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水堆二回路供汽系统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3026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76942.7

    申请日:2023-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二回路供汽系统,包括安全壳,蒸汽发生器,一回路,二回路,排污管路,供汽管路,第一监测模块,第二监测模块和隔离模块,蒸汽发生器设于安全壳内,一回路设于安全壳内并与蒸汽发生器相连,二回路设于安全壳外,且二回路穿过安全壳并与蒸汽发生器相连,排污管路设于安全壳外,且排污管路穿过安全壳并与蒸汽发生器相连,供汽管路与二回路相连,第一监测模块设于排污管路,第二监测模块设于二回路,隔离模块设于供汽管路,隔离模块用于在第一监测模块和第二监测模块的其中一者所监测的辐射超标时关闭供汽管路。本发明的压水堆二回路供汽系统能够快速、可靠的进行蒸汽发生器泄漏监测,且在泄漏发生后能够及时的隔离供汽系统。

    一种用于生产碳-14同位素的堆芯组件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667939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425657.8

    申请日:2020-05-1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生产碳-14同位素的堆芯组件及系统,该堆芯组件包括包壳结构的棒(2、4),所述棒(2、4)内设置包壳管(6),所述包壳管(6)包覆密封靶材(8)或靶材(17),所述包壳管(6)两端通过端塞(5、9)密封,在所述包壳管(6)与所述密封靶材(8)或靶材(17)之间设置所述压紧弹簧(7、15),用以压紧所述密封靶材(8)或靶材(17)。所述堆芯组件与压水堆核电站堆内构件、燃料组件以及相关操作工具接口相容,可用于大型压水堆核电站,具有装载大量靶材的能力,同时也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配装载量。

    苛刻环境气溶胶的在线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855924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158635.7

    申请日:2019-03-04

    Abstract: 一种苛刻环境气溶胶的在线检测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溶胶采样机构、至少一级降温稀释装置、在线测量装置、后置流量测量控制装置和废气收集装置,其中:气溶胶采样机构设置于待测气体的压力容器内抽取待测气体并输送至降温稀释装置,降温稀释装置将待测气体与温度较低、压力较低、不含颗粒的稀释气体在稀释腔中混合进行降温降压,在线测量装置通过稀释腔内部的取样探头抽取待测气体并在线检测,后置流量测量控制装置控制抽取流量并将测量完成的气体通过通气管道进入废气收集装置,进而完成测量。本发明维护成本低,可实现长期在线测量。

    一种核电厂堆芯损伤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08230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0898236.5

    申请日:2017-09-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3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厂堆芯损伤评价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事故期间,如果电厂状态的参数的监测系统处于有效健康的状态,则采用堆芯出口温度、安全壳内辐射水平、主回路热段温度、压力容器水位和源量程探测器响应对堆芯损伤进行评价的结果作为进行损伤评价的参考;或如果发生全厂断电或状态参数监测系统失效的情况,则采用厂外放射性水平进行监测,并结合源项反演技术对堆芯损伤进行评价的结果应作为进行损伤评价的参考。本发明提供的核电厂堆芯损伤评价方法,基于全面成熟的堆芯损伤评价手段,创造了一种先进的,无论在电厂处于何种状态下,提供全天候的有效的堆芯损伤评价方法。

    一种用于燃料元件的气体吸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503303U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20636934.5

    申请日:2013-10-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元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料元件的气体吸收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燃料元件气体吸收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筒状结构的燃料元件包覆材料,以及固定在燃料元件包覆材料中,能够吸收氢和氢的同位素的气体吸收结构,其中,气体吸收结构位于整个燃料元件燃料芯块区域的上部或下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燃料元件的气体吸收装置,可以降低燃料元件内氢和氢的同位素等气体的含量,降低燃料元件包壳氢化和破损的风险,减少氢的同位素的排放和污染,同时不会对燃料元件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