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22899A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810040261.0
申请日:2008-07-07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贝壳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脱硫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为:首先选择CaCO3质量含量高于70%的贝壳,然后干燥粉碎,采用石英砂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媒体物料,加入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底部,运行循环流化床锅炉时,先用外部热源将媒体物料加热,同时调节送风量使得媒体物料处于流化状态,燃料仓中的燃料通过给料装置送入循环流化床锅炉中,贝壳颗粒从贝壳颗粒仓送至循环流化床锅炉中混合燃烧,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室出口设置分离器,通过分离器将烟气中的颗粒分离出来,再次送入流化床燃烧室循环燃烧,本发明的优点是成本极低,脱硫效率比石灰石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681899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597775.6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23K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站锅炉可调节煤粉均分器,磨煤机出口管道包括互相连接的出口管和煤粉外管,所述煤粉均分器包括淡相内管,淡相内管同轴设于煤粉外管内部,淡相内管内形成淡相内圆环,淡相内管与煤粉圆筒之间形成浓相外圆环;将淡相内圆环和浓相外圆环截面均等分成一次风管所需的数量,每等分的淡相内圆环截面上分别设置用于调节淡相内圆环截面遮挡面积的淡相调节装置,每等分的浓相外圆环截面上分别设置用于调节浓相外圆环截面遮挡面积的浓相调节装置;旋流叶片设于所述出口管内;旋转叶片设于所述出口管的出口处,旋转叶片与旋转控制电机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电站锅炉可调节煤粉均分器的使用方法。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可调节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389740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55904.1
申请日:2017-08-03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电华创电力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IPC: G01N2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0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受热面烟气侧磨损量及腐蚀量的在线监测系统,包括镀膜式传感器,镀膜式传感器由平面载体基座、引线、与受热面材质相同的材料制作的薄膜电阻组成,所述薄膜电阻均匀设于平面载体基座上,平面载体基座固定于受热面上,薄膜电阻通过导线连接电阻测量系统。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把镀膜式传感器和高温受热面结合起来,采用高精度数据采集器测量模式传感器的电阻变化,根据电阻厚度与电阻值的关系反推得到电阻厚度的变化,从而得出受热面烟气侧磨损量及腐蚀量的变化;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测量方便、准确,有利于受热面的安全稳定运行,降低机组因受热面磨损和腐蚀引起的非停。
-
公开(公告)号:CN105485709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610004874.3
申请日:2016-01-05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IPC: F23K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式煤粉分配器,包括同轴设于磨煤机出口煤粉圆筒内部的浓相内管,浓相内管与磨煤机出口煤粉圆筒筒壁之间形成淡相外圆环;浓相内管截面和淡相外圆环截面都同轴均分为与所述一次风管数目相同的份数,每均分截面分别与一根所述一次风管相连,且每均分截面上分别设有浓相调节阀和淡相调节阀。磨煤机出口煤粉圆筒前端设有变径管,变径管前端设有百叶窗环。磨煤机出口煤粉通过百叶窗环进行浓缩,在惯性作用下,进行内浓外淡的浓淡分离,将浓煤粉浓缩在中心,淡煤粉分布在四周,再对浓淡相都均分,对应的每一份浓淡煤粉混合进入一次风管,分配均匀;并对每一份浓淡相设置调节阀,方便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4627684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510041706.7
申请日:2015-01-27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IPC: B65G53/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线防电站锅炉一次风管堵管的方法,首先对各台磨煤机一次风风速及煤粉浓度进行调平,然后对磨煤机进行制粉系统试验,建立煤粉粒度数据库,再建立数学模型,根据实时采集的运行中的参数和煤粉粒度数据库,计算理论状态下的输送煤粉的最低流化速度,并根据实际运行工况对理论值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的最低流化风速与在线测量的一次风速进行比较,给出一次风速的指导意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避免过高一次风速带来的煤粉着火推迟、一次风机电流过大、空预器漏风增大等弊端,实现了满足一次风管不堵管的情况下的节能降耗。
