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06363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80014466.4
申请日:2016-03-03
Applicant: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Inventor: 桥本直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67/02 , B01J31/0235 , B01J31/182 , B01J31/22 , B01J31/2226 , B01J31/2234 , B01J31/2239 , B01J31/40 , B01J2231/49 , B01J2531/0216 , B01J2531/26 , C07B61/00 , C07C67/03 , C07C69/54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提供包括以下工序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制造方法。(反应工序1)并用下述催化剂A和催化剂B,使醇与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发生酯交换反应,制造(甲基)丙烯酸酯的工序。催化剂A:选自具有氮杂双环结构的环状叔胺或其盐或其配合物的一种以上化合物。催化剂B:选自含锌化合物的一种以上化合物。(催化剂回收工序)从上述反应工序1和/或反应工序2得到的含有(甲基)丙烯酸酯的反应产物中分离含有催化剂A和/或催化剂B的固体的工序。(反应工序2)使用从上述催化剂回收工序得到的含有催化剂A和/或催化剂B的固体作为催化剂或催化剂的一部分,使醇与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发生酯交换反应,制造(甲基)丙烯酸酯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1312938B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0680043513.4
申请日:2006-11-17
Applicant: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甲基)丙烯酸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酸催化剂的存在下使(甲基)丙烯酸和醇类进行脱水酯化反应,在反应液中添加下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及碱金属氢氧化物的水溶液,在45~100℃范围内进行加热处理。(而且,在通式(1)中,A表示氮原子或磷原子,R1~R4表示碳数为5以下的烷基、苯基或苄基,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X-表示无机阴离子或有机酸离子。)利用这种制造方法,可得到储藏稳定性及热稳定性提高了的(甲基)丙烯酸酯。
-
公开(公告)号:CN101443305A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780016755.9
申请日:2007-04-27
Applicant: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贮藏稳定性及热稳定性优异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甲基)丙烯酸酯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使(甲基)丙烯酸与醇在酸催化剂的存在下在有机溶剂中进行脱水酯化反应来得到含有(甲基)丙烯酸酯的反应液的步骤(1)以及对所得的反应液进行中和处理及水洗处理的步骤(2)。另外,优选包括在所述步骤(2)之后的反应液中添加氨基脲的步骤及从添加有氨基脲的反应液中去除有机溶剂的步骤,或者包括从所述步骤(2)之后的反应液去除有机溶剂的步骤、在去除有机溶剂的生成物中添加氨基脲的步骤及加热添加了氨基脲的生成物的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1312938A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680043513.4
申请日:2006-11-17
Applicant: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甲基)丙烯酸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酸催化剂的存在下使(甲基)丙烯酸和醇类进行脱水酯化反应,在反应液中添加下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及碱金属氢氧化物的水溶液,在45~100℃范围内进行加热处理。(而且,在通式(1)中,A表示氮原子或磷原子,R1~R4表示碳数为5以下的烷基、苯基或苄基,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X-表示无机阴离子或有机酸离子。)利用这种制造方法,可得到储藏稳定性及热稳定性提高了的(甲基)丙烯酸酯。
-
公开(公告)号:CN11486775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80089727.5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IPC: C08F20/28 , C07D317/38 , C09D4/02 , C09J4/02 , C09J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硬化型组合物,包含(2‑氧代‑1,3‑二氧杂环戊烷‑4‑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碳酸甘油酯(甲基)丙烯酸酯〕,且其硬化物无金属腐蚀的问题,耐水性优异。本发明的硬化型组合物是包含(A)成分的组合物,且(A)成分包含下述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A)成分中包含的氯浓度小于100ppm,且钠浓度小于100ppb。〔式(a)中,Ra是指氢原子或碳数1~5的烷基,Rb是指单键或氧化烯基〕。
-
公开(公告)号:CN107406363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680014466.4
申请日:2016-03-03
Applicant: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Inventor: 桥本直树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提供包括以下工序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制造方法。(反应工序1)并用下述催化剂A和催化剂B,使醇与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发生酯交换反应,制造(甲基)丙烯酸酯的工序。催化剂A:选自具有氮杂双环结构的环状叔胺或其盐或其配合物的一种以上化合物。催化剂B:选自含锌化合物的一种以上化合物。(催化剂回收工序)从上述反应工序1和/或反应工序2得到的含有(甲基)丙烯酸酯的反应产物中分离含有催化剂A和/或催化剂B的固体的工序。(反应工序2)使用从上述催化剂回收工序得到的含有催化剂A和/或催化剂B的固体作为催化剂或催化剂的一部分,使醇与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发生酯交换反应,制造(甲基)丙烯酸酯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7922555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680047170.2
申请日:2016-08-09
Applicant: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IPC: C08F290/06 , C07C69/52 , C09D4/02 , C07B61/00 , C07C67/03
Abstract: [课题]提供一种组合物的粘度低且固化物的外观和硬度优异的固化型组合物,优选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组合物。[解决手段]一种固化型组合物,其包含下述(A)成分和(B)成分。(A)成分:以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主要成分的(甲基)丙烯酸酯混合物,混合物中的高分子量体的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测定而得到的值以利用特定式定义的高分子量体的面积%计低于30%。(B)成分:具有2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低聚物、或/和、有机多异氰酸酯与含羟基(甲基)丙烯酸酯的反应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382453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880016138.7
申请日:2018-03-08
Applicant: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甲基)丙烯酸酯的制造方法,能够获得着色少的高品质的(甲基)丙烯酸酯。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下述第1步骤~第3步骤,且依序实施下述第1步骤~第3步骤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制造方法。○第1步骤:在酯交换催化剂的存在下,使醇与具有一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进行酯交换反应而制造(甲基)丙烯酸酯的步骤;○第2步骤:将第1步骤中获得的包含(甲基)丙烯酸酯的反应产物中的酯交换催化剂去除的步骤;○第3步骤:在第2步骤中获得的包含(甲基)丙烯酸酯的反应产物中添加羟胺或肼的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7922555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680047170.2
申请日:2016-08-09
Applicant: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IPC: C08F290/06 , C07C69/52 , C09D4/02 , C07B61/00 , C07C67/03
Abstract: [课题]提供一种组合物的粘度低且固化物的外观和硬度优异的固化型组合物,优选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组合物。[解决手段]一种固化型组合物,其包含下述(A)成分和(B)成分。(A)成分:以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主要成分的(甲基)丙烯酸酯混合物,混合物中的高分子量体的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测定而得到的值以利用特定式定义的高分子量体的面积%计低于30%。(B)成分:具有2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低聚物、或/和、有机多异氰酸酯与含羟基(甲基)丙烯酸酯的反应物。
-
公开(公告)号:CN107709377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680036267.3
申请日:2016-07-01
Applicant: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4/50 , B01J31/04 , B01J31/22 , C07C31/225 , C07C67/03 , C07C69/54 , C08F20/20 , C08L57/00 , C09D7/40 , C09D11/101
Abstract: [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物的粘度低、在薄膜状态下具有快速固化性、进而耐乳化性和保存稳定性优异、组合物的固化膜具有高硬度、且碱显影性优异的固化型组合物,优选提供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组合物。[解决手段]一种固化型组合物,其包含:在下述催化剂X和Y的存在下使双甘油或/和甘油与具有1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发生酯交换反应而得到的具有2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的混合物(A)。催化剂X:选自由具有氮杂双环结构的环状叔胺或其盐或络合物、脒或其盐或其络合物、以及具有吡啶环的化合物或其盐或络合物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化合物。催化剂Y:包含锌的化合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