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8953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619509.9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陕西特种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B29C44/34 , C08G18/42 , C08G18/48 , C08G18/58 , C08G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芯核燃料组件转运装备用泡沫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双芯核燃料组件转运装备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内开设有上壳体内腔和上排气孔,下壳体内开设有下壳体内腔和下排气孔;方法包括:步骤一、分别提供A液、B液和C液;步骤二、将A液、B液和C液混合,将混合料液通过上排气孔导入上壳体内腔,混合料液反应生成泡沫功能材料;步骤三、按照步骤二,向下壳体提供泡沫功能材料;步骤四、熟化。本发明可实现低导热系数非金属材料在焊装成整体的空腔金属壳体内部安装,填充后装备各部位密度均匀,满足转运装备技术要求,可实现该装备在经受最严重的事故后仍能保证核燃料组件零外露以及40年服役寿期内安全性的技术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077755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110330325.2
申请日:2011-10-2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9/1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重水堆钴-60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棒束抓取工具。该工具抓头的三个连杆由下向上分别依次穿过抓头底板、三根钢管A、定位架、三根钢管B、抓头顶板和长柄外筒连接板,用三个螺母分别固定在长柄外筒连接板上,三个钩爪分别通过三个销均匀固定在定位架的周围;操作把手的导向筒下端开有开口向下的C形槽,其下端与外筒的上端焊接,外筒的下端与长柄外筒连接板焊接;滑块位于导向筒内,手柄安装在滑块上,并穿过导向筒上的C形槽;长柄的内筒上端与滑块焊接,下端依次穿过长柄外筒连接板和抓头顶板中心的圆孔,与锁紧板通过螺栓连接,锁紧板位于定位架与抓头顶板之间,其外侧面与三个钩爪上端内侧的导向面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1730137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28662.X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迈科核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组分或多组分高粘度复合材料的无泡挤压填充系统及方法。无泡挤压填充系统包括混合缸体、密封盖和活塞组件;混合缸体用于放置复合材料;密封盖上设置搅拌装置和第一真空抽取管;活塞组件上设置挤出管道和第二真空抽取管,挤出管道与需要灌装的罐体底部的进料口相连接;密封盖和活塞组件均能与混合缸体配合。在真空状态下复合材料进行混合,避免在混合时产生气泡;混合完成的复合材料在真空的状态下,通过活塞组件的挤压进入到罐体内,避免在挤压过程中存在残留的气泡;同时,在灌装的过程中采用自下而上的灌装方式,能够使得复合材料均匀的进入到罐体中,提升了整体复合材料的灌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872288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211218.2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南通中集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IPC: B66C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燃料组件容器机械翻转装置及方法,包括:底座、下部连接座、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底座上表面的一端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立柱,立柱与下部连接座的侧面铰接;上支撑杆的一端与下部连接座的端部铰接,上支撑杆的另一端与下支撑杆的一端铰接,下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底座铰接,上支撑杆与下支撑杆的铰接点处设有限位件;所述下部连接座用于安装组件容器,通过抬升组件容器端部,下部连接座绕立柱进行翻转,通过上支撑杆与下支撑杆之间的限位件将翻转后的位置固定;装置外形紧凑,占用空间较小,通过牵引翻转装置上的吊耳,将燃料组件运输容器可靠地在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之间进行转换,并在装卸燃料组件时为运输容器提供稳定可靠的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82325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22227.0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陕西特种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IPC: F16J15/3232 , F16J15/328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核电厂闸门用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密封圈本体的第一侧边分别向上倾斜延伸和向下倾斜延伸形成上密封唇和下密封唇,上密封唇和下密封唇间形成C型开口,C型开口的开口角度为45°~90°;密封圈本体的第二侧边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密封突起和下密封突起,第一侧边位于密封圈本体的内侧或外侧,第二侧边位于与第一侧边的相对的一侧。