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05566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21847.2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振动和抗震、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级摩擦阻尼器及隔振方法。多级摩擦阻尼器,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板、第一摩擦板、内摩擦板、第二摩擦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摩擦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两侧,且第一摩擦板和第一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摩擦材料;所述内摩擦板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摩擦板连接,所述第二摩擦板设置在所述内摩擦板第二端的两侧,且第二摩擦板与内摩擦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摩擦材料,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摩擦板连接。本发明的多级摩擦阻尼器面对不同地震等级的输入下,匹配不同阻尼器出力,进一步提升建筑安全,实现结构多级响应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18864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06826.1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级摩擦阻尼器及减震方法。多级摩擦阻尼器,包括:主缸、副缸和减震组件;所述主缸和副缸连接,所述主缸内具有第一腔室,所述副缸内具有第二腔室,所述主缸的内壁横截面沿着轴向变化;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活塞和滑块,所述活塞上设置有第一阻尼孔,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第二阻尼孔,所述活塞周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凹槽内,且滑块和凹槽槽底设置有预压弹簧,所述预压弹簧能够推动滑块远离活塞移动,并使第二阻尼孔露出所述凹槽。通过本发明,当不同地震输入下,匹配不同阻尼器出力可以进一步提升建筑安全,实现结构多级响应控制,而且结构简单、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205329888U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20017385.7
申请日:2016-01-0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合式预压自动回弹型水平剪切闭锁装置,包括本实施例所述上体内环2、上体外环1、剪切销3、内本体4、高强螺栓5-6、下体7、橡胶垫8、钢板9;所述剪切销3端部设有螺纹;所述内本体4上下两面均设有螺纹孔;所述上体内环2和上体外环1通过焊接连接;所属上体内环2和内本体4通过剪切销连接;所述内本体4与下体7通过高强螺栓6连接;所述橡胶垫8和下体7通过粘结材料粘结固定;钢板9与下体7通过高强螺栓6连接,装置左右对称。本闭锁装置装配完成后上体和下体在地震作用下产生水平位移,此时内本体4传力给剪切销3,剪切销3此刻受力,在小震作用下起水平锁定作用,当大地震来临时剪切销3被剪切断裂,橡胶支座开始发挥作用,水平发生移动消耗能量,通过橡胶垫8预压可以使内本体4产生竖向位移,避免支座来回移动时对内本体4移动的阻碍。
-
公开(公告)号:CN11825747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601548.5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窗户型阻尼器,包括外窗框架、内部框架、阻尼材料、横隔板和圆柱销。外窗框架:主要承担竖向荷载,作为承受抗侧力的构件的同时起到窗框的作用;内部框架:主要承担竖向荷载,作为承受抗侧力的构件的同时起到窗框的作用;阻尼材料:用于承担水平力,起到减振效果;横隔板:起到传递水平力的作用;圆柱销:起连接外窗框架、内部框架和横隔板的作用。新型复合窗户型阻尼器通过窗框变形将楼层层间位移转换为阻尼器的相对位移,实现能量耗散。本发明不仅克服了常规阻尼器安装空间受限的问题,而且能够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在确保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不影响窗户的正常使用功能,优化施工的流程,提升了建筑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80002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109439.8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位移反向放大的剪切型阻尼墙,包括:上连接板,设置在上层楼面梁上,所述上连接板的下表面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剪切板;位移放大机构,至少一个,所述位置放大机构设置在阻尼器外钢箱内,且每个所述位移放大机构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剪切板之间,所述位移放大机构的上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固定剪切板的上端铰接,所述阻尼器外钢箱内填充剪切耗能材料;下连接板。