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老年人室内监护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404873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110202863.3

    申请日:2011-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物联网的老年人室内监护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盲节点利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老年人的运动信息,根据该运动信息及压力节点所提供的压力数据判断老年人当时所处的姿态;S2,盲节点向周围的参考节点广播定位请求数据包,各参考节点将该定位请求数据包中的接收信号强度值提取出来并打包发送给嵌入式网关;S3,嵌入式网关计算出老年人的位置并在嵌入式网关的显示屏实时显示老年人的位置和姿态。本发明实现了对老年人的安全实时监护,并且还很好的保护了老年人的个人隐私,容易被老年人接受。此外,本发明是基于物联网的监控系统,无需室内布线,不仅不会破坏室内原有的布局,而且还能为使用者节约布线成本。

    一种制备具有表面致密层泡沫铝板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798077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610236463.7

    申请日:2016-04-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制备具有表面致密层泡沫铝板的装置,包括发泡炉、传输带、泡沫缓冲室、表面致密层生成室及板材冷却成型室,发泡炉的泡沫出口与传输带一端相接,在传输带上方依次设置泡沫缓冲室、表面致密层生成室及板材冷却成型室,且发泡炉的泡沫出口与泡沫缓冲室相通;在泡沫缓冲室与表面致密层生成室之间设置板材限厚挡板;在表面致密层生成室内安装有消泡网,通过消泡网对流经其拦截范围内的泡沫进行破碎,泡沫破碎后形成表面致密层,具有表面致密层的泡沫铝板通过板材冷却成型室进行冷却成型;消泡网采用不锈钢丝网,在消泡网正上方安装有板式电磁加热器,通过板式电磁加热器对消泡网进行加热,通过加热消泡网来加速泡沫破碎。

    基于物联网的老年人室内监护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404873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10202863.3

    申请日:2011-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物联网的老年人室内监护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盲节点利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老年人的运动信息,根据该运动信息及压力节点所提供的压力数据判断老年人当时所处的姿态;S2,盲节点向周围的参考节点广播定位请求数据包,各参考节点将该定位请求数据包中的接收信号强度值提取出来并打包发送给嵌入式网关;S3,嵌入式网关计算出老年人的位置并在嵌入式网关的显示屏实时显示老年人的位置和姿态。本发明实现了对老年人的安全实时监护,并且还很好的保护了老年人的个人隐私,容易被老年人接受。此外,本发明是基于物联网的监控系统,无需室内布线,不仅不会破坏室内原有的布局,而且还能为使用者节约布线成本。

    基于物联网的地震应急防灾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289912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121385.3

    申请日:2011-05-11

    Inventor: 汪晋宽 刘志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物联网的地震应急防灾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传感节点利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记录地震波数据并进行判定得到判定结果;S2,嵌入式网关获取该判定结果并利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地震应急决策;S3,如果地震达到危险级别,则嵌入式网关向执行节点发送应急指令,执行节点分别利用继电器和燃气电磁阀自动切断电路和气路。本发明中执行节点通过利用具有自组织性质的物联网在地震达到危险级别的情况下自动实时的切断电路和气路,从而有效防止地震次生灾害的发生,减小地震灾害的损失,并且使居民生命财产免受次生灾害的影响。

    用高分子凝胶网格模板合成稀土硫氧化物纳米颗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74107A

    公开(公告)日:2007-11-21

    申请号:CN200710011172.9

    申请日:2007-04-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高分子凝胶网格模板合成稀土硫氧化物纳米颗粒的方法,采用稀土硝酸盐为原料,以硫酸盐为硫化剂,以高分子网格为模板,首先制备稀土硝酸盐和硫酸盐的混合液,将高分子网格剂加入混合液中,加热搅拌制成半透明溶胶,静置到室温,放入冰箱中0~8℃成凝胶,切成小块后浸入氨水中,24小时后冷水洗涤,110℃下真空干燥,将干凝胶置于管式炉中,加热、保温,制成固体粉末,然后在管式氢气炉中还原1~2小时,即得稀土硫氧化物纳米颗粒。本发明优点以明胶大分子网格为模板,有效控制先驱氢氧化物的大小和形貌,成本低,合成温度低,不引进杂质,相纯度高,粒度均匀可控,分散性好。

