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67054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10653202.6
申请日:2014-11-1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玻璃纤维布增强木质复合蜂窝板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在木质单板贴面层和蜂窝板基材层中间加入玻璃纤维布增强其力学性能的方法。它解决了目前蜂窝板结构粗松、强度低等缺点和缓解木材供应紧张的现状。一种玻璃纤维布增强木质蜂窝板由1水曲柳单板、2施胶量为170-200g/m2的乳白胶、3玻璃纤维布、4环氧树脂、5蜂窝板基材、6施胶量为200-240g/m2的乳白胶、7杨木单板组成。该方法的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玻璃纤维布增强蜂窝板;(2)第一次冷压;(3)木质单板黏贴在玻璃纤维布上;(4)第二次冷压。本发明中经玻璃纤维布增强的木质蜂窝板抗弯强度提高5.5-6.5倍、抗弯弹性模量提高0.5-1.5倍。本发明提高了蜂窝板的强度,扩大了其使用范围,缓解了木材资源缺乏,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的局面。
-
公开(公告)号:CN105625673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20572.X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基薄木贴面PVC木塑发泡地板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木塑地板缺乏木材天然纹理及装饰单板贴面与木塑地板基材之间难以粘合的问题。本发明的贴面方法简单,贴面成本低,不易开胶、鼓泡,无需配胶,浸渍剥离强度和胶合强度较高,保护薄木的最佳装饰性能。本发明采用PVC木塑发泡地板基材、粘贴木塑基材和装饰单板的苯乙烯-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纸基薄木组成。本发明使用苯乙烯-丙烯酸酯核壳乳液,通过冷压方法将纸基薄木和PVC木塑发泡地板进行粘合定型。本发明可应用于在PVC木塑发泡地板表面进行纸基薄木粘贴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696201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710878721.6
申请日:2017-09-2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木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首先对木质单板进行热水抽提处理,抽提温度30℃‑70℃,抽提时间为25‑35min,处理后置入0.2mol/l‑0.4mol/l氯化钙溶液中进行磁力搅拌,之后添加0.25g/L‑0.5g/L偶联剂常温常压下浸渍;之后将木质单板置入碳酸钠溶液中常压条件下浸渍;再将木质单板置入20%‑40%聚乙二醇溶液中和15%‑25%环氧树脂溶液中常压条件下浸渍;最后水煮脱盐处理后晾干。按照该方法制备的木质复合材料,增重率显著增加,耐磨性能也明显增强。
-
公开(公告)号:CN10964867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1811596797.0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B27N3/00 , B27N3/04 , B27N3/08 , B27N1/02 , B27N1/00 , B27K3/02 , B27K3/20 , B27K3/00 , C08J9/10 , C08L97/02 , C08L61/24 , C08K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木纤维‑椰纤维复合吸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取木纤维和椰纤维放入搅拌机;取脲醛树脂胶,在脲醛树脂胶中加入固化剂,之后加入发泡剂,得到胶液;将胶液添加到搅拌机中,通过搅拌将木纤维、椰纤维和胶液混合均匀;混合后放入模具中进行铺装和预压,制成板坯后送入热压机进行热压,得到具有吸声性能的复合材料板。该复合吸声材料,包括均匀混合的木纤维、椰纤维、脲醛树脂胶、固化剂和发泡剂。本发明采用天然的椰纤维与木质纤维混合,原材料都是可再生材料,环保无污染;且以氧化锌作为改良剂来改良偶氮二甲酰胺用做发泡剂,使木纤维‑椰纤维复合材料吸声性能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499347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811597079.5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乙基纤维素单宁微球缓释型甲醛捕捉剂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取三聚磷酸钠溶于蒸馏水中制得三聚磷酸钠溶液;取单宁溶于蒸馏水中制得水相溶液;取乙基纤维素和Tween‑80溶于甲苯,制得油相溶液;将水相溶液和油相溶液混合后搅拌形成乳液,再加入三聚磷酸钠溶液进行交联,冷却后洗涤、干燥,即得。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乙基纤维素单宁微球缓释型甲醛捕捉剂,为经该制备方法制备而得。本发明的基于乙基纤维素单宁微球缓释型甲醛捕捉剂及制备方法,更为环保,成球效果好,更有利于持续性的捕捉甲醛。
-
公开(公告)号:CN11154852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593963.2