本发明的一种位移反向放大的剪切型阻尼墙,结构简单,当上层楼面梁平动时,层间位移通过位移放大杠杆作用于反向剪切板,所述反向剪切板与固定剪切板反向运动,剪切阻尼器外钢箱内的剪切耗能材料,使得阻尼墙的相对位移和速度增大,从而提高阻尼墙的耗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484380B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510941647.9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E04B1/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种分离式自动回弹水平剪切锁定装置,包括上法兰、剪切销、下法兰、橡胶套、螺钉、垫板、上套筒、加强筋、下套筒、上连接板、下连接板;所述上法兰、上套筒和加强筋相互焊接组合在起,并通过上连接板与上部结构固定,所述下法兰、下套筒和加强筋相互焊接组合在起,并通过下连接板与基础固定;所述上套筒的底端和下套筒的顶端中心预留有圆孔,所述剪切销的两端分别插入上套筒和下套筒的圆孔内;通过硫化工艺使所述下套筒和橡胶套粘结,所述螺钉通过垫板插入所述橡胶套和下套筒,并固定于剪切销中,所述橡胶套在螺钉拧紧后产生个预拉力,从而实现剪切销被剪断后下半部分向下方回弹,不影响橡胶支座正常滞回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088393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39219.5
申请日:2016-08-0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联式自承重耗能阻尼墙,包括上连接梁、柔性滑移层、钢筋混凝土墙体、阻尼元件、连接杆、下连接梁;所述上连接梁与钢筋混凝土墙体之间设有柔性滑移层,钢筋混凝土墙体与下连接梁固定连接,上连接梁和钢筋混凝土墙体竖向传递荷载,水平方向能够自由滑动;所述钢筋混凝土墙体内设有并联式的通孔,通孔中设置阻尼元件,阻尼元件通过两端的连接杆分别与上连接梁、下连接梁铰接,发生水平层间位移时,上连接梁和钢筋混凝土墙体水平滑动,连接杆转动,阻尼元件拉伸变形,耗散地震能量。本发明兼具竖向承载和水平耗能减震效果,是一种新型的复合一体墙型自承重耗能阻尼器。
-
公开(公告)号:CN106013489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86607.7
申请日:2016-06-0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H9/021 , E04B1/985 , E04H2009/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附带阻尼多向负刚度装置,上球铰支座的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连接,上球铰支座上、下连接板将上球铰卡在中间连接,上球铰与粘滞阻尼器通过焊接固定,下球铰与粘滞阻尼器通过焊接固定,上球铰与预压弹簧通过上球铰上的导杆嵌套连接,下球铰与预压弹簧通过下球铰上的导杆嵌套连接,预压弹簧嵌套在粘滞阻尼器内部,下球铰支座上、下连接板将下球铰卡在中间连接,下球铰支座的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连接,侧向锁定板分别与上球铰支座上、下连接板以及下球铰支座上、下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本发明不仅可以保证隔震结构在长周期地震作用下同样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而且可以控制住隔震层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03410238B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310193286.5
申请日:2013-05-2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E04B1/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向摩擦抗拉阻尼器,包括:摩擦长钢板、摩擦方钢板、垫板、侧向挡块、固定端块、加压螺栓,摩擦长钢板和摩擦方钢板交替叠置,叠置的摩擦长钢板和摩擦方钢板分成两部分而正交叠放,叠放层数根据需要的阻尼器性能决定;摩擦长钢板和摩擦方钢板用螺栓连接加压,螺栓大小和压力根据需要的阻尼力和竖向抗拉力决定;正交叠放的两部分摩擦长钢板的侧向由侧向长挡块或侧向短挡块限制钢板侧向变形,侧向长挡块或侧向短挡块与摩擦长钢板接触面焊接;摩擦长钢板两端的相邻两块板中夹入一块垫板后与固定端块链接;固定端块分别与基础和上部结构链接,在基础与上部结构有相对位移时,摩擦长钢板与摩擦方钢板摩擦产生阻尼力。本阻尼器在工作时不仅能够在平面内各方向提供较大阻尼力、大变形、同时也具备竖向抗拉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499571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759830.2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扭转抗倾覆复合橡胶隔震支座,包括橡胶隔震支座、转动半槽、可扭转上连接轴板、阻尼材料和滑动面材料;所述可扭转上连接轴板上的滑动面材料与两块转动半槽的凹面对齐,紧贴在一起,所述转动半槽与橡胶隔震支座的上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所述阻尼材料加入到转动半槽与可扭转上连接轴板的空隙中;所述可扭转上连接轴板在可扭转抗倾覆复合橡胶隔震支座受弯矩作用时能够自由转动,阻尼材料起到耗散能量的作用;所述可扭转上连接轴板的外凸翼缘和转动半槽的内凸翼缘起到支座抗倾覆的作用。本发明使橡胶隔震支座承受弯矩导致破坏的情况得以解决,充分发挥橡胶隔震支座的隔震耗能作用,保证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