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3912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67226.X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K1/00 , F16K31/122 , F16K31/363 , F16K2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截止止回功能阀组及供热堆,截止止回功能阀组包括第一阀和第二阀,第一阀包括第一阀体、第一阀芯和第一阀杆,第一阀杆一端与第一阀芯相连接,第一阀体包括上腔室和下腔室,第一阀芯位于上腔室,第一阀杆一端与第一阀芯相连接,另一端延伸至下腔室,下腔室连通有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二阀包括第二阀体、第二阀芯和第二阀杆,第二阀体包括第一连通腔室和第二连通腔室,第二阀芯位于第一连通腔室内,第二阀杆一端与第二阀芯相连接并延伸至第二连通腔室,第一连通腔室连通有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第三支路一端延伸至上腔室顶部侧,第四支路一端延伸至控制阀组。上述截止止回功能阀组采用介质自驱动,功能多且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912221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528673.9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3D模型中建立管道和贯穿件物项关联关系的方法,涉及物项关联技术领域,包括一下步骤:S1,选择管道以及贯穿件,将对应关联关系记录到后台数据表中;S2,提供现有关联关系查询、下载以及删除;S3,根据关联关系数据表中的关联物项进行关联关系的自动维护,尤其是关联属性的自动更新;S4,创建自定义服务,定时跟踪项目中被删除的物项,实现关联物项删除后自动删除和被删除物项相关的关联关系。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3D模型中建立管道和贯穿件物项关联关系的方法,将原本需要设计人员手动记录在模型之外的关联关系存储在模型中,在后续计算分析等工作开展中不再需要额外进行数据传递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3938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69005.5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40/177 , G06F16/11 , G06F16/906 , G06F16/2455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管道自动化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1,获取管道包编号;S102,将管道包快照表与固化表分类对比,并将差异项信息记录在差异项表格中;S103,存在差异项时,从快照表中生成设计输入,并创建最新版本分析任务;S104,按差异化流程执行分析任务,监听进展情况;S105,任务完成后,将快照表信息更新到固化表内,同时触发下游物项分析流程。本发明打破了管道分析过程专业接口,可以使设计人员免除如确定标的、获取输入、常规管系分析、判断受影响物项这种机械式工作,实现人尽其用,降低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3936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22703.X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40/177 , G06F16/906 , G06F16/2455 , G06F16/1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支吊架自动化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1,获取支吊架编号;S102,将支吊架快照表与固化表分类对比,并将差异项信息记录在差异项表格中;S103,存在差异项时,从快照表中生成设计输入,并创建最新版本分析任务;S104,按差异化流程执行分析任务,监听进展情况;S105,任务完成后,将快照表信息更新到固化表内,同时触发下游物项分析流程。本发明打破了支吊架分析过程专业接口,可以使设计人员免除如确定标的、获取输入、常规支吊架分析、判断受影响物项这种机械式工作,实现人尽其用,降低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5210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05134.2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7/10 , G21C17/112 , G21C15/12 , G21C1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先进小型堆用冷凝回流循环冷却试验系统,包括:冷却水池、安全壳以及压力容器,压力容器位于安全壳内,安全壳安装于冷却水池内,安全壳与压力容器之间为真空腔;供水机构一端与压力容器和冷却水池连通,用于向压力容器和冷却水池内供水;监测系统包括温度测量机构、液位测量机构以及压力测量机构,压力容器和真空腔内分别设有温度测量机构、液位测量机构以及压力测量机构,冷却水池内设有温度测量机构以及液位测量机构;排水池设于冷却水池外部,用于排出冷却水池、安全壳以及压力容器内的实验水。上述试验系统降低了先进小型堆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设计评价的难度,提升了系统设计的安全性以及反应堆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1222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0528673.9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3D模型中建立管道和贯穿件物项关联关系的方法,涉及物项关联技术领域,包括一下步骤:S1,选择管道以及贯穿件,将对应关联关系记录到后台数据表中;S2,提供现有关联关系查询、下载以及删除;S3,根据关联关系数据表中的关联物项进行关联关系的自动维护,尤其是关联属性的自动更新;S4,创建自定义服务,定时跟踪项目中被删除的物项,实现关联物项删除后自动删除和被删除物项相关的关联关系。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3D模型中建立管道和贯穿件物项关联关系的方法,将原本需要设计人员手动记录在模型之外的关联关系存储在模型中,在后续计算分析等工作开展中不再需要额外进行数据传递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4714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67190.5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一体式供热堆的自驱动控制机构及一体式供热堆,自驱动控制机构包括再循环阀组,一端连接有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与压力容器连通,第二支路与压力容器和安全壳之间的空间连通;再循环阀组的另一端设有控制阀组,控制阀组与再循环阀组之间设有控制支路;其中,再循环阀组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断开,控制支路与再循环阀组断开;在第二状态下,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连通,控制支路与再循环阀组连通。上述用于一体式供热堆的自驱动控制机构一体化设计,体积小、功能多且布置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1382529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1911047334.3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SupportModeler支吊架设计模型转为分析模型的方法,包括综合特征提取、几何识别、拓扑重建、空间搜索等步骤,其中综合特征提取通过解析支吊架模型DGN文件和关联数据库数据库调出DGN格式文件中支吊架的位置、材料、零部件属性、连接点、几何信息的提取,SupportModeler支吊架相关信息存放在数据库和DGN格式文件中,综合特征包括支吊架的位置、材料、零部件属性、连接点等信息,具体如图1所示。优点在于:本发明可顺利完成SupportModeler支吊架模型至分析模型的转化,分析模型采用文本格式,方便导入各种分析软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建立分析模型需要半天左右时间,现在可通过本发明的算法自动完成,显著提高文件质量,降低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11758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283342.5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S3D软件中建立支吊架与其生根对象关联关系的方法,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S101,建立支吊架模型;S102,在支吊架生根点上建立Control Point点;S103,建立Control Point点与生根对象的关联关系;S104,定时交互Control Point点与生根对象属性信息;S105,建立关联关系清单。本发明将S3D中原有支吊架整体与其生根对象的关联关系深化为支吊架各生根点与各个生根对象之间的关系,并可以通过定时扫描关联关系的方式交互支吊架生根点与各个生根对象之间属性信息,为后续支吊架力学分析提供必要的设计输入。
-
公开(公告)号:CN106931817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283566.3
申请日:2017-04-2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 F28D21/00 , F28D15/02 , F28D2021/0054 , G21D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式空气热阱,其包括:第一集装箱和第二集装箱;所述第一个集装箱分为上下两层,下部是水池也是被冷却的循环水流过的通道,重力式热管将水池内热量带入上部,在上部再用喷雾风机进行冷却;所述第二个集装箱在第一个集装箱设计的基础上在下面再增加一层进行鼓泡冷却,在上面流体被热管冷却后溢流到最底层,利用鼓泡式冷却的方法对流体再进一步冷却。本发明提供的移动式空气热阱,具有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