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33529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89449.2
申请日:2013-05-2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卡槽的三维调谐质量阻尼器,它包括外部套筒、外部底板、上部卡板、上部可调质量块、下部可调质量块、上部卡槽外环、上部卡槽内环、下部卡槽外圈、下部卡槽内圈、水平弹簧、竖向弹簧、水平阻尼器和竖向阻尼器,通过调节质量块个数来调节阻尼器质量,从而实现阻尼器的频率调节,由于三向的限位装置使得各方向的频率不受影响,从而实现三维减震/振的目的。该发明的带卡槽的三维调谐质量阻尼器可控制风振作用对结构的影响,减小地震对结构的作用。本该装置可以用于桥梁工程、海洋平台及大跨悬挑结构等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77428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248562.8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向高度自适应的多层构造隔震抗拉装置,包括两端的法兰板,上端的法兰板与上部滑轨顶端焊接;下端的法兰板与下部滑轨底端焊接,上部滑轨与下部滑轨之间设有中部滑轨,上部滑轨与中部滑轨互相垂直设置,中部滑轨与下部滑轨互相垂直设置,滑轨滑轨之间通过滑轨连接件连接,滑轨的中间均设有曲面槽,滑轨连接件卡入曲面槽中。以此连接方式,可以实现将位移正交分解为三个方向的分位移。本发明能够在地震作用下通过自适应调节其竖向高度,以适应隔震层高度的变化。与传统导轨机构相比,本发明的曲面导轨设计在竖向抗拉时,曲面滑轨使隔震层产生微小的竖向位移,从而保护隔震层中的各个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11827502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010499095.1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耗能减震工程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程结构体系的楼面梁上,设有阻尼器(2);所述的阻尼器通过柔性连接器(1)柔性连接在相对所述楼面梁产生相对水平位移且跨层的在上楼面梁或在下楼面梁上;或是:在所述工程结构体系的基础上,设有阻尼器;所述的阻尼器通过柔性连接器柔性连接在相对所述基础产生相对水平位移且跨层的在上楼面梁上。本发明在楼面梁上固定连接件(3),柔性连接近端与连接件连接,远端与阻尼器连接,阻尼器自由选择。通过阻尼器跨层连接大位移的楼层,使阻尼器在层间位移较小情况下,放大其阻尼力,提高耗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958019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436534.5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位连接耗能减震结构体系,属于高层、超高层结构抗震、减震技术领域。解决了高层建筑结构受地震和风振的影响,阻尼器所能够布置的位置受限,所在阻尼器布置位置相对变形较小使得减震耗能性能不能充分发挥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为:一种高位连接耗能减震结构体系,包括外部主框架、内部强核心部件、上部悬挂副框架、刚性连接件、耗能组件和承载结构,外部主框架与内部强核心部件下段通过水平滑动组件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将结构的变形集中于较高的某一层,进一步增大耗能系统的位移,减少阻尼元件用量,进一步降低减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827503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02494.6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一种建筑物三维隔震(振)体系,包括:水平隔震橡胶支座;弹性支座,含竖向隔震橡胶支座;竖向隔震机构,含:上抗摇摆支墩,其由水平板及其底面竖立连接的若干矩形柱和/或矩形墙构成;下抗摇摆支墩,由水平板及其顶面竖立连接的若干矩形柱和/或矩形墙构成;上、下抗摇摆支墩的矩形柱或矩形墙相向布置相互插于对方矩形柱或矩形墙之间且矩形柱或矩形墙的顶端与对应的水平板面之间留有空间,各矩形柱或矩形墙的侧面以竖向隔震橡胶支座相互连接;竖向隔震机构的顶面或底面通过水平隔震橡胶支座与建筑物和地基连接。本发明可有效保障结构的三维隔震性能,使竖向水平振动结构具有较好的抗摇摆和支座协同工作性能以及应对大竖向变形的隔震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350675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510637270.8
