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回路间接循环式超临界水堆

    公开(公告)号:CN11906914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535120.1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回路间接循环式超临界水堆。该两回路间接循环式超临界水堆包括一回路系统,包括经由第一管路串联的压力容器、主换热器、主泵和稳压装置,压力容器内设有水堆,主泵用于驱动一回路冷却剂沿第一管路流动,使一回路冷却剂经由稳压装置进入水堆压力容器的堆芯,并吸收堆芯产生的热量并进入主换热器,在一回路系统中一回路冷却剂运行在水的超临界态以上;二回路系统,包括接入主换热器的第二管路,二回路工质运行于第二管路内,二回路工质与一回路冷却剂在主换热器内交换热量,二回路系统用于向第二管路连接的外部设备提供热能。本发明能够提升超临界水堆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基于热管堆的发电系统和发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7381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50686.8

    申请日:2024-04-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热管堆的发电系统和发电方法,包括热动转换模块,用于以空气为介质,经过压缩、加热、膨胀、冷却过程形成开式空气布雷顿循环吸收热管堆产生的热量进行发电;余热再利用模块,包括换热器,通过所述换热器接收所述热动转换模块的剩余热量,以有机工质为介质,经过加热汽化、膨胀、冷凝过程形成有机朗肯循环吸收所述剩余热量进行发电。本发明热动转换模块采用开式空气布雷顿循环,采用空气作为工质,工质不怕泄露并容易获得,热动转换模块不需要配置额外的冷源系统,可以达到尺寸更小、整体系统更紧凑简洁的优点。

    热管性能检测装置和方法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8655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713976.9

    申请日:2023-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性能检测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支撑杆;设于支撑杆上的可转动加热炉,用于容纳并加热一根或多根待检测热管;角度固定机构,与加热炉连接,用于将加热炉固定在预定角度;设于加热炉上的角度测量部件,用于测量加热炉相对于参考面的角度;以及适于分布设置于待检测热管中的多个热电偶,用于测量热管的蒸发段、绝热段和冷凝段的温度。本申请提供的热管性能检测装置和方法能够同时实现多根高温热管传热性能的快速检测,节约了检测时间并提高了检测效率。

    一种热动转换系统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28064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310012278.6

    申请日:2013-0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铅或铅铋合金中间回路的热动转换系统。该系统包括三个回路,一回路包括设置在主容器内依次连接的冷池、主泵、堆芯、热池、中间热交换器;二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二回路循环泵、中间热交换器、蒸汽发生器;三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给水泵、蒸汽发生器、汽轮机。所述一回路工质为液态金属钠,二回路工质为液态金属铅或铅铋合金,三回路为传统水‑蒸汽回路。该系统可以安全、高效的把堆芯产生的热量带出反应堆,使其在蒸汽发生器中产生高温蒸汽,并推动汽轮机做功,将反应堆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重水慢化熔盐堆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5198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338673.6

    申请日:2025-03-2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重水慢化熔盐堆,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重水慢化熔盐堆包括反应堆容器和堆芯,反应堆容器具有熔盐进口和熔盐出口,所述熔盐进口和所述熔盐出口均位于所述反应堆容器的下部;堆芯位于所述反应堆容器内,所述堆芯包括熔盐通道和重水容纳空间,所述重水容纳空间包裹所述熔盐通道且填充重水,所述熔盐通道连接在所述熔盐进口和所述熔盐出口之间。本申请采用液态重水替代固体石墨作为慢化剂,一方面满足熔盐堆的慢化要求,另一方面也可解决固体慢化材料辐照肿胀及定期更换的问题,提高核电厂的本质安全性。

    一种钠冷快堆燃料棒及反应堆堆芯

    公开(公告)号:CN1190497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89992.7

    申请日:2024-08-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钠冷快堆燃料棒及反应堆堆芯。该钠冷快堆燃料棒包括外包壳和内包壳,均为管状结构,内包壳设置在外包壳内;下端塞和上端塞,分别与外包壳和内包壳的底部及顶部结构密封配合,以使外包壳和内包壳之间形成一个环形密闭空腔;燃料芯块,设置在环形密闭空腔内;在外包壳表面上形成吸液芯结构,以提供从下端塞侧向上端塞侧的冷却流道,钠冷却剂经过冷却流道以冷却外包壳表面。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燃料棒表面温度,充分利用吸液芯的非能动特性,事故工况下能够保障燃料棒的热量导出,提高反应堆堆芯的安全性。

    反应堆及其启动方法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0804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98798.8

    申请日:2024-0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应堆及其启动方法,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反应堆容器内设置集流栅板,将反应堆容器分隔为反应堆堆腔和冷凝腔,集流栅板中连通反应堆堆腔和冷凝腔的孔用于冷却剂流通,堆芯位于反应堆堆腔内,且包括多个燃料棒形成的燃料棒阵列和位于燃料棒阵列中的汇流通道,用于将吸收燃料棒产生的热量而形成的冷却剂蒸气引导至集流栅板,冷凝腔内设置有用于将冷却剂蒸气冷凝为冷却剂液体的冷凝器。本发明利用冷却剂的蒸发‑冷凝进行传热,冷却剂的循环流动无需外力驱动,反应堆结构非常简单,且具备更好的传热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