用广域在线量测的母线电压幅值和相角数据,计算负荷裕度指标并实现电压稳定性精细化分类。同时,该方法中采用单边梯度采样法和互斥特征捆绑技术,实现了高维量测数据空间的降维和特征压缩,有效提高了传统GBDT方法对海量量测数据的处理效率。本发明所提方法在继承传统GBDT方法高精度估计效果的同时,极大提升了对于海量量测数据的处理能力。本发明针对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带来的不确定性分析有更强的鲁棒性;在处理不完整的量测数据和不同的训练数据集大小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因此,本发明所提方法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82536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232592.4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O3KID‑ERA的机电振荡参数提取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行维护领域;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的基于观测器/卡尔曼滤波(O3KID)算法和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RA)的机电振荡参数提取方法,该发明能够从广域同步随机响应数据中提取机电振荡模式参数(频率、阻尼比和模态振型)。首先利用O3KID算法估计马尔可夫参数(脉冲响应),基于估计的马尔可夫参数,进而利用ERA方法提取系统机电特征参数。本发明在频率、阻尼比和模态振型参数提取方面具有较好的可靠性。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03675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54024.X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基于随机数据驱动的区域联络线有功传输极限计算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营技术领域,采用负荷随机激励下系统随机响应为数据源的基础,考虑到对系统机电振荡特征参数进行辨识,对计算过程进行简化,适应性强,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系统稳定性,减少潜在的低频振荡威胁,实现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跟踪功能。经过与不同的传输极限计算方法比较和实例仿真验证表明,基于随机数据驱动的区域联络线有功传输极限计算方法是高效且实用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401434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38963.7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惯量评估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计及多调频资源支撑特性差异的直流外送系统最小惯量需求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分析了典型控制方式下直流外送系统内各调频资源的频率响应特性,建立了计及风电、光伏、特高压直流频率响应特性差异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揭示了不同调频资源对系统频率特性的影响机理。其次,构建了考虑风电与光伏惯量支撑作用的系统等效惯量计算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初始频率变化率为约束的最小惯量需求评估方法。然后,考虑直流频率限制控制器对频率最大偏差的影响,设计了计及频率动态安全约束的直流外送系统最小惯量评估方案,以支撑新能源发电高效、稳定、持续送出。
-
公开(公告)号:CN11774389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47689.X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6F18/24 , G01R31/00 , G06F18/2131
Abstract: 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VMD的次同步振荡特征参数辨识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维技术领域,对与次同步振荡强相关的电气量进行分析,并将其作为输入信号f,对输入信号f进行WFT频谱分析,通过观察WFT频谱图中的峰值的个数,判断输入信号f中所含的振荡模态的个数,进而可以确定VMD算法中的模态分解个数K的值;使用VMD算法将输入信号f分解为K个固有模态分量,然后对模态分量进行Hilbert变换,通过公式计算得出该模态分量的次同步振荡特征参数。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次同步振荡参数辨识方法中出现的模态混叠、虚假模态等问题,提高了次同步振荡信号分解的精度和稳定性,参数辨识结果能够比较准确地表现出次同步振荡信号的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659916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65820.4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组有功出力定向调节的阻尼调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维领域,该方法首先以小幅环境激励下电力系统随机响应信号作为输入,利用小干扰稳定方法在线提取发电机有功输出阻尼灵敏度,准确定位提升系统阻尼的关键发电机组。并结合小干扰约束下区域间传输功率能力评估结果确定提升阻尼所需的有功调制总量,确定参调发电机组并给出各参调机组有功调制量优化分配原则,准确定位提升系统阻尼的关键发电机组,用以指导发电机组有功出力的调整;并结合阻尼灵敏度辨识结果,确定送端区域和受端区域最佳有功参调发电机组,实现参调机组有功调制量的最优分配,能有效改善区域间模式阻尼水平,优化系统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