本申请的核电厂闸门用密封圈的结构可使其在压缩时同时具有两道线密封,密封效果较传统的O型密封圈更佳。相对于传统的O型密封圈,在同样的密封要求下,本申请的密封圈需要的压缩量及压紧力更小。可实现大尺寸平面密封功能,且安装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2735622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23456.X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新燃料组件容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单根AP/CAP新燃料组件运输容器,包括:整体呈六角形的、可开合的外壳;具有支撑力的柔性壳体,覆设于外壳的内壁上;圆形的、可开合的内壳,其位于所述柔性壳体内;临界安全装置,其包括依次固定于所述内壳内壁上的慢化剂体、中子吸收材料层、组件支架框;位于下部内壳的组件支架框的内壁上还覆设有软木橡胶垫。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设置快开结构操作便捷;减震性能好;外壳整体六角形结构,合盖时施加垂直作用力,合盖简便有效;圆形内壳承压性能好;中子吸收材料和慢化剂使单内壳即可满足临界安全需求;“钢‑泡沫‑钢”的夹心结构设计能有效满足减震吸能隔热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077755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110330325.2
申请日:2011-10-2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9/1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重水堆钴-60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棒束抓取工具。该工具抓头的三个连杆由下向上分别依次穿过抓头底板、三根钢管A、定位架、三根钢管B、抓头顶板和长柄外筒连接板,用三个螺母分别固定在长柄外筒连接板上,三个钩爪分别通过三个销均匀固定在定位架的周围;操作把手的导向筒下端开有开口向下的C形槽,其下端与外筒的上端焊接,外筒的下端与长柄外筒连接板焊接;滑块位于导向筒内,手柄安装在滑块上,并穿过导向筒上的C形槽;长柄的内筒上端与滑块焊接,下端依次穿过长柄外筒连接板和抓头顶板中心的圆孔,与锁紧板通过螺栓连接,锁紧板位于定位架与抓头顶板之间,其外侧面与三个钩爪上端内侧的导向面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1144601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010275948.3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平中开式双组件燃料运输容器及其拆装方法,容器包括外壳、内壳和内外壳联接装置;所述外壳分为外壳上部和外壳下部,所述外壳上部和所述外壳下部之间形成中分面,所述外壳中分面用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内壳由内壳门板包围组成,所述内壳门板通过铰链连接,所述铰链端部设置快速装拆锁紧装置,所述内壳内侧布置有中子吸收板,所述内壳与燃料接触部位设置有若干橡胶压紧块;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通过所述内外壳联接装置连接。本运输容器具有在正常运输和操作过程中保护新燃料组件避免受到振动和冲击而造成损坏、防止污物污染、保持燃料组件次临界状态、可供燃料组件垂直装卸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405382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91695.0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南通中集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5D81/07 , B65D81/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运输容器减震器,包括弹性件、设置于弹性件外周的缓冲件以及设置于缓冲件外周的外壳;弹性件呈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筒状,弹性件上设有沿其自身轴线间隔的多组开孔组件,多组开孔组件均包括沿弹性件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开孔;任意相邻两组开孔组件中的开孔沿弹性件的周向交错设置。通过弹性件上交错设置的多组开孔组件,使弹性件能够在运输容器以垂直姿态跌落时发生弯曲和塑性变形,起到吸收动能的作用,从而保护运输容器不受损坏。弹性件的空心结构,减少了该区域所需的减振材料,从而降低了整体重量。多个开孔的设计便于清除其表面的放射性元素,有利于弹性件的重复利用或回收,从而提高结构经济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70533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45921.4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驱动机构协调装置及方法,协调装置包括底座,底座沿其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相对两侧分为第一安装区域和第二安装区域,第一安装区域和第二安装区域沿底座的宽度方向上并排设有至少一组动力机构,每一组动力机构包括沿底座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相对两侧的两个动力单元;动力单元包括动力件、滑动件以及配合件,相对侧的动力单元的动力件驱动滑动件沿底座相对滑动,进而驱动两个配合件彼此同步靠近或者分离。上述双驱动机构协调装置,底座上设有多组动力机构,且多组动力机构沿底座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均布,进而有利于同步驱动摇摆台,而且将动力机构与摇摆台的运动进行分离,不参与摇摆台的运动,进而有利于提高摇摆台的动态响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