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8765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67540.2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办公楼饮用水的水龄控制方法,包括:S1、预测供水水箱的用水量对供水水箱进行停补水;S2、利用饮用水终端前的三通节点的水龄计算饮用水终端的用水节点水龄;S3、当某一时刻饮用水终端前的三通节点的水龄大于饮用水终端的水龄阈值,则开启回水电磁阀排放供水管道的水,同时提示饮用水终端进行排水一段时间;当某一时刻饮用水终端前的三通节点的水龄小于饮用水终端的水龄阈值,则比较上一时刻饮用水终端的用水节点水龄与饮用水终端的水龄阈值;当上一时刻饮用水终端的用水节点水龄大于饮用水终端的水龄阈值,则提示饮用水终端进行排水一段时间。本发明饮用水终端水体精准化排放,保证办公楼内饮用水的实时新鲜。
-
公开(公告)号:CN11727320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80106.X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8/243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预测自来水厂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出水高锰酸盐指数的方法,包括:建立数据采集和调取模块,对影响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性能表现的关键水质指标变量和工艺运行参数变量进行数据采集和调取;建立数据预处理模块,对采集和调取的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出水高锰酸盐指数浓度的预测模块,预测模块以预处理完成后的数据作为输入,对工艺出水中的高锰酸盐指数浓度进行预测,并输出预测值;建立预测结果的输出模块,输出模块输出预测结果。本申请所述方法适用于为水厂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段提供出水高锰酸盐指数超标预警的功能,能够智能缩短出水有机物浓度超标的预警时间,提升水厂应急处理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046826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383017.6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供水管网及二次供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管网二次供水管道模拟系统,包括所述总供水管(13)分出四路支管,分别连接水池(11)、水箱(10)、无负压设备(2)以及管网并供水;所述水池(11)、水箱(10)、无负压设备(2)的出口端均通过管道将水泵(1)、软接头(9)、电动球阀(3)、手动球阀(4)连接于总进水管(15);所述连接管网的支路上设有电动球阀(3)和手动球阀(4);所述水池(11)的出口端通过管道将水泵(1)、软接头(9)、电动球阀(3)、手动球阀(4)连接至所述水箱(10)的进口端;所述管网设置两个回水管道(14),分别与水池(11)和水箱(10)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2179584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07472.1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水管道检漏设备的验证平台,包括:主管段(2),一端连接市政给水,另一端连接环状管网(3);环状管网(3),连接主管段(2)获得市政供水;支管段(4),连接至环状管网(3);实验管段组(5),由若干不同管材、管径、漏点形状、埋深的管道组成,通过水平或有坡度的管道连接到支管段(4)上;排水管(21),连接到环状管网(3)上,在主管段(2)、排水管(21)、支管段(4)以及实验管段组(5)的每个管段,安装电磁水表(8)和电动蝶阀(7)或电动调流蝶阀(6),以分别计量水量和控制进水,电磁水表(8)和电动蝶阀(7)或电动调流蝶阀(6)之间均通过双法兰限位伸缩接头(19)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792688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67546.X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品质饮用水的给水系统,其包括生活水箱,以及布置在不同楼层的第一用水点;生活水箱接出后分为两路,一路连接高品质饮用水管路,另一路连接非高品质饮用水管路;高品质饮用水管路将布置在不同楼层的第一用水点串联或者并联;当高品质饮用水管路将布置在不同楼层的第一用水点串联时,位于最高楼层的第一用水点或者位于最低楼层的第一用水点连接回水管路;当高品质饮用水管路将布置在不同楼层的第一用水点并联时,每一楼层的第一用水点分别连接回水管路;每一楼层的第一用水点至少包括直饮水龙头,直饮水龙头通过三通接头连接高品质饮用水管路,通过计算所述三通接头处的水龄,更新给水系统的水龄。本发明提高水质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763172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43562.1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5D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供水水箱的余氯控制方法及装置,针对二次供水余氯浓度的控制问题,监测水箱余氯浓度水平变化,通过水箱水龄和温度控制,同步进行余氯浓度调控;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二次供水系统中余氯的稳定性,在满足饮用水卫生安全的条件下,提高饮用水口感和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4378063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618583.0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IPC: B08B9/027 , B08B9/032 , G01N21/84 , G01N21/9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供水及排水管道清洗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型管道清洗系统及方法,包括设有进水管、排水管的待清洗管道、加注系统、中央控制系统,以及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分别控制的流态冰发生及输送系统、气体脉冲发生及控制系统、输水系统和数据监测系统;所述待清洗管道连通加注系统,所述加注系统分别连接流态冰发生及输送系统、气体脉冲发生及控制系统和输水系统;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输水系统连通,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数据监测系统连接,所述待清洗管道设有位于所述进水管后方的第一阀门,以及位于所述排水管后方的第二阀门,所述系统还包括可移动的管道检测装置用以对管道内部进行检测,本发明可以针对不同管道情况实现多种清洗方式的自由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3756394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185493.7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市政供水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减压阀的供水管网压力管理系统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水池(1),所述水池(1)通过两条管道连通总进水管(7),所述总进水管(7)连通管网(13);所述两条管道均依次设有手动阀门(3)、水池增压泵(2)、止回阀(5)、电动阀门(6),所述水池增压泵(2)前后各设一个软接头(4);所述总进水管(7)设有减压阀(8)和第一电磁流量计(91);所述管网引出一条回水管道(12)连接至所述水池(1),所述回水管道(12)上设有电动阀门(6)和第二电磁流量计(92),对基于减压阀的压力管理系统的压力调节精确性、敏感性、稳定性进行测试,对系统漏损的控制效果进行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215831684U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22355095.7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IPC: F17D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供水领域,公开了一种球墨铸铁管生物膜采样装置,包括盲板(1)、螺栓(2)、不锈钢管(3)、不锈钢板(4)、不锈钢连接管(5)、球墨试片(6);所述盲板(1)覆盖于球墨铸铁管的圆形口处;所述螺栓(2)连接所述盲板与球墨铸铁管;所述不锈钢管(3)焊接于所述盲板(1);所述不锈钢板(4)固定连接于所述不锈钢管(3);所述不锈钢连接管(5)连接所述不锈钢板(4)与所述球墨试片(6);可以方便、快捷地对管道生物膜进行采样,有利于监测城市供水管道生物膜的生长情况,确定管道清洁程度,同时有利于生物膜方向的研究,保障城市用水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16284162U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22449339.8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供水领域,公开了一种压力管理对供水管网的漏损控制效果研究实验装置,包括:水池(1),所述水池(1)通过两条管道连通总进水管(7),所述总进水管(7)连通管网(13);所述两条管道均依次设有手动阀门(3)、水池增压泵(2)、止回阀(5)、电动阀门(6),所述水池增压泵(2)前后各设一个软接头(4);所述总进水管(7)设有减压阀(8)和第一电磁流量计(91);所述管网引出一条回水管道(12)连接至所述水池(1),所述回水管道(12)上设有电动阀门(6)和第二电磁流量计(92),可以实现定量研究不同压力、不同用水量下,管网漏损量的变化情况,评估压力管理的漏损控制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