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翻身垫
    1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652189U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21970848.9

    申请日:2021-08-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翻身垫,包括:主体,主体包括:若干容纳槽,若干容纳槽设置于主体的斜面;若干通孔,若干通孔与对应的容纳槽相连通,使容纳槽与外界相通;若干垫块,若干垫块可拆卸地设置于对应的容纳槽,且在垫块设置于容纳槽的情况下,主体的斜面未存在凸起。其优点在于,可以根据患者的留置管位置选择移除的垫块,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要求;材质较硬的留置管可以完全放置于容纳槽110的内部,在使用翻身垫的情况下,防止留置管对患者的背部造成压疮;容纳槽通过通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避免留置管因通气不畅出现问题。

    一种医用病床护栏装置及医用病床

    公开(公告)号:CN220860262U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21728291.7

    申请日:2023-07-04

    Abstract: 一种医用病床护栏装置及医用病床,所述医用病床护栏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柔性带和第二安装座。第一安装座上安装有卷带盒,卷带盒的盒体表面设置有带体出口,带体出口的一侧设有锁止件。带体卷带盒的盒体内活动连接有卷轴,卷轴可相对卷带盒的盒体实现自体往复旋转;柔性带的尾部端固定于卷轴的轴身上、并卷绕于卷轴的轴身外侧,柔性带的头部端穿过带体出口伸出卷带盒,且柔性带的头部端上安装有用于限位柔性带的头部端进入卷带盒内的限位块,限位块上设置有卯部结构;第二安装座上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上设置有对应于的卯部结构的榫部结构。本方案适用于护理跌倒高危患者,躁动症患者及精神类疾病患者,减少跌倒的发生及在患者私自下床时报警。

    一种医用拍摄双下肢全长片的智能辅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167491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1986855.8

    申请日:2021-08-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拍摄双下肢全长片的智能辅助装置,包括摄影架、站立底座和站位调节单元;的摄影架的底部设有站立底座,站立底座的上表面设有两滑轨,两条滑轨的一端在没有设置摄影架一侧汇集,两条滑轨对称分布,与对称线的夹角为15°;站位调节单元包括两脚垫,脚垫下方设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底部设有承载座,承载座底面延伸出两固定架,两固定架与滑轨可相对移动配合;脚垫后脚跟对应位置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报警器电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滑轨上移动两脚垫,在保证固定内旋角度15°的基础上,提供调整两足跟之间的距离的方法,保证两足跟之间的距离等肩宽、两脚内旋角度15°。

    一种智能踝泵运动监测仪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822254U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20750235.8

    申请日:2021-04-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踝泵运动监测仪,包括主体、固定支架以及脚踏装置;其中,所述主体内设有主板以及电池,所述主体上表面设有开关、第一显示窗口、第二显示窗口、第三显示窗口以及两个脚踏装置,所述主板分别与所述电池、所述开关、所述第一显示窗口、所述第二显示窗口、所述第三显示窗口以及所述脚踏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电池分别与所述开关、所述第一显示窗口、所述第二显示窗口、所述第三显示窗口以及所述脚踏装置电性连接,所述主体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下两端均设有固定螺栓;所述脚踏装置一端与所述主体连接,另一端通过弹簧与所述主体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踝泵运动监测仪可监督患者踝泵运动的数量是否到位。

    一种可升降和折叠的防护服辅助穿戴架

    公开(公告)号:CN215604836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022696941.7

    申请日:2020-11-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升降和折叠的防护服辅助穿戴架,包括底座、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支撑机构和控制机构;底座包括多根可相互转动的底座杆,第一升降机构安装在底座上,第二升降机构安装在第一升降机构的升降轴上,支撑机构分别安装在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的升降轴上,支撑机构包括多根折叠支撑单元,控制机构连接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该穿戴架折叠支撑单元包括若干根依次铰接的折叠杆,即支撑机构可折叠、可伸展成不同形状,收纳时可减小占地空间;可升降,可移动,以方便医务人员穿戴防护服,减轻了医务人员弯腰穿防护服的程度,进而减轻了医务人员穿防护服的穿戴强度。

