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腈纶织物起毛起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33731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110277379.7

    申请日:2011-09-1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腈纶织物起毛起球的整理方法,属纺织染整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将腈纶织物置于腈纶溶剂中处理20~60分钟,处理温度是50~90℃,用清水洗净,然后用有机硅柔软剂进行整理;也可以采用一浴整理法,将腈纶织物置于腈纶溶剂和有机硅柔软剂组成的处理浴中进行整理。用本发明处理后的腈纶织物,可使其抗起毛起球性能达到3~4级,并且手感滑爽。本发明可应用于常规腈纶织物,也可应用于各种改性腈纶织物和以腈纶为主的混纺织物。

    一种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73778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06671.4

    申请日:2013-01-0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木塑复合材料首先将纤维素类增强材料与无机纳米抗菌粒子共混后浸泡在硅烷溶液中进行预处理,然后加入聚烯烃、相容剂、抗氧化剂、润滑剂,共混后通过平行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制得。该木塑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纤维素类增强材料与无机纳米抗菌粒子共混物经硅烷处理后,可有效改善植物纤维和抗菌剂在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由于木塑复合材料添加了抗菌剂,大大地增强了木塑复合材料的长期抗吸水性能。本发明的木塑复合材料可应用于室内外装饰、家具和包装等领域,特别适用于户外装饰。

    纤维素类材料增强的复合材料用的相容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90397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186475.5

    申请日:2012-06-0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素类材料增强的复合材料用反应型界面相容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改性技术领域。该反应界面相容剂是由丙烯酸酯类单体、苯乙烯、引发剂、聚烯烃、界面剂等通过固相接枝法在聚烯烃上共接枝,其优点在于聚合物基体主链上功能单体接枝率高,能高效与纤维素类材料表面的羟基形成共价键,促进纤维素类材料在塑料基体中的分散性;同时大分子主链具有适当的分子量,既能与复合材料中塑料基体发生分子链缠结改善相容性,又具有良好的熔融流动性,在加工中能有效浸润复合材料,在界面处紧密啮合形成有效传递应力的界面层,并有效缓解材料形变时产生的细微裂纹,提高了此类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和耐水性,拓宽了它们在各领域应用。

    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02515618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31156.1

    申请日:2011-12-2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将不饱和聚氧乙烯醚、丙烯酸、丙烯酸酯类单体、交联单体、引发剂、链转移剂和水,在反应温度80~90℃,反应时间为4~7个小时,然后降温至35℃~40℃,调节溶液pH值至中性,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即为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本发明制备的减水剂采用两种水解模式,通过共聚丙烯酸类单体上的酯基和交联单体中的酯基水解,使减水剂在水泥体系中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其功能,达到控制坍落度损失的目的。该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可明显提高1小时后的净浆流动度,对2小时后的净浆流动度也具有很好的保持性,同时混凝土测试表明可以保持1小时后的坍落度基本无损失。

    季铵化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32772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277014.4

    申请日:2011-09-1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季铵化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的主要过程为:(1)氨基硅油的合成,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带双键的硅烷偶联剂、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六甲基二硅氧烷、氢氧化钾和去离子水放在反应容器中在100~110℃的温度范围下,制得氨基硅油;(2)加入卤代烷或环氧卤代烷,在50~90℃的温度下进行季铵化处理,得到季铵化改性氨基硅油;(3)在步骤(2)制得的季铵化改性氨基硅油中,加入乳化剂、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去离子水,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进行共聚反应,得到季铵化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本发明的产物可应用于纺织品整理,尤其是腈纶织物,具有较好的抗起毛起球性。

    一种共混改性细旦可染丙纶的染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04288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86507.1

    申请日:2012-06-0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混改性细旦可染丙纶的染色方法,属于合成织物染色技术领域。在以往技术中,细旦丙纶纤维结构紧,结晶度高,无与染料分子作用的基团,染色极差。后虽经加入的聚烯烃类和聚烯烃类衍生物,其极性仍低,与分散染料间的亲和力弱,染色效果不佳。现述的共混改性细旦可染丙纶,含聚合物核壳结构离子型纳米粒子粉体,却与聚丙烯树脂共混改性后纺制而成的细旦丙纶,因其纳米粒子壳层含有大量的磺酸基团和(或)羧基基团,有效地提高了聚丙烯纤维的可染性。本技术的共混改性细旦丙纶的染色方法,采用市售的阳离子染料、分散阳离子染料和分散染料混和物,对该细旦丙纶进行染色,可染至中深色,染色后色泽鲜艳,均匀性和色牢度优良。

    超声波辅助的染色分散装置及其染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91189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186508.6

    申请日:2012-06-0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波辅助的染色分散装置及其相关涤纶织物的染色方法,属于纺织染色技术领域。本技术的关键是改进了的超声波辅助装置,以及与该装置相关的染色方法。此超声波染色分散装置,连接在普通高温、高压染色机的循环管路中,其包括有一超声波发生器,安装在染色机的循环管路内,以解决分散染料的分散难、易团聚,及对涤纶纤维染色不佳等问题;本发明也涉及安装此种装置染色机中涤纶织物的染色方法,并提供与此相关染色工艺,即涤纶纤维依次进行染前处理、染色、染后处理等。与以往技术相比,该装置安装简单,在普通织物染色机中,对分散染料进行超声分散,提高了分散染料的上染率,染后织物颜色细腻,色泽鲜艳度、均匀性和色牢度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