申请日:2015-10-0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E04B1/98 , E01D19/04 , F16F15/0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竖向隔震装置,包括上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上部固定支座、下部固定支座、上部滑动支座、下部滑动支座、第一刚性杆、第二刚性杆、弹簧、摩擦板;上部固定支座固定在上部连接板上,上部滑动支座与摩擦板连接,共同内嵌于上部连接板的滑槽内,下部固定支座固定在下部连接板上,下部滑动支座与摩擦板连接,共同内嵌于下部连接板的滑槽内,第一刚性杆两端分别铰接在上部固定支座与下部滑动支座内,第二刚性杆两端分别铰接在下部固定支座与上部滑动支座内,第一刚性杆与第二刚性杆中间连接部分为铰接;弹簧一端固定且另一端与下部滑动支座连接。本装置构造简单,造价低廉,用于竖向地震作用较大地区的桥梁工程及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4727457B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510129370.X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E04B1/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大倍率可变的阻尼器位移速度放大装置,包括放大倍率可变的杠杆、支点轴、连接板和阻尼器外板、中间板;所述连接板与上层楼面梁固定连接,所述外板与下层楼面梁固定连接;所述杠杆上端与连接板铰接,下端与中间板铰接,在所述杠杆的中上部开有一槽,所述支点轴穿过阻尼器外板以及杠杆上的槽,且固定在阻尼器外板上,不能发生相对移动;在上层楼面梁平动时,所述杠杆能够绕支点轴上下移动,实现改变放大倍率的目的。结构的层间位移通过放大倍率可变的杠杆放大后作用于阻尼器的中间板,使阻尼器的相对位移和相对速度增大,提升其耗能能力,并确保阻尼器充分提供阻尼力的同时其相对位移不超过允许极限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06284748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39214.2
申请日:2016-08-0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附加位移放大装置的自承重耗能阻尼墙,包括上部连接梁、摩擦滑移层、位移放大支点轴、位移放大杠杆、钢筋混凝土承重墙、阻尼元件、连杆、下部连接梁;上部连接梁与钢筋混凝土承重墙之间设有摩擦滑移层,钢筋混凝土承重墙与下部连接梁固定连接;位移放大支点轴穿过位移放大杠杆,且两端与钢筋混凝土承重墙固结,位移放大支点轴两侧的杠杆长度不同,位移放大杠杆上端与上部连接梁铰接,下端与一个连杆的上端铰接,另一个连杆下端与下部连接梁铰接,两个连杆的中间固定有阻尼元件,阻尼元件和两个连杆共同组成阻尼单元,钢筋混凝土承重墙中心处开有一个或若干个并联孔洞,位移放大杠杆和阻尼单元设置于孔洞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088345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386608.1
申请日:2016-06-0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E04B1/36 , E04B1/98 , E04H9/02 , E01D19/04 , E01D1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36 , E01D19/041 , E01D2101/30 , E01D2101/34 , E04H9/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平整冷粘预制橡胶隔震支座,包括上、下连接板,上、下封板,内钢板,粘结层,橡胶层,铅芯,拉锁,弹簧,锁扣;上连接板与上封板通过螺栓连接;上封板与橡胶层通过粘结层连接;内钢板与橡胶层通过粘结层连接;铅芯成型后压入由内钢板和橡胶层构成的支座;下封板与橡胶层通过粘结层连接;下封板与下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拉锁穿过上、下连接板的通孔,拉锁两端通过弹簧和锁扣固定。本发明首先通过采用新型冷粘技术来粘结橡胶层和钢板;其次采用了拉锁和弹簧用于提供橡胶支座恢复力,同时也具有限位作用;最后所用钢板为U型钢板,减小了粘结层的水平剪切作用,同时也防止因粘结层破坏而致隔震支座失稳。
-
公开(公告)号:CN105484380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941647.9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E04B1/9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式自动回弹水平剪切锁定装置,包括上法兰、剪切销、下法兰、橡胶套、螺钉、垫板、上套筒、加强筋、下套筒、上连接板、下连接板;所述上法兰、上套筒和加强筋相互焊接组合在一起,并通过上连接板与上部结构固定,所述下法兰、下套筒和加强筋相互焊接组合在一起,并通过下连接板与基础固定;所述上套筒的底端和下套筒的顶端中心预留有圆孔,所述剪切销的两端分别插入上套筒和下套筒的圆孔内;通过硫化工艺使所述下套筒和橡胶套粘结,所述螺钉通过垫板插入所述橡胶套和下套筒,并固定于剪切销中,所述橡胶套在螺钉拧紧后产生一个预拉力,从而实现剪切销被剪断后下半部分向下方回弹,不影响橡胶支座正常滞回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