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26652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102684.9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同步注浆中浆液损失量的模拟试验装置,包括:环状的透明箱体;与透明箱体连接的水循环系统,用于模拟实际的承压水环境,包括流量计;置于透明箱体的内侧面的隔离体,开设有透水孔;置于隔离体内并与透明箱体连接的模拟管片,与隔离体之间形成有模拟通道;设于模拟通道内且可移动的透明封闭塞体,开设有贯通的注浆孔,通过透明封闭塞体的移动而在模拟通道内形成位于模拟管片外侧的注浆间隙,进而通过注浆孔向注浆间隙内注入模拟浆液,以模拟盾构施工中的同步注浆过程。本发明能够提供不同的承压水环境条件,模拟同步注浆的全过程,且可推算出浆液损失量与承压水压力直接的关系,提高了所获得的浆液损失量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667589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910102700.4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深地层盾构同步注浆全截面可视化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透明的试验箱体,内装有模型土;与试验箱体连接的水循环系统,用以模拟实际的承压水环境;与试验箱体连接的且透明的模拟管片;与试验箱体连接的且透明的隔离体,置于模拟管片和试验箱体之间,通过开设的透水孔而与模型土相连通,隔离体和模拟管片之间形成有模拟通道;设于模拟通道内且可移动的透明封闭塞体,开设有贯通的注浆孔,通过透明封闭塞体的移动而在模拟通道内形成注浆间隙,进而通过注浆孔注入模拟浆液,以模拟盾构施工中的同步注浆过程。本发明可直观地观测同步注浆浆液固化过程中浆液渗流速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在高水压环境中的扩散模式和填充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846010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10832485.X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浦海求实电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合环约束的配电网重构方法,建立考虑合环约束的配电网重构模型,使用贪婪随机自适应搜索算法求解所述考虑合环约束的配电网重构模型,从而获得配电网的重构方案。本发明通过在传统配电网重构模型中引入合解环的约束,使得求解的配电网重构方案能够完全通过合解环操作实现,并使用贪婪随机自适应搜索算法求得模型最优解,使得重构的配电网结构既可以实现降低网损的目标,又可以避免因重构操作造成的新用户停电,提升了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515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566942.6
申请日:2024-11-05
IPC: H02J3/00 , H02J3/06 , G06N3/006 , G06Q50/06 , H02J3/46 , G06N3/045 , G06N3/08 , G06F18/24 ,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灰狼算法的主动配电网策略重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阶段1:首先读取配电网电气数据、对开关状态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位置与约束条件进行确认,在满足配电网潮流约束、运行约束、和拓扑结构约束的前提下,构建多目标主动配电网静态重构的数学模型。阶段2:然后对GWO算法进行了改进,改进策略包括使用改进的Tent混沌映射进行种群初始化、改进收敛因子以及自适应t分布扰动变异位置更新策略,得到TGWO算法,本发明引入改进的Tent混沌映射进行种群初始化、衰减因子对α狼位置更新和自适应t分布的扰动变异策略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改进。改进后的灰狼算法在运行速度、求解精度与鲁棒性均有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924918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97550.9
申请日:2024-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融合ISSA聚类的台区电压多维特征画像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获取台区内各个用户的采样点电压及负荷数据;步骤S2,基于所述采样点电压及负荷数据,计算考虑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型维度的电压特征标签;步骤S3,利用基于ISSA的K‑means聚类算法,以所述电压特征标签为聚类对象,确定最优聚类簇中心组合,将电压特征标签分配到簇内,得到聚类结果,实现台区电压多维特征画像的构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聚类中心的最优确定,充分考虑台区多维度因素以及台区内用户间的差异性,有效避免落入局部最优解。
-
公开(公告)号:CN11885524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32256.0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灵砼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E04G21/12 , E04G21/18 , E04G21/04 , E04C5/06 , B33Y30/00 , B33Y10/00 , E04B1/92 , E04B1/98 , E04H9/02
Abstract: 一种3D打印混凝土的自动配筋方法及装置,包括:在分层3D打印混凝土构件过程中,通过机械臂与深度相机协同工作,以特定的配筋轨迹,逐层向混凝土构件单元的特定位置放置特制的井字工件、横向筋、纵向筋。其中,每个单元层内钢结构通过若干井字工件与相应数量的横向筋连接形成,上下相邻单元层通过使用相应数量的纵向筋与其对应的井字工件连接固定,钢筋与井字工件之间采用特殊结构实现紧固连接,以此进行混凝土构件的纵向叠加,达到现实建筑混凝土构件的高度与稳定性,可增强3D打印混凝土工件的抗震与抗压的能力,本发明具有提高3D打印混凝土强度,提高建筑施工效率与质量,节约人力成本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826652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1910102684.9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同步注浆中浆液损失量的模拟试验装置,包括:环状的透明箱体;与透明箱体连接的水循环系统,用于模拟实际的承压水环境,包括流量计;置于透明箱体的内侧面的隔离体,开设有透水孔;置于隔离体内并与透明箱体连接的模拟管片,与隔离体之间形成有模拟通道;设于模拟通道内且可移动的透明封闭塞体,开设有贯通的注浆孔,通过透明封闭塞体的移动而在模拟通道内形成位于模拟管片外侧的注浆间隙,进而通过注浆孔向注浆间隙内注入模拟浆液,以模拟盾构施工中的同步注浆过程。本发明能够提供不同的承压水环境条件,模拟同步注浆的全过程,且可推算出浆液损失量与承压水压力直接的关系,提高了所获得的浆液损失量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86564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44785.9
申请日:2022-0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电压优化运行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配电网实际参数,以电压偏差和网络损耗最优为目标,构建无功电压优化模型;2)以设定时间间隔,滚动通过数据中心控制,采用智能算法对所述无功电压优化模型进行优化求解,获得第一优化控制策略;3)在步骤2)执行过程中,实时监测是否存在关键节点电压越限,若是,则采用边缘节点控制,基于灵敏度矩阵计算结果,对所述第一优化控制策略进行调整,获得第二优化控制策略,直至完成电压恢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数据计算、传输及存储实时响应速度快、效率高且具有较高安全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79298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328859.X
申请日:2022-0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SA‑PSO融合的配电网无功电压优化运行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配电网实际参数,以电压偏差和网络损耗最优为目标,构建无功电压优化模型;2)以变压器分接头的档位以及各个电容器组、电抗器组、SVG装置的无功补偿容量构建控制变量,采用SSA‑PSO融合算法求解所述无功电压优化模型,所述控制变量作为SSA‑PSO融合算法中的粒子;3)基于步骤2)获得的求解结果控制配电网优化运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搜索精度高,能够使得在配电网络各关键节点电压能够满足要求的同时,又可尽量减少配电网络的电能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9781603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0102698.0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超深地层盾构同步注浆渗透扩散模拟核磁实验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试验装置,内部具有浆液仓和水土仓,水土仓半包覆于浆液仓,浆液仓和水土仓之间的界面为部分透水不透砂;浆液仓和水土仓的两端用端盖封堵;活塞,外周面完全贴合于浆液仓的内周壁;供水管路,分别连接于浆液仓和水土仓的进水口处的端盖;出水管路,连接于水土仓的出水口处的端盖;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具有供容置试验装置的检测空间。本发明通过核磁共振分析技术,可获取浆液渗透扩散过程中的图像数据、弛豫时间数据,结合检测的注浆压力和承压水压力数据,综合分析超深覆土高承压水下的深层盾构同步注浆过程中的浆液在地层中的渗透扩散模式,为实际施工提供指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