    一种颈椎术后固定枕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081248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22610313.2

    申请日:2020-1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椎术后固定枕,包括头枕、连接布、垫枕、公魔术贴、母魔术贴和支撑垫,所述连接布一端安装在头枕的左右两侧,所述垫枕安装在连接布的另一端,所述公魔术贴设置在头枕的底端左右两侧,所述母魔术贴设置在垫枕的底端,所述支撑垫设置在头枕的前侧。该颈椎术后固定枕,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其为一体式结构,告别了传统采用沙袋或其他物体垫起支撑的方式,操作简单便捷,更加规范,大大提高了患者枕躺的舒适度,同时,不易丢失,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使用灵活,实用性强,满足现有市场上的使用需求。

    吞咽障碍进食训练定量勺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993192U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022417221.2

    申请日:2020-10-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吞咽障碍进食训练定量勺,包括一勺头以及勺柄,勺头与勺柄可拆卸连接;勺头包括一硅胶勺头,硅胶勺头埋设有一金属圈,以金属圈作为用于勺体内溶液定量标识的标识体;以硅胶勺头的上表面为用于承载溶液的承载面,勺头的下表面设有弧形突起;勺柄的内部安装有磁悬浮马达,磁悬浮马达的输出轴伸出勺柄,且磁悬浮马达的输出轴与勺头相连。本专利通过优化勺子的结构,通过磁悬浮马达以及弧形突起的结合,便于进行舌部按摩,刺激口咽部的吞咽反射。通过硅胶勺头,相对于传统的金属材质的勺头,减少了对患者口腔的损伤,同时,通过金属圈,便于实现对每次进食量的有效直观控制。

    一种重病患者椅子固定带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156581U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21480621.9

    申请日:2019-0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病患者椅子固定带,包括约束带、固定夹、第一固定带本体、第二固定带本体、控制结构、固定套、固定块、缓冲袋、弹簧、按压快和按摩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医护人员将气体充入到第一固定带本体和第二固定带本体内部,使第一固定带本体和第二固定带本体膨胀挤压患者的肩膀和腰部,使患者固定在椅子上,以保持患者的坐姿,第一固定带本体和第二固定带本体内部充气后气体进入到按摩块的内部,使按摩块膨胀挤压患者身体,对患者身体进行按摩,提高患者舒适度,通过拉动固定块,使弹簧收缩产生弹力,使按压块在固定套内部向弹簧的方向滑动,这时按压块对缓冲袋的外侧壁的挤压力度减小,缓冲袋的内部张开。

    一种多功能引流控制装置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804027U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220313923.2

    申请日:2022-02-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引流控制装置,包括:引流泵以及与引流泵可拆卸连接的引流管;引流泵包括泵主体以及可转动地设于泵主体第一侧壁上的泵门;泵主体包括设于泵主体内的电机、设于电机输出端的转动部、若干均匀地设于转动部上的挤压部、设于泵主体第一侧壁上的滴数传感器、设于泵主体第一侧壁上的压力传感器以及设于泵主体第一侧壁上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使得医护人员可根据医嘱设置模式以及引流速度;压力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引流管的压力,引流泵外壁上设有蜂鸣报警器,在管路堵塞导致压力异常时长鸣,及时提醒医护人员查看并解决问题;引流管为一次性组件,保障了卫生;引流管的两端均设有固定组件,使得管路之间可以稳固连接,不易脱落。

    一种用于舰艇的减震救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557831U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20240797.7

    申请日:2023-02-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舰艇的减震救护装置,包括支撑单元、颈部固定单元、缓冲单元和减震单元,颈部固定单元设置于支撑单元的上部,缓冲单元设置于支撑单元的外缘,减震单元设置于支撑单元的下部和/或侧部。其优点在于,利用颈部固定单元对患者的颈部进行有效固定,避免患者的头颈部被晃动,避免患者受到损伤;在支撑单元被碰撞的情况下,利用缓冲单元减少外界对支撑单元的冲击;在支撑单元被晃动的情况下,利用减震单元减少外界对支撑单元冲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