-
公开(公告)号:CN106441962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782247.2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9/005 , G01M99/008 , G01R3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站锅炉风机性能实时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风机入口风道上安装风机入口压力测量装置、热电偶、风机入口靠背管,在风机出口风道上安装风机出口压力测量装置,计算机通过压力变送器组采集风机入口压力测量装置、风机入口靠背管及风机出口压力测量装置收集到的数据,计算机通过数据采集仪采集热电偶收集的数据;第二步、获取运行参数。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克服以往测量方法中难以达到实时测量掌握风机性能的弊端,将实时采集的风机试验数据与相关DCS运行参数相结合,计算得到风机当前实际运行的效率与工况点,并可以显示在风机性能曲线中,供电厂运行人员参考与判断风机的安全性及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30437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542683.3
申请日:2014-10-15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IPC: G01N25/2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防止高碱煤结焦沾污研究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原煤制成煤粉的制粉系统及燃烧炉,燃烧炉至少具有垂直炉膛及水平烟道。本发明针对某些十分特别的煤种,且存在严重结焦、沾污问题,而现有锅炉对燃烧该煤种运行经验较为匮乏的特点,公开了一种防以准东煤为代表的高碱煤的焦沾污结的实验装置,以通过该实验装置,达到掌握某些特殊煤种的燃烧机理、着火机理、结焦及沾污特性、传热特性的目的,为大型电站锅炉的设计与运用提供优化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5299626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734102.0
申请日:2015-11-02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缓燃用高碱煤锅炉结渣和沾污的燃烧系统,干式电除尘器出口通过再循环烟气管路连接循环风机,循环风机后的管道与一次风管路均与再循环管道连接,灰仓连接输灰机,带循环灰的烟气、空气混合气管路一端连接再循环管道和输灰机,另一端连接锅炉。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减缓燃用高碱煤锅炉结渣和沾污的方法,将低温循环烟气、部分一次风空气和飞灰的混合气流分层从锅炉四角旁炉墙送入炉膛,并在炉壁附近形成附壁流的保护气膜,实现烟气和飞灰再循环。本发明有利于调整煤粉的燃烧状况,并使锅炉对煤种的适应性更强,从而使得炉膛换热面的沾污结焦得以抑制,并带来换热能力的相应改变,减少了排烟损失,有效的提高了锅炉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38974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710655904.1
申请日:2017-08-03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电华创电力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IPC: G01N2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受热面烟气侧磨损量及腐蚀量的在线监测系统,包括镀膜式传感器,镀膜式传感器由平面载体基座、引线、与受热面材质相同的材料制作的薄膜电阻组成,所述薄膜电阻均匀设于平面载体基座上,平面载体基座固定于受热面上,薄膜电阻通过导线连接电阻测量系统。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把镀膜式传感器和高温受热面结合起来,采用高精度数据采集器测量模式传感器的电阻变化,根据电阻厚度与电阻值的关系反推得到电阻厚度的变化,从而得出受热面烟气侧磨损量及腐蚀量的变化;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测量方便、准确,有利于受热面的安全稳定运行,降低机组因受热面磨损和腐蚀引起的非停。
-
公开(公告)号:CN105299626B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510734102.0
申请日:2015-11-02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缓燃用高碱煤锅炉结渣和沾污的燃烧系统,干式电除尘器出口通过再循环烟气管路连接循环风机,循环风机后的管道与一次风管路均与再循环管道连接,灰仓连接输灰机,带循环灰的烟气、空气混合气管路一端连接再循环管道和输灰机,另一端连接锅炉。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减缓燃用高碱煤锅炉结渣和沾污的方法,将低温循环烟气、部分一次风空气和飞灰的混合气流分层从锅炉四角旁炉墙送入炉膛,并在炉壁附近形成附壁流的保护气膜,实现烟气和飞灰再循环。本发明有利于调整煤粉的燃烧状况,并使锅炉对煤种的适应性更强,从而使得炉膛换热面的沾污结焦得以抑制,并带来换热能力的相应改变,减少了排烟损失,有效的提高了锅炉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