    一种基于差分麦克风阵列的三维声源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57951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30271.7

    申请日:2020-0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声源定位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差分麦克风阵列的三维声源定位方法。首先,利用最小角定理重构差分麦克风阵列导向矢量,并利用重构后的差分麦克风阵列导向矢量改进传统的二维Capon算法,将改进后的二维Capon算法命名为2D-DMACapon;然后,借助两个L型差分麦克风子阵列,利用2D-DMACapon算法获得两组空间中声源的方位角与俯仰角;最后根据获得的两组空间中声源的方位角与俯仰角,求解得到空间中的声源位置坐标。本发明能够同时估计得到声源信号的方位角与俯仰角,并且能够估计得到空间中声源位置的准确三维坐标,提高了三维声源定位的效率和精度,且计算简单、便于实现。

    一种基于Bagging-Fuzzy-GBDT算法的心脏病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65146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19177.5

    申请日:2019-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agging-Fuzzy-GBDT算法的心脏病预测方法,首先根据病人心脏病数据的特点,将数据中取值范围变化大的属性取出,利用模糊逻辑将这些数据进行模糊化;将模糊化的数据与GBDT算法相结合,组成Fuzzy-GBDT心脏病预测算法;最后利用Bagging算法通过m次有放回的采样,增加数据的多样性,将Bagging算法与Fuzzy-GBDT算法相结合,提出本文的Bagging-Fuzzy-GBDT心脏病预测算法。本发明降低了Fuzzy-GBDT预测算法的方差,以此来增加数据的多样性,避免单个点造成过拟合,在兼顾预测算法高泛化性的同时提高预测算法的准确性。(4)本发明通过实验进行了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本发明的Bagging-Fuzzy-GBDT心脏病预测算法同时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泛化性。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测量技术的快速人脸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15656B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510330708.8

    申请日:2015-06-1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nventor: 刘志刚 赵嘉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测量技术的快速人脸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从双目图像中提取人脸的有效特征,划分出人脸的有效区域;再利用双目视觉测量技术,对提取到的人脸区域进行大小测量;根据计算出的人脸区域大小,将人脸数据库拆分成多个人脸子数据库;最后,在识别阶段,将实际计算出的人脸区域与人脸子数据库进行对比识别。本发明将实际计算出的人脸区域与人脸子数据库进行对比识别,从而减少了识别比对的次数,大大提升了人脸识别的速度;此外本发明中利用人脸的实际大小与人脸子数据库进行对比识别,识别的误差也较小,从而有效提高了人脸识别的准确率;此外本发明的人脸识别方法还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一种多孔介质下制备泡沫铝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22471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872384.5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08 C22C2001/085

    Abstract: 一种多孔介质下制备泡沫铝的装置,包括坩埚、电磁泵、气体压缩机、第一输液管、第二输液管、输气管、气液混合管、多孔介质填充管及泡沫收集槽;坩埚的排液口通过第一输液管与电磁泵的进液口相连通,电磁泵的排液口通过第二输液管与气液混合管相连通;气体压缩机的排气口通过输气管与气液混合管相连通,气液混合管通过多孔介质填充管与泡沫收集槽相连通;多孔介质填充管数量若干,且若干多孔介质填充管的管体长度各不相同;多孔介质填充管内填充的多孔介质种类若干,若干种类的多孔介质所具有的渗透率各不相同;电磁泵和气体压缩机的输出功率在线可调,通过调整电磁泵和气体压缩机的输出功率进行气液比设定。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测量技术的快速人脸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15656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330708.8

    申请日:2015-06-1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nventor: 刘志刚 赵嘉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00234 G06K9/002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测量技术的快速人脸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从双目图像中提取人脸的有效特征,划分出人脸的有效区域;再利用双目视觉测量技术,对提取到的人脸区域进行大小测量;根据计算出的人脸区域大小,将人脸数据库拆分成多个人脸子数据库;最后,在识别阶段,将实际计算出的人脸区域与人脸子数据库进行对比识别。本发明将实际计算出的人脸区域与人脸子数据库进行对比识别,从而减少了识别比对的次数,大大提升了人脸识别的速度;此外本发明中利用人脸的实际大小与人脸子数据库进行对比识别,识别的误差也较小,从而有效提高了人脸识别的准确率;此外本发明的人脸识别方法还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