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3720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660459.5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1H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弹性弯曲放大原理的法布里‑珀罗光纤振动传感器。它包括端面平整的单模光纤、弹性薄片、膜片和质量块。所述弹性薄片一端固定,而另一端与质量块和膜片的中心固定垂直连接,膜片的两端固定,构成弹性弯曲系统;所述单模光纤的一端平整端面靠近并对准弹性薄片抛光面的中心。本发明的振动传感器通过对弹性薄片中心挠度的测量,实现了对受压膜片+质量块结构中心挠度的机械转换并放大的效果,提高了传感的精度和灵敏度,而且具有较低的横向串扰,有望用于低串扰多维振动传感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82611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24613.3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单模回音壁模式的莱洛三角形微腔及其制备方法。本回音壁式微腔包括基板、两个矩形锥形光纤透镜、可调谐激光器和示波器。本发明采用无掩模紫外光刻技术制作,聚合物波导两端使用锥形光纤透镜进行空间光耦合,通过调节三维调节架实现最佳耦合距离。基于莱洛三角形结构的微盘腔支持光以回音壁模式在弧形边界传播,并在微小反射面经历全反射本。本发明通过控制微小反射面的长度,实现微盘腔中仅支持基模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590092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660464.6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悬臂梁结构的非本征法布里‑珀罗声学传感器。它包括悬臂梁和45度全反射结构。其基本原理是利用45全反射结构对传输光传播方向的改变在悬臂梁和光纤之间形成非本征法布里‑珀罗腔。悬臂梁置于自由声场中,施加一定频率和幅值的声压推动其产生同期性偏转变形,从而导致干涉腔长变化,通过对干涉光谱进行解调得到干涉腔长变化量,结合悬臂梁理论形变模型,实现对被测位置处声压信号的测量。本发明提出的悬臂梁结构具有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185550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110093930.2
申请日:2011-04-1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重单元风力发电并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系统包括风力机、双重电枢绕组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第一和第二不可控整流单元、第一和第二并网逆变单元、双重单元工作模式切换装置和电励磁控制单元的系统结构。所述风力机和双重电枢绕组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组成的发电机组的电枢绕组,连接至所述第一和第二不可控整流单元,所述第一和第二不可控整流单元的输出电压经所述双重单元工作模式切换装置,连接至所述第一和第二并网逆变单元,由所述第一和第二并网逆变单元将发电机组发出的能量馈至电网;所述电励磁控制单元直接连接至所述双重电枢绕组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的电励磁绕组,采用直流PWM方式控制电励磁电流。当风速在小范围波动时,通过调节混合励磁发电机的电励磁电流,当风速在较大范围波动时,通过改变运行模式,达到直流整流电压恒定的目的,有效地扩大了风能捕捉范围,实现最大功率跟踪。
-
公开(公告)号:CN102185550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93930.2
申请日:2011-04-1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重单元风力发电并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系统包括风力机、双重电枢绕组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第一和第二不可控整流单元、第一和第二并网逆变单元、双重单元工作模式切换装置和电励磁控制单元的系统结构。所述风力机和双重电枢绕组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组成的发电机组的电枢绕组,连接至所述第一和第二不可控整流单元,所述第一和第二不可控整流单元的输出电压经所述双重单元工作模式切换装置,连接至所述第一和第二并网逆变单元,由所述第一和第二并网逆变单元将发电机组发出的能量馈至电网;所述电励磁控制单元直接连接至所述双重电枢绕组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的电励磁绕组,采用直流PWM方式控制电励磁电流。当风速在小范围波动时,通过调节混合励磁发电机的电励磁电流,当风速在较大范围波动时,通过改变运行模式,达到直流整流电压恒定的目的,有效地扩大了风能捕捉范围,实现最大功率跟踪。
-
公开(公告)号:CN102127413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110001666.5
申请日:2011-01-0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稠油注蒸汽开采的复合催化乳化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结合了稠油催化降粘和乳化降粘两种技术,适用于稠油或超稠油的地下注蒸汽开采,其由催化剂乙酰丙酮镍和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复合而成,其重量百分含量为:乙酰丙酮镍0.1-0.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1-0.3%、其余为水。本发明是复合降粘剂,不仅降粘效果好,而且通过复合,适应的范围更加广泛,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也有较好的效果。经实验,本发明的复合降粘剂在200℃时与稠油反应18h,可将稠油粘度从218284mPa.s降到3095mPa.s,降粘率达到98.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086389A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1010615826.0
申请日:2010-12-3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09K8/5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三次采油的耐温抗盐复合泡沫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提高油田原油采收率的化学驱油领域。该驱油剂是以0.5-1%的α-烯烃磺酸盐为主要表面活性剂,与其它助剂复配而成,其质量百分比分别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1-0.5%;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0.2-0.8%;有机溶剂2-10%;稳定剂5-12%;其余加盐水至100%。该驱油剂所涉及的化合物均为工业化生产的精细化学品,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制备简单;具有耐温、抗盐及超低界面张力等性能;泡沫的持久性强,在85℃下,半衰期可以达到120分钟以上;与其它表面活性剂配伍性良好,原油综合采收率可以提高10%-15%。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