申请日:2020-06-2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该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包括木粉液化、制备初级颗粒、初级颗粒浸渍等步骤。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木材泡沫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从原材料到获得泡沫材料,期间通过不同步骤能够获得初级颗粒、发泡母粒、膨胀发泡母粒等不同形态的颗粒材料,在获得每一种颗粒材料后,步骤都可以中断,并且,每一种颗粒材料的获得,其操作实施都十分简单,易于进行,所获得的颗粒材料都便于保存。尤其是获得预发泡后的膨胀发泡母粒,其常态为固态,室温下性状较稳定,便于保存运输。此外,本发明还能够将发泡母粒或者膨胀发泡母粒按照粒径进行筛分,使粒径分布均匀,保证发泡制品密度均匀。并且生产模式多变灵活,可将发泡母粒作为产品出售。
-
公开(公告)号:CN111481010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338691.1
申请日:2020-04-2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插入轮椅的榻榻米,涉及家具领域,针对现有榻榻米对于行动不便的人群上下床不方便的问题,提出如下方案,包括榻榻米主体,榻榻米主体内部设有储物柜盖板、榻榻米隔板、榻榻米封板,榻榻米隔板将榻榻米主体的内部分隔成若干个储物柜,储物柜上铺设有储物柜盖板,储物柜盖板和榻榻米封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榻榻米主体边缘设有炕沿,榻榻米主体中设有可插入轮椅的卡位,卡位两侧均设有升降扶手机构,升降扶手机构的高度低于炕沿,升降扶手机构包括升降扶手盖板和升降机构,卡位内侧设有插入槽。本发明解决了行动不便的人群上下榻榻米困难的问题,同时又增加了储存空间,可以满足人们生活的多重需求方便行动不便的人群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081826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710284398.X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木材浸渍处理槽,包括箱体、磁力搅拌开关、加热开关、磁力搅拌系统、加热板、浸渍槽、可调节伸缩支撑架、密封盖。磁力搅拌开关、加热开关镶嵌于箱体外壁;磁力搅拌系统装在箱体底部;加热板装在磁力搅拌系统上部;浸渍槽放在加热板上方;可调节伸缩支撑架由挂钩、伸缩单元、螺母与螺丝连接,由挂钩挂插在浸渍槽壁。在浸渍过程中,调整多个伸缩支撑架的支撑高度,将多片木材固定放置在浸渍槽中的不同位置,将浸渍液加入到浸渍槽中覆盖木材。可打开加热开关,对浸渍液进行加热,打开磁力搅拌开关,对浸渍液进行磁力分散,使浸渍液加速浸润木材。密封盖将箱体密封,可防止浸渍液的挥发。
-
公开(公告)号:CN105667054B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410653202.6
申请日:2014-11-1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玻璃纤维布增强木质复合蜂窝板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在木质单板贴面层和蜂窝板基材层中间加入玻璃纤维布增强其力学性能的方法。它解决了目前蜂窝板结构粗松、强度低等缺点和缓解木材供应紧张的现状。一种玻璃纤维布增强木质蜂窝板由1水曲柳单板、2施胶量为170‑200g/m2的乳白胶、3玻璃纤维布、4环氧树脂、5蜂窝板基材、6施胶量为200‑240g/m2的乳白胶、7杨木单板组成。该方法的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玻璃纤维布增强蜂窝板;(2)第一次冷压;(3)木质单板黏贴在玻璃纤维布上;(4)第二次冷压。本发明中经玻璃纤维布增强的木质蜂窝板抗弯强度提高5.5‑6.5倍、抗弯弹性模量提高0.5‑1.5倍。本发明提高了蜂窝板的强度,扩大了其使用范围,缓解了木材资源缺乏,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的局面。
-
公开(公告)号:CN100491088C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710071953.7
申请日:2007-03-28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杨木单板强化剂及其强化杨木单板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木材强化剂及其强化木材的方法。它解决了杨木材质软、结构粗松、强度低等缺点和缓解木材供应紧张的现状。杨木单板强化剂按质量份数比由24~26份苯乙烯、48~52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4~26份醋酸乙烯酯、2.8~3.2份偶氮二异丁腈、1.8~2.2份环烷酸钴和5.8~6.2份氯化锌制成。强化方法:(一)制强化剂;(二)杨木单板浸没于强化剂中;(三)加压密封;(四)陈放;(五)加热后再干燥。本发明中经强化剂强化的杨木单板表面硬度提高了1.34~2.55倍,耐磨性提高了2.35倍以上,静曲强度提高了1.87~2.96倍。本发明强化方法克服了杨木固有天然缺陷,实现劣材优用,缓解了木材资源缺乏、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的局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