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13160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110360733.6
申请日:2021-04-0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污染过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壳顶部闸门泄露过滤系统,包括:泄漏收集装置,所述泄漏收集腔罩设在安全壳顶部的闸门上,形成泄漏收集腔;抽气单元,包括抽气管路,所述抽气管路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泄漏收集装置的侧壁上,用于将所述泄漏收集腔中的气体抽出;注水单元,其一端通过管路连接有水箱,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在所述泄漏收集装置的侧壁上,用于向所述泄漏收集腔中注入液体;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避免了正常运行期间设备闸门长期浸泡在水中的腐蚀和密封老化,以及设备闸门打开时的不便,大大缩短换料的时间,同时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提升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3521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90397.0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获得辐射屏蔽材料配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基于辐射屏蔽材料的成分范围随机生成初始种群,计算初始种群的性能参数并建立遗传算法的目标函数,接下来进行非支配排序并利用遗传算法对辐射屏蔽材料进行交叉和变异,根据约束条件进行迭代直至达到给定的迭代代数N,得到优化的辐射屏蔽材料配比。该方法能够降低辐射屏蔽材料多性能参数优化所需的计算量,提高设计效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17197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41085.3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厂设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小型核反应堆场址边界大气弥散因子分析方法及系统,在所有方位和反应堆之间的距离均大于预设距离时,采用第一种计算方法计算多个标准时间段内所有方位处的大气弥散因子值;在一个或多个方位和反应堆之间的距离均不大于预设距离时,如果选择释放源的释放方式为地面释放,采用第二种计算方法计算多个标准时间段内所有方位处的大气弥散因子值;如果选择释放源的释放方式为高架释放,采用第一种计算方法和第二种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多个标准时间段内所有方位处的大气弥散因子值;通过两种计算方法在不同情况下的计算,有效解决了当前小型核反应堆分析中场址边界处人员剂量接近限值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9866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324404.5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反应堆首循环启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在役的核电厂的运行周期和新建核电厂的首次装料计划,确定通用型二次中子源组件的入堆时间;利用在役的核电厂提供辐照条件,将通用型二次中子源组件经在役核电厂辐照后,装入首次运行的新建核电厂,替代核电厂首次启动时所需的一次中子源。采用更容易获取的通用型二次中子源组件,利用在役的核电厂提供辐照条件,将通用型二次中子源组件经在役核电厂辐照后,装入首次运行的核电厂,从而替代核电厂首次运行时所需的一次中子源,从而解决一次中子源的供应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66841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16321.9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战宏 , 王秉熙 , 陈红生 , 张亚军 , 夏春梅 , 丁谦学 , 任志东 , 郭涛 , 李辉 , 王弘昶 , 梅其良 , 矫明 , 李玲 , 黎辉 , 史涛 , 白掌军 , 牟东 , 张伟宁 , 李小平 , 胡瑞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涉及铌片制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严格选用矿石,利用萃取设备多次酸洗和反铌萃取;第二步、进行铝热还原、水平电子束,控制杂质元素含量;第三步、进行真空电子束精炼提纯,控制熔炼速度、熔炼真空度、熔炼功率;第四步、对整个过程进行整体过程进行二次污染控制;第五步、采用半成品高纯度铌片作为包覆材料,进行叠轧及包覆轧制工艺进行轧制。本发明在制备过程中,严格控制除钽元素以外,其余残余元素的含量,并控制铌片厚度,使最后制备的高纯度铌片可准确进行1.0MeV快中子的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851241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08639.8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混凝土仓筒式乏燃料贮存装置的通风及辐射防护结构,包括混凝土屏蔽体和通风系统,通风流道采用迷宫式设计,特别是内层通风道与外层通风道形成方位角迷宫;通风流道中安装屏蔽栅格。本发明通风流道迷宫式设计大大提升了辐射屏蔽效果,此外屏蔽栅格在保持通风性能的基础上,提升了放射性中子和光子的衰减功能,降低了经由通风流道泄漏至外环境的辐照水平,从而降低工作人员运维过程中接受的辐照剂量,具有屏蔽效果好、屏蔽材料成熟,价格经济,且通风流道结构简单、建造方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57562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483202.1
申请日:2013-10-1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元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料元件的气体吸收装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燃料元件气体吸收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筒状结构的燃料元件包覆材料,以及固定在燃料元件包覆材料中,能够吸收氢和氢的同位素的气体吸收结构,其中,气体吸收结构位于整个燃料元件燃料芯块区域的上部或下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燃料元件的气体吸收装置,可以降低燃料元件内氢和氢的同位素等气体的含量,降低燃料元件包壳氢化和破损的风险,减少氢的同位素的排放和污染,同时不会对燃料元件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02065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505997.6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氢化钇复合屏蔽材料前驱体及其制造方法与应用,属于核电领域。其中氢化钇复合屏蔽材料前驱体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前驱体原料,前驱体原料包括0.5%‑15.0%的Ti,0.15%‑4.0%的C,余量为Y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3.5≤Ti/C≤4.0,对前驱体原料进行真空熔炼并浇筑为合金铸锭,对合金铸锭进行变形加工和退火处理,得到氢化钇复合屏蔽材料前驱体。该方法能够制备具有细小晶粒和TiC增强相的氢化钇复合屏蔽材料前驱体,以其为原料进行高温氢化处理能够高效制备具有良好中子屏蔽性能的氢化钇复合屏蔽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04071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05995.7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核屏蔽用增强钇基复合材料,按重量比计包括:0.2%‑20%的Zr,0.05%‑5.0%的B,且满足4.0≤Zr/B≤4.3,余量为Y及不可避免的杂质。Zr能够有效提高该复合材料对快中子的慢化效果;B则能够对热中子进行吸收,并与Zr结合形成ZrB2,起到细化晶粒的效果,使得该复合材料在高温氢化处理过程中不易开裂。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核屏蔽用增强钇基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和一种氢化钇复合屏蔽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91039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97484.6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明光 , 严锦泉 , 史国宝 , 夏利明 , 王国栋 , 黄镜宇 , 夏栓 , 梅其良 , 王岳 , 张迪 , 牛婷婷 , 黄思洋 , 黄若涛 , 陈卓 , 李东祚 , 蔡龙霆 , 陈军 , 向绪中 , 张培来 , 汪方文
IPC: G21C15/26 , G21C15/243 ,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厂安全壳冷却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非能动核电厂钢安全壳冷却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钢安全壳;多个空气导流板,分层设置在所述钢安全壳外的中上端;屏蔽罩,设置在多个空气导流板外;所述屏蔽罩上端侧面开设有空气入口,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空气出口;所述屏蔽罩底端侧面开设有空气辅助入口;本发明只在钢安全壳外的中上端设置空气导流板,下端不设置空气导流板;同时,在屏蔽罩底端侧面开设有空气辅助入口,在发生故障时用于辅助通过下降段后的空气折流进入空气上升段,从而实现在确保安全壳冷却能力的前提下,达到减少空气导流板用量的目的,缩短了项目建造周期,提高了安装运维便利性,降低了设备造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