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7192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23281.8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组件栅格结构及定位格架,涉及燃料组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格架栅元无法应用于细径燃料棒稠密布置的问题,保证了对燃料棒的夹持固定效果,具体方案如下:包括若干支撑栅元和固定连接单元,所述支撑栅元为异型管结构,若干异型管相互拼接排列组成方形结构,所述方形结构的四周固定一圈外条带,所述固定连接单元间隔设置在方形结构内;所述异型管的管壁沿其环向间隔向内凹陷形成用于夹持燃料棒的夹持部,异型管的其余管壁作为连接部与邻近异型管的连接部固定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4596972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32961.X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7/104 , G21C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堆外探测器控制棒阴影效应的修正方法,涉及堆外探测器控制棒修正技术领域,S1、首先通过模拟计算建立堆外探测器响应与控制棒棒位的对应关系;S2、计算控制棒阴影效应修正因子;S3、应用修正因子。本发明模拟控制棒移动过程中堆外探测器的响应,获得与控制棒棒位相关的阴影效应修正因子;然后应用修正因子对堆外探测器测量的功率进行修正,减小控制棒阴影效应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05257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88363.9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23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浮动网格的核‑热‑力多物理耦合计算方法,包括建立燃料棒几何模型,进行核‑热‑力多物理迭代计算流程,开展平面传热计算、平面力学计算和平面中子输运计算和进行轴向一维中子扩散计算。本发明基于可以变形的浮动网格耦合求解中子学、热工水力、机械力学问题,模拟燃料棒在反应堆内极端环境下的热传导、机械变形、中子输运、核素燃耗等行为,同时获取燃料棒的温度、应力、变形、棒内压力、中子群通量、功率、燃耗、同位素密度等多物理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193135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713020.9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0 , G21C17/1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堆芯自给能探测器响应电流的联合分析方法,基于蒙特卡洛方法连续能量和精细几何模型的优势,可以精确的获得自给能探测器附近的中子、光子源项信息,且不存在近似。同时中子-光子-电子耦合输运过程中考虑每一种粒子的反应过程,精确的模拟各种粒子的轨迹进而获得不同状态下的灵敏度系数。基于以上流程建立的与工况耦合的灵敏度库,可以用于堆芯程序实现自给能探测器响应电流的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0739091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1006596.5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7/06 , G21C17/10 , G21C17/112 , G21C1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厂次临界度直接测量系统及硬件平台和测量方法,系统包括反应堆测量数据收集模块、测量噪声处理模块、测量转换计算模块、堆芯次临界度参数计算模块。该测量系统采用“即插即用”式的设计理念,不需要改造核电厂软硬件系统,不占用反应堆启动阶段主线时间,可以有效提高核电厂在次临界阶段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7671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26508.9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9/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管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非能动核电厂长周期平衡循环的燃料管理方法及堆芯,本发明中为了达到24个月长燃料循环周期,对堆芯中具有最低后备反应性的预设数量的燃料组件进行更换;用乏燃料池中后备反应性最高的旧燃料组件替换堆芯中心的燃料组件,提高了燃料利用率;用新燃料组件替换堆芯中相应数量的旧燃料组件;新燃料组件采用两种不同的235U富集度,第一富集度的新燃料组件布置于堆芯内部中间区域位置,第二富集度的新燃料组件在堆芯内部进行整体布置;所述第一富集度小于第二富集度;进一步提高了燃料利用率;提高了核电厂的运行经济性,增加了换料循环长度,实现了24个月换料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073909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1911006596.5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7/06 , G21C17/10 , G21C17/112 , G21C1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厂次临界度直接测量系统及硬件平台和测量方法,系统包括反应堆测量数据收集模块、测量噪声处理模块、测量转换计算模块、堆芯次临界度参数计算模块。该测量系统采用“即插即用”式的设计理念,不需要改造核电厂软硬件系统,不占用反应堆启动阶段主线时间,可以有效提高核电厂在次临界阶段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89974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811301452.8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瞬时伽马响应修正的改进堆芯功率分布的测量方法,包括步骤:监测反应堆从稳定功率运行状态依靠控制棒快速插入堆芯停堆过程中堆内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的响应信号,记录堆芯中所有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响应信号随时间的变化;根据快速停堆前后记录的探测器响应电流,确定自给能探测器的瞬时伽马响应份额;通过堆芯在线监测系统,利用瞬时伽马响应份额修正测量过程中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的测量电流或者预测过程中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的预测电流,重构堆芯功率分布;有效改进堆内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的测量电流‑预测电流偏差,改进堆芯在线监测系统的堆芯功率分布测量精度,提高最大线功率密度、核焓升热管因子和最小偏离泡核沸腾比等安全参数的监测精度。
-
-
公开(公告)号:CN10914797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250646.X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D3/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压水堆核电厂堆芯状态监测与分析系统,它包括至少二个监测服务器、至少二个分析服务器和至少二个显示终端,所述监测服务器与所述分析服务器之间通过网闸互相通讯连接,所述监测服务器和所述分析服务器分别与所述显示终端互相通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实现压水堆核电厂堆芯的状态连续监测,可实时产生核理论数据库,在线计算获取堆芯运行状态参数,可每分钟与设计限值对比分析,从而大大增强核电厂操纵员对堆芯运行状态的监督,进一步提升核电厂的运行灵活性,保障核电厂安全,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