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32653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80039557.5
申请日:2012-08-13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9/28 , C08G69/265 , C08G69/36 , C08K5/005 , C08K7/06 , C08K7/14 , C08L7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晶性聚酰胺树脂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第1工序,一边在200℃以上、1.8~3.5MPa对混合物加热加压,一边使水馏出,所述混合物至少含有:二胺成分,其含有相对于二胺成分总量的比例为10摩尔%以上且小于80摩尔%的(A)1,5-戊二胺;二羧酸成分,其含有相对于二羧酸成分总量的比例为76摩尔%以上100摩尔%以下的(B)选自芳香族二羧酸、脂环族二羧酸和它们的二烷基酯衍生物中的至少1种;以及30重量%以下的水;第2工序,在上述第1工序之后,进行放压直至变为大气压;以及第3工序,在上述第2工序之后,继续热缩聚,进行熔融高聚合度化,直至所得的结晶性聚酰胺树脂的相对粘度达到1.8以上3.5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2439064B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080017989.7
申请日:2010-02-24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聚酰胺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四亚甲基二胺和碳原子数7以上的脂肪族二羧酸或其盐加热缩聚,在熔点以上的温度下熔融高聚合度化,直到其0.01g/ml的98%硫酸溶液在25℃下的相对粘度达到2.2~5.0;本发明还提供聚酰胺树脂,是将四亚甲基二胺和碳原子数7以上的脂肪族二羧酸或其盐加热缩聚而获得的,具有由来源于这些化合物的酰胺基重复单元形成的化学结构,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的分散度(重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为2.7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2439064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080017989.7
申请日:2010-02-24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聚酰胺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四亚甲基二胺和碳原子数7以上的脂肪族二羧酸或其盐加热缩聚,在熔点以上的温度下熔融高聚合度化,直到其0.01g/ml的98%硫酸溶液在25℃下的相对粘度达到2.2~5.0;本发明还提供聚酰胺树脂,是将四亚甲基二胺和碳原子数7以上的脂肪族二羧酸或其盐加热缩聚而获得的,具有由来源于这些化合物的酰胺基重复单元形成的化学结构,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的分散度(重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为2.7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1970393A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980108523.5
申请日:2009-03-11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C07C209/84 , C07C21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09/84 , B01D61/025 , B01D61/027 , B01D61/58 , B01D71/60 , B01D2317/022 , C08G69/26 , C08G69/28 , C07C211/09 , C07C211/12
Abstract: 一种二胺制造方法,包括从含二胺盐的水溶液中精制二胺的工序,利用包括在该水溶液中添加碱性物质、然后使该水溶液通过纳滤膜进行过滤而除去盐、从而得到二胺水溶液的工序的二胺制造方法,可以通过比现有的利用有机溶剂的萃取操作更简单的操作来获得适于作为聚酰胺原料的二胺。
-
公开(公告)号:CN11945201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80049675.2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C08G63/88 , C07B61/00 , C07C27/02 , C07C29/09 , C07C31/20 , C07C51/09 , C07C63/26 , C08G63/16 , C08G63/183 , C08J11/14 , C08J11/16 , C08K3/22 , C08K3/26 , C08L67/02
Abstract: 本发明的再循环单体、及其制造方法以提供能够发挥高温高压水的优点,同时抑制通过解聚而获得的生成物的过反应,以高收率使二羧酸、二醇等再循环单体生成的方法作为目的。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再循环单体的制造方法的适合的一方案中,聚合物为热塑性聚酯(A),在将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得的热塑性聚酯(A)的熔点设为Mp℃,将反应温度设为X℃,将反应时间设为Y分钟,将水与热塑性聚酯(A)的质量比设为Z:1的情况下,X满足下述(I)、并且X与Y与Z之积X·Y·Z满足下述(II)。(I)Mp≤X<300(II)2000≤X·Y·Z≤20000。
-
公开(公告)号:CN11820190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80069375.6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C07D201/12 , C08J11/10 , B29B17/00 , B09B3/40 , B09B3/00 , B09B101/75
