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测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程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55836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421577.6

    申请日:2011-12-16

    Abstract: 本发明使用发生指数来度量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将发生程度与发生面积结合起来,更准确地反映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在根据发生指数来进行发生程度分级时,以大区域内的数据为依据。在预测时不直接使用气象数据,而是将气象因子的变化作为自变量。这样就将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在不同地理尺度上统一起来,预测模型既可用于小区域的预测(市、县),也可用于大区域预测(省,全国)。

    一种桑黄菌丝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63749A

    公开(公告)日:2012-02-29

    申请号:CN201110315661.X

    申请日:2011-10-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桑黄菌丝体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桑黄菌种活化;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培养;刮取桑黄菌丝体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振荡培养;收集桑黄菌丝体;提取桑黄菌丝体总R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结果。本发明使用的菌种是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桑黄菌种(鲍姆层孔菌,保藏号为桑黄DL101 CCTCC M 2011137)。本发明操作简单,原理易懂,为今后获得大规模的、高纯度的桑黄菌丝体和高质量的桑黄总RNA提供了简便快捷的方法,也为桑黄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奠定了基础。

    一株含有刺激植物响应蛋白Epl1基因的大肠杆菌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65866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113769.4

    申请日:2014-03-25

    Abstract: 一株含有刺激植物响应蛋白Epl1基因的大肠杆菌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它涉及一株含有刺激植物响应蛋白Epl1基因的大肠杆菌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本发明一株含有刺激植物响应蛋白Epl1基因的大肠杆菌工程菌BL21-Epl1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兼性厌氧菌,菌落呈圆形、光滑、无色、透明。构建方法为:一、提取深绿木霉的菌丝体cDNA;二、原核表达载体pGEX-Epl1的构建;三、大肠杆菌转化,即完成。本发明的大肠杆菌工程菌在其发酵性能不受影响的情况下,重组蛋白rEpl1诱导后对山新杨的水杨酸、茉莉酸和生长素信号传递途径相关基因表达有明显激发作用,而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本发明应用于农学领域。

    一种全光照袋栽黑木耳袋顶出耳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83362B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210296743.9

    申请日:2012-08-09

    Abstract: 一种全光照袋栽黑木耳袋顶出耳的方法,如下:初期用于栽培黑木耳的菌袋采用聚乙烯袋,通过3个月全光照栽培出耳后,菌袋已经风化后,除掉风化后的菌袋袋顶,使菌袋顶端的菌料及大量的隐形耳芽暴露在外;除掉袋顶后将菌袋重新整齐摆放在菌床上,菌床规格为长30-50m、宽1.5m、高15cm,菌袋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5cm;先用水将除虫菊酯稀释500倍后将床面灭虫,然后将地膜铺在床面上,轻撒生石灰杀菌;进行初期浇水催耳;进行初期做床催耳后进行中期浇水工作;当耳片直径达到3cm时,应停止浇水3-5天,直至袋顶耳片长至八成熟时随即采收。本方法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增加了经济效益。

    一种杨树组培苗的生根移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50382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210074323.6

    申请日:2012-03-20

    Abstract: 一种杨树组培苗的生根移栽方法,涉及一种杨树组培苗的生根移栽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生根移栽方法使杨树组培苗的成活率低的问题。方法:一、将杨树组培苗放入装有液体生根培养基的试管中,使组培苗直立,试管口盖上封瓶膜,生根得生根苗;二、将根长达到12~14mm的生根苗从试管中移到装有蒸馏水的容器中,在生根苗上扣上透明容器保湿,水培;三、将水培后的生根苗移栽到土壤中,在生根苗上扣上透明容器保湿16天,然后移去透明容器,将土壤中的生根苗带土移栽到大棚,即完成杨树组培苗的生根移栽。本发明方法安全可靠,移栽到大棚后移栽成活率达到95%以上。

    一种全光照袋栽黑木耳袋顶出耳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83362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296743.9

    申请日:2012-08-09

    Abstract: 一种全光照袋栽黑木耳袋顶出耳的方法,如下:初期用于栽培黑木耳的菌袋采用聚乙烯袋,通过3个月全光照栽培出耳后,菌袋已经风化后,除掉风化后的菌袋袋顶,使菌袋顶端的菌料及大量的隐形耳芽暴露在外;除掉袋顶后将菌袋重新整齐摆放在菌床上,菌床规格为长30-50m、宽1.5m、高15cm,菌袋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5cm;先用水将除虫菊酯稀释500倍后将床面灭虫,然后将地膜铺在床面上,轻撒生石灰杀菌;进行初期浇水催耳;进行初期做床催耳后进行中期浇水工作;当耳片直径达到3cm时,应停止浇水3-5天,直至袋顶耳片长至八成熟时随即采收。本方法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增加了经济效益。

    杀虫植物走马芹的超声波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30992A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610010581.2

    申请日:2006-09-20

    Abstract: 本发明以黑龙江省分布广泛、储藏量丰富、杀虫作用效果好的天然杀虫植物走马芹为研究对象,对杀虫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细致研究。从杀虫植物走马芹的采集、加工、提取溶剂的选择、到提取方法的筛选、提取液的浓缩,到最后对杀虫植物提取物的杀虫作用效果进行了生物测定。本发明为筛选优良的杀虫植物种类和完善的提取工艺提供了依据,将较好的提取方法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为研发林木用植物源杀虫剂提供了依据。

    一种粉红粘帚菌分生孢子粉干悬浮杀菌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026154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300518.7

    申请日:2014-06-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粉红粘帚菌分生孢子粉干悬浮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配方按质量百分数如下:粉红粘帚菌分生孢子粉5~30%、润湿分散剂8~20%、紫外保护剂0.1~1%、崩解剂2~20%、粘结剂1.0~10%和载体19~83.9%。粉红粘帚菌分生孢子粉干悬浮杀菌剂作为防治农林致病性苹果轮纹病和油菜菌核病的病害的应用。本发明为粉红粘帚菌干悬浮剂,提高了分生孢子的萌发率和悬浮率,润湿和崩解速度快,分散性和热贮稳定性优良。具有分生孢子成活率高(80.16%)、保存期长、崩解快,悬浮率高、粒径细,附着力强、耐冲刷等优点,是一种优良的绿色农药。

    棘孢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919280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92682.3

    申请日:2012-11-28

    Abstract: 棘孢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及其应用,涉及一种生物农药及其应用。针对木霉真菌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生防病原菌,本发明的棘孢木霉菌可湿性粉剂由以下成份制成:10~30wt.%棘孢木霉、2~10%wt.%润湿剂、10~15%wt.%分散剂、0.1~0.5wt.%紫外保护剂、余量为载体。本发明的棘孢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可以用于防治农林致病性真菌和细菌病害,具有活性高、效果稳定、持效期长、环境影响小、使用方便的优点。

    一种桑黄菌丝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63749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110315661.X

    申请日:2011-10-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桑黄菌丝体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桑黄菌种活化;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培养;刮取桑黄菌丝体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振荡培养;收集桑黄菌丝体;提取桑黄菌丝体总R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结果。本发明使用的菌种是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桑黄菌种(鲍姆层孔菌,保藏号为桑黄DL101 CCTCC M 2011137)。本发明操作简单,原理易懂,为今后获得大规模的、高纯度的桑黄菌丝体和高质量的桑黄总RNA提供了简便快捷的方法,也为桑黄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奠定了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