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泵混合工质和应用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897607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151782.1

    申请日:2019-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混合工质,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热泵混合工质包括30~55%的卤代烯烃和45~70%的二氧化碳,所述卤代烯烃的标准沸点在-21℃以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热泵混合工质的应用,所述热泵混合工质应用在供热温度为55℃以上的中高温热泵。本发明提供的热泵混合工质不仅不破坏大气臭氧层,而且产生的温室效应很小,同时很适用于寒冷地区的采暖,具有比R134a更优异的热工参数和热力性能。

    一种热泵用的桥式双向自复叠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072202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10750742.X

    申请日:2017-08-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泵用的桥式双向自复叠系统,属于加热技术领域。在该桥式双向自复叠系统中,构建出均为自复叠流程回路且用于制热循环的正向回路与用于除霜循环的反向回路,并通过具有桥式连接结构的流向切换装置有选择地切换从压缩机输出工质的流向以允许工质朝正向回路循环流动而形成制热循环或朝反向回路循环流动而形成除霜循环。在室内温度偏低时,通过切换装置将其切换至正向回路而基于自复叠流程回路实现75℃以上的大温差制热,当室外换热器出现结霜而影响热泵系统的运行效率时,通过切换装置将其切换至反向回路进行除霜,以确保热泵系统的运行效率,可广泛应用于不同热源的制热领域中。

    一种双向自复叠热泵系统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061403A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10751437.2

    申请日:2017-08-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自复叠热泵系统,属于加热技术领域。该双向自复叠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精馏柱、第一回热器、第二回热器、副节流装置、主节流装置、室外换热器、第一四通阀与第二四通阀;通过对双四通阀端口连通状态的组合,将压缩机、室内换热器、精馏柱、第一回热器、第二回热器、副节流装置、主节流装置及室外换热器组合出均为自复叠流程的制热回路与除霜回路,以在室外换热器出现结霜而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时进行除霜,且可实现75℃以上的大温差制热,可广泛应用于制热技术领域。

    一种热泵混合工质和应用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897607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910151782.1

    申请日:2019-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混合工质,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热泵混合工质包括30~55%的卤代烯烃和45~70%的二氧化碳,所述卤代烯烃的标准沸点在‑21℃以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热泵混合工质的应用,所述热泵混合工质应用在供热温度为55℃以上的中高温热泵。本发明提供的热泵混合工质不仅不破坏大气臭氧层,而且产生的温室效应很小,同时很适用于寒冷地区的采暖,具有比R134a更优异的热工参数和热力性能。

    高低温试验箱送风系统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38648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44577.7

    申请日:2019-04-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低温试验箱送风系统,包括高低温试验箱、风机(5)、蒸发器及加热器(8),高低温试验箱包括前门板(1)、试验箱体(2)、出风口(3)、挡板(4)、进风口(6)、后板(7),前门板(1)依次连接试验箱体(2)、后板(7),风机(5)、蒸发器及加热器(8)设置在挡板(4)和后板(7)限定的容纳空间内,试验箱体(2)顶部靠近前门板(1)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3),后板(7)上设置有进风口(6);挡板(4)上设置有上风口、下风口。本发明通过控制风机转向,在降温过程中优先冷却蒸发器,保护制冷系统;通过调节风机的转速,使得高温到常温这一段的降温过程可控。

    变参数吸液芯超薄热管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403085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510929690.3

    申请日:2015-1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参数吸液芯超薄热管,吸液芯(2)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区域采用小孔径高孔隙率结构(201);吸液芯(2)宽度方向上的中间区域采用大孔径低孔隙率结构(202)。本发明中吸液芯(2)两侧区域的小孔径高孔隙率结构能够在热管工作时扩大吸液芯中气液交界面区域,增大参与蒸发与冷凝过程的工质流量,提高了此区域的毛细驱动力,同时中间区域的大孔径低孔隙率吸液芯增大了吸液芯中储存的工质液体量,降低了工质流动至吸液芯两侧的阻力,使得工质液体更容易补给至两侧区域,提高了气液工质的循环速度,实现了超薄热管的高效运行。

    一种镁合金蚀刻板的蚀刻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7699895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752599.8

    申请日:2017-0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镁合金蚀刻板的蚀刻工艺,包括晒版、开版、酸洗、蚀刻、烘干等几个步骤,所述蚀刻制作凸版或凹版时,所述蚀刻的工艺参数包括:转速、蚀刻液温度、蚀刻时间、补酸。针对专用的蚀刻机,按一定比例配制蚀刻液,并通过实时控温,及时补酸实现镁合金蚀刻版高效、高质量的蚀刻,镁合金蚀刻板按本工艺制版后,坡度合适、边缘锋利,烫金后的承印物表面清晰、光滑。

    自适应散热面面积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346735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510698467.2

    申请日:2015-1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散热面面积调节装置,包括:记忆合金板、隔热约束板、结构框架、隔热组件、太阳光吸收涂层;记忆合金板包括相连接的记忆合金板非卷曲部分、记忆合金板卷曲部分;记忆合金板非卷曲部分的内侧面通过隔热约束板连接至结构框架;记忆合金板卷曲部分的自由端面和内侧面覆盖设置有隔热组件;记忆合金板非卷曲部分、记忆合金板卷曲部分的外侧面均覆盖设置有太阳光吸收涂层;记忆合金板卷曲部分的内侧面覆盖设置有隔热组件。本发明能够自动根据光照强度情况进行展开与卷曲,配合高发射率的辐射器,具有自动无源调节、当量发射率高的特点,同时本发明没有运动部件,没有电器元件,还具备可靠性好的优势。

    一种腐蚀机自旋转夹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502893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1710666898.X

    申请日:2017-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腐蚀机自旋转夹盘装置,该夹盘装置用来安装蚀刻板的一面的边缘安装有若干帆状结构,用以接收蚀刻液的冲击力,带动夹盘旋转;所述帆状结构为中空结构,由左边的1/4球状外壳和右边的弧形部一体成型而成,所述弧形部由1/2圆管状外壳沿着对径向呈一定角度的方向切开所得。本发明在夹盘装置的边缘安装若干类似于船帆的帆状结构,利用蚀刻液对于帆状结构的定向冲击带动夹盘的旋转。由于帆状结构沿着夹盘的边缘呈周期性排布,所以夹盘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均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