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21803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0263936.3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DNA框架结构的多聚纳米团簇的合成方法,所述的多聚纳米团簇包括DNA四面体和纳米银团簇,所述纳米银团簇聚集DNA四面体的顶点,合成所述DNA四面体的四条链的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NO.:2、SEQ ID NO.:3或SEQ ID NO.:4所示;所述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DNA四面体合成所需的四条链在缓冲液中,通过退火反应以经碱基互补配对合成DNA四面体;2)将反应后的DNA四面体反应液使用HPLC纯化,以获得高纯度DNA四面体;3)纯化后的DNA四面体与硝酸银混合静置后,加入硼氢化钠反应至结束。
-
公开(公告)号:CN107904161B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1711350711.1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IPC: C12M1/34 , C12M1/00 , C12Q1/6806 , C12Q1/6844 , C12Q1/14 , C12R1/46
-
公开(公告)号:CN114410836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111554876.7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IPC: C12Q1/70 , C12Q1/6844 , C12Q1/6806 , C12N15/11 , C12M1/24 , C12M1/12 , C12R1/93
Abstract: 提高了检测灵敏度,便于实现POCT检测,可广泛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样本处理、核酸提取及 应用于医院门急诊及基层医疗机构。多重恒温扩增一体化的检测人细小病毒B19的试剂盒和方法。该试剂盒包括含有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3~10的引物的恒温扩增检测试剂、用于核酸分离/纯化的试剂、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该恒温扩增检测试剂和用于核酸分离/纯化的试剂采用特殊的冻干工艺转换为冻干粉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含有微型分离管的PCR反应管快速获得了待测样本DNA,采用多重恒温探针法准确地检测了人细小病毒B19。本发明提供的(56)对比文件王亚楠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研究进展.解放军医学杂志.2021,第46卷第504-511页.
-
公开(公告)号:CN11463255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1556657.2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包括:底层芯片、顶层芯片以及连接组件;所述底层芯片包括:设于所述底层芯片正中处的中心孔、若干第一逶迤通道、若干第一反应微室、若干第一连接通道以及若干第二连接通道;所述顶层芯片包括:若干第三连接通道、若干第二逶迤通道以及若干第二反应微室;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如上所述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以及如上所述微流控芯片在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或/和流感病毒核酸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微流控芯片实现了SARS‑CoV‑2、甲流病毒(Flu A)H1N1、Flu A H3N2和流感病毒(Flu B)的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检测,为疫情防控提供全新的技术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4410836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554876.7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IPC: C12Q1/70 , C12Q1/6844 , C12Q1/6806 , C12N15/11 , C12M1/24 , C12M1/12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样本处理、核酸提取及多重恒温扩增一体化的检测人细小病毒B19的试剂盒和方法。该试剂盒包括含有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3~10的引物的恒温扩增检测试剂、用于核酸分离/纯化的试剂、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该恒温扩增检测试剂和用于核酸分离/纯化的试剂采用特殊的冻干工艺转换为冻干粉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含有微型分离管的PCR反应管快速获得了待测样本DNA,采用多重恒温探针法准确地检测了人细小病毒B19。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和方法克服现有恒温扩增方法的一个或多个不足之处,尤其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样本进,结果出”;降低了储存和运输成本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检测灵敏度,便于实现POCT检测,可广泛应用于医院门急诊及基层医疗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08753646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810602283.5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IPC: C12N1/20 , C12Q1/6869 , C12Q1/14 , A61K35/741 , A61P31/04 , C12R1/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株对革兰阳性耐药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人葡萄球菌及其筛选方法,该人葡萄球菌分离于健康人皮肤定植的人葡萄球菌菌株,命名为S34‑1,对临床常见的革兰阳性耐药病原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但对革兰阴性耐药菌无抑菌作用。该人葡萄球菌株S34‑1基因组大小为2195430bp,包含2个质粒,大小分别为29577bp和29535bp,其已于2018年04月0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552。本发明还涉及该人葡萄球菌S34‑1在制备抗革兰阳性耐药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从人体共生/定植菌群中筛选到对临床常见耐药病原菌有广谱抗菌活性的菌株,为挖掘对人体低毒无害、结构全新、不易产生耐药、针对性更强的新型抗菌分子打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121803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0263936.3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DNA框架结构的多聚纳米团簇的合成方法,所述的多聚纳米团簇包括DNA四面体和纳米银团簇,所述纳米银团簇聚集DNA四面体的顶点,合成所述DNA四面体的四条链的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NO.:2、SEQ ID NO.:3或SEQ ID NO.:4所示;所述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DNA四面体合成所需的四条链在缓冲液中,通过退火反应以经碱基互补配对合成DNA四面体;2)将反应后的DNA四面体反应液使用HPLC纯化,以获得高纯度DNA四面体;3)纯化后的DNA四面体与硝酸银混合静置后,加入硼氢化钠反应至结束。
-
公开(公告)号:CN10882312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810603967.7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IPC: C12N1/20 , A61K35/741 , A61P31/04 , C12R1/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株对革兰阳性耐药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表皮葡萄球菌及其筛选方法,该表皮葡萄球菌分离于健康人鼻腔定植的表皮葡萄球菌菌株,命名为N173‑2,对临床常见的革兰阳性耐药病原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但对革兰阴性耐药菌无抑菌作用。该表皮葡萄球菌株N173‑2基因组大小为2459364bp,包含2个质粒,大小分别为65046bp和55156bp,其已于2018年04月0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550。本发明还涉及该表皮葡萄球菌N173‑2在制备抗革兰阳性耐药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从人体共生/定植菌群中筛选到对临床常见耐药病原菌有广谱抗菌活性的菌株,为挖掘对人体低毒无害、结构全新、不易产生耐药、针对性更强的新型抗菌分子打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520517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610879938.4
申请日:2016-10-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IPC: C12M1/00 , C12M1/38 , C12M1/34 , C12Q1/68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微流控芯片LAMP可视化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包括箱盖及箱体,箱盖与箱体通过位于侧面的锁片连接,箱体内设置微流控芯片、温控装置和可视化检测系统;温控装置包括温度控制器及加热金属块,微流控芯片放置于加热金属块上,微流控芯片和加热金属块周围设置透明挡板,透明挡板上设置可拆卸的盖板,可视化检测系统设置于所述盖板上,可视化检测系统包括微型摄像机和微型紫外荧光灯;上述可视化检测仪的检测方法包括微流控芯片的制作,引物及反应液的注入,恒温反应及检测结果的读取;本发明还涉及可视化检测仪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了LAMP反应的即时检测,有效节约了用户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823124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603967.7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IPC: C12N1/20 , A61K35/741 , A61P31/04 , C12R1/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株对革兰阳性耐药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表皮葡萄球菌及其筛选方法,该表皮葡萄球菌分离于健康人鼻腔定植的表皮葡萄球菌菌株,命名为N173-2,对临床常见的革兰阳性耐药病原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但对革兰阴性耐药菌无抑菌作用。该表皮葡萄球菌株N173-2基因组大小为2459364bp,包含2个质粒,大小分别为65046bp和55156bp,其已于2018年04月0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550。本发明还涉及该表皮葡萄球菌N173-2在制备抗革兰阳性耐药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从人体共生/定植菌群中筛选到对临床常见耐药病原菌有广谱抗菌活性的菌株,为挖掘对人体低毒无害、结构全新、不易产生耐药、针对性更强的新型抗菌分子打下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