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pH值调节方法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540282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890535.3

    申请日:2019-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pH值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利用水泵的压力将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混合形成碳酸溶液;步骤S2,将形成的碳酸溶液投加至原水以调节原水的pH值,本发明通过将二氧化碳气体与水在高压下混合形成碳酸溶液,并将形成的碳酸溶液投加至原水以调节原水的pH值,可提高二氧化碳利用率,降低其溢失率,将其调节pH值的能力发挥至最大。

    一种制备纳滤/正渗透两栖性能CTA膜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376667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744433.1

    申请日:2017-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纳滤/正渗透两栖性能CTA膜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三醋酸纤维素、油相单体混合物溶解在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中,制成铸膜液前驱体溶液;步骤二,将铸膜液前驱体溶液静置脱泡后,冷却至室温得到铸膜液;步骤三,将铸膜液刮在干净、无划痕的板上,并将该板浸入到利用原位界面聚合反应形成的凝胶浴中凝胶,凝胶过程中发生原位界面聚合反应,制成初生膜;步骤四,将制得的初生膜转移到去离子水浴中,浸泡若干时间,充分去除溶剂后,将制得的膜自然晾干,制得正面均匀开孔、背面致密、聚酰胺活性分离层贯穿整个膜主体的高性能纳滤/正渗透两栖性能CTA膜。

    一种铜盐与氯胺联用控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76473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31099.9

    申请日:2012-12-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饮用水处理技术领域,针对湖泊、水库等地表水源富营养化污染,提出了一种铜盐与氯胺联用控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含活性氯的水溶液与铵盐的水溶液混合,pH值为8~10,其中,次氯酸根与铵根离子的摩尔比例为0.1-1.0;充分搅拌20~40分钟后,活性氯和铵盐反应完全,产生氯胺的水溶液;将铜盐的水溶液和氯胺的水溶液同时与含铜绿微囊藻的水混合,处理时间为1~20天,其中,铜离子与氯胺的摩尔数的比为0.04~0.5;氯胺与藻细胞的比例为0.5~20毫克的氯胺:108~5×109个藻细胞。本发明破坏藻细胞壁的完整性,有利于铜离子作用于细胞质,进一步灭活藻细胞。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