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4843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30882.4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02F1/70 , C02F1/28 , C02F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含铬电镀废水的两段式上升流固定床,所述两段式上升流固定床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床I、中转调节池和固定床II,其中:所述固定床I、中转调节池和固定床II均采用上流式过水模式;所述固定床I与固定床II在吸附柱上部和下部均填入尼龙网;所述固定床I选择复合改性菌糠生物炭吸附剂颗粒作为吸附剂;所述固定床II选择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生物炭小球作为吸附剂;所述中转调节池和固定床II之间设置有蠕动泵。本发明的两段式上升流固定床具有吸附效率高、稳定性强、一体化实现Cr(VI)还原减毒、pH缓冲和Cr(III)固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147717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510397508.4
申请日:2015-07-08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61K31/715 , A61P1/18 , A61P29/00 , C08B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桦褐孔菌多糖组分在防治慢性胰腺炎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桦褐孔菌多糖组分,可以用于防治慢性胰腺炎,0.4g/kg小鼠体重的桦褐孔菌多糖组分可有效增加慢性胰腺炎小鼠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减少丙二醛的累积。同时,可以减少血清中IL‑1β和IFN‑γ的产生。有效降低淀粉酶以及乳酸脱氢酶的含量,减少羟脯氨酸的合成。本发明的方法从免疫代谢调节的角度减缓病情,与传统中医的调理积热、食滞,以及西医药物止痛和手术等方法相比,具有无毒副作用、避免手术痛苦,治疗周期短、安全方便,对小鼠慢性胰腺炎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显著效果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794955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61570.8
申请日:2016-03-21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B7/154 , A23V2002/00 , C12P19/04 , A23V2250/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桦褐孔菌硒化多糖制剂及其在树莓保鲜中的用途。本发明所述的多糖制剂中含有桦褐孔菌硒化多糖、丙酸钙、抗坏血酸钙以及无菌水。在树莓园选取约7成熟果实喷施本发明的桦褐孔菌硒化多糖制剂,风干后摘取果实装盒,放于3℃低温条件下贮藏。结果表明,使用本发明桦褐孔菌硒化多糖制剂处理的树莓果实在3℃贮藏20d,果实色泽鲜艳,果实硬度和风味未发生明显变化,好果率在92%以上。未喷施本发明生物保鲜剂的树莓果实,同样温度下贮藏7d开始出现颜色变褐、失水萎缩,同时出现果实变软腐烂,局部发霉现象。此外,本发明还具有易获得,成本低,安全、高效、可食用的特点,因此本发明为树莓果实的贮藏保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3525725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41326.3
申请日:2013-09-25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命名为ZY-1,微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7906,保藏日期为2013年07月10号,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以及该菌株的代谢产物对植物的病害的治愈功能,本发明具有功效明显、治愈时间短、对环境无污染、操作简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43039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130552.5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改性菌糠生物炭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菌糠的预处理;步骤(2)菌糠生物炭的制备;步骤(3)菌糠生物炭的碱改性;步骤(4)碱改性的菌糠生物炭的纳米FeS负载;步骤(5)复合改性菌糠生物炭吸附剂颗粒的制备。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改性菌糠生物炭吸附剂主要利用生物炭较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孔隙结构和活性功能基团,对其进行纳米FeS负载改性后,使其可以通过增强氧化还原作用等途径吸附、还原废水中阴离子形式存在的有毒六价铬离子,达到充分减毒的效果。因此,本发明的吸附剂使用效果较强。
-
公开(公告)号:CN107088399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710378516.3
申请日:2017-05-25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62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糠生物炭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为:一、将菌糠烘干,粉碎,过筛,得到菌糠粉末;二、菌糠粉末置于炭化炉中炭化,然后冷却至室温后取出,过筛,得到菌糠生物炭粉末;三、将菌糠生物炭粉投加到含有去离子水的锥形瓶中,摇床振荡,除去清洗后水溶液,重新加入去离子水反复清洗,烘干,得菌糠生物炭吸附剂。本发明制备的菌糠生物炭吸附剂平均比表面积达到200m2/g、平均孔容达到0.15cm3/g左右,存在大量π共轭芳香结构,对重金属阳离子具有普遍的吸附能力,可有效去除水中铅、镉、锌、铜,最高去除率达到98.4%、91.1%、91.8%和97.9%。
-
公开(公告)号:CN104541863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09860.X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01G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性耕作栽培方法,采用“二分法”粮草间作深松秸秆还田技术,即采用70cm小垄,种植采用作物和豆科牧草间作,即苗区和豆科牧草区,苗区采用双行点播,苗区可适当密植,间距20-25cm,栽2行,品字形栽植;每年采取二分法平移,第一年为作物和豆科牧草间作,收获后秸秆全部施入苗区,进行秸秆翻埋,第二年作物种在第一年的豆科牧草区,豆科牧草种在第一年的苗区,作物不种在施秸秆区,经过一年腐熟后才种植作物,避免当年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造成的影响,两年能够实现了土壤全部秸秆还田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3013894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310020859.4
申请日:2013-01-21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C02F1/28 , C02F3/34 , C12R1/05 , C02F101/20
Abstract: 一株耐铅的产碱菌及其应用,它涉及一株产碱菌及其应用。产碱菌(Alcaligenes sp.)BAPb.1,于2012年12月24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CGMCC No.7037。一株耐铅的产碱菌作为吸附剂用于吸附低浓度铅污染废水中的Pb2+。本发明的菌株对Pb2+最高耐受浓度为500mg/L,在Pb2+初始浓度100mg/L、pH 5.1、温度25℃时,对Pb2+去除率达82.4%,吸附容量达到60.5mg/g。该菌株应用于低浓度铅污染废水的生物净化。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