Abstract: 提供从含有纤维状填充材料的聚酰胺6树脂组合物仅通过固液分离而回收高纯度的纤维状填充材料和ε‑己内酰胺的方法。本发明是一种纤维状填充材料和ε‑己内酰胺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是添加至少含有纤维状填充材料(D)的聚酰胺6树脂组合物(A)、和选自被加热到290℃以上且350℃以下的水(B)和被加热到290℃以上且350℃以下的聚酰胺6低聚物水溶液(B1)中的至少一者使其接触,获得混合物(C),接着从该混合物(C)回收纤维状填充材料和ε‑己内酰胺的方法,其依次进行下述(a)~(c)工序。(a)在将水与聚酰胺6等的质量比设为X:1、并将反应温度设为Y℃的情况下,在使X与Y之积为2,000以下的条件下调制混合物(C)的工序(b)进行固液分离(I)的工序(c)将滤渣进行清洗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1815952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80071580.6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C07D201/12 , C07D223/10 , C08G69/16
Abstract: 提供在由聚酰胺6树脂组合物制造ε‑己内酰胺的制造方法中,兼有化石资源循环利用与地球温室气体排出量减少的、绿色节能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是一种ε‑己内酰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至少包含聚酰胺6的树脂组合物(A)、与被加热到290℃以上且350℃以下的聚酰胺6低聚物水溶液(C)接触,或除了至少包含聚酰胺6的树脂组合物(A)和被加热到290℃以上且350℃以下的聚酰胺6低聚物水溶液(C)以外,进一步添加被加热到290℃以上且350℃以下的水(B)使其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1810343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80068837.2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C08J11/10 , C07D20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ε‑己内酰胺来制造热塑性树脂的方法,所述ε‑己内酰胺是仅使用少量的水等以节能的方式对聚酰胺6树脂组合物成型体的废弃物进行解聚而得到的。本发明为一种热塑性树脂的制造方法,将至少含有聚酰胺6的树脂成型体的废弃物(A)作为原料,通过下述工序(a)、工序(b)而得到ε‑己内酰胺,使包含所得到的ε‑己内酰胺的原料进行聚合。工序(a),添加树脂成型体的废弃物(A)和选自被加热至290℃以上且350℃以下的水(B)和被加热至290℃以上且350℃以下的聚酰胺6低聚物水溶液(B1)中的至少一者使其接触;工序(b),通过固液分离(I),将所述工序(a)中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分离成固态物和ε‑己内酰胺水溶液。
-
公开(公告)号:CN117940485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80062228.6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C08G69/46 , C07D201/12 , C07D201/16 , C07D223/10 , C08J11/16 , C08J11/22
Abstract: 提供仅通过使用少量水的解聚和固液分离而能够以高收率回收ε‑己内酰胺和聚酰胺6低聚物的能量消耗量少的回收方法。本发明是一种ε‑己内酰胺和聚酰胺6低聚物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至少包含聚酰胺6的树脂组合物(A)、和选自被加热到290℃以上且350℃以下的水(B)和被加热到290℃以上且350℃以下的聚酰胺6低聚物水溶液(B1)中的至少一者使其接触,获得至少包含ε‑己内酰胺、聚酰胺6低聚物、和水的反应混合物(C),将反应混合物(C)在操作压力下的水的沸点以下的温度区域进行固液分离(I),将聚酰胺6低聚物分离为固相,将ε‑己内酰胺水溶液分离为液相而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6414549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580028773.3
申请日:2015-06-01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C08G63/1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末端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其特性粘度为0.5~1.8dl/g,熔点为245~270℃,300℃时的熔融粘度μ(Pa·s)满足下式(A),且在末端键合有25~80mol/ton下式(B)表示的化合物。μ≤4×e(0.000085×Mw)式(A)(其中,此处使用的重均分子量Mw是指利用以六氟异丙醇(添加有0.005N三氟乙酸钠)为流动相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求出的、相对于标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分子量的相对重均分子量。)式(B)(下述式(B)表示的化合物是具有(聚)氧亚烷基结构的化合物,所述式(B)中,R1为选自碳原子数1~30的烷基、碳原子数6~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6~10的芳基及碳原子数7~20的芳烷基中的至少1种,R2为选自羟基、羧基、氨基、硅烷醇基、硫醇基中的1种,m为1~3的整数,n为1~29的整数,X为H及/或CH3,Y为H及/或CH3,除R1及R2的碳原子数之外的总碳数为2~58。)本发明提供熔融粘度低的末端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