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3420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423778.3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Q30/02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容载比动态调整的储能站与变电站联合规划方法,涉及电网规划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历史数据预测规划年限负荷增长,确定地区的负荷特性;根据规划地区的负荷特性判断是否进行储能站和变电站的联合规划;根据储能对容载比计算系数的影响,修正所述计算系数中的分散系数K1、主变压器运行率K3、发展储备系数K4,得到容载比的动态调整;根据规划年的储能渗透率,确定容载比指标的取值;以规划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满足负荷需求、储能运行为约束条件,建立储能站和变电站的联合规划模型。本发明从根本上降低了变电容量规划时的需求,提高了变压器的平均负载率,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8699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04001.8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30/08 , G06Q30/0201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基于双向拍卖的点对点云储能资源配置方法,通过依次构建需求方竞标曲线集以及以社会总福利最大为目标的云储能平台出清模型后,确定不同倍率参数下的云储能服务出清价格,通过匹配供需双方并得到需求方云储能服务指令分解策略与供应方云储能服务指令聚合策略。本发明基于双向拍卖的云储能资源配置平台构建机制以完成储能需求方与储能供应方的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1729452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399991.0
申请日:2023-10-26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虚拟电厂的基于密值的公私钥交叉签名方法,包括:由多个边缘计算服务器组成的区块链网络和密钥生成中心,每个边缘计算服务器存储区块链的副本参与区块链的共识过程和账本过程,并向其附近的用户和边缘设备提供公钥查询服务;密钥生成中心生成系统参数信息并将其上传到区块链并为客户端和边缘设备生成部分私钥;当用户通过客户端向密钥生成中心(KGC)发送请求,为自己生成部分私钥,并将其公钥和用户标识上传到区块链网络。客户必须是合法存在的实体。本发明在公钥生成过程中加入了双线性对操作,并在系统参数生成过程加入密值,用户间拟定合同后分别使用不同的加密方式进行数字签名,以解决合同文件在网络流转过程中可能被篡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8182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24048.1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分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克东 , 严嘉豪 , 嵇文路 , 邓星 , 杨胜春 , 艾芊 , 潘小辉 , 刘建涛 , 陈旻昱 , 李亚平 , 耿建 , 吕建虎 , 高冠中 , 成梁成 , 王灿冰 , 陈风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分类的资源聚合及虚拟聚合体运行特性获取方法,涉及能源调控技术领域。本发明考虑电价或激励手段下可控资源的执行需求响应的特性,划分各类可控资源,将属于各类资源的负荷或机组聚合,形成各类虚拟聚合体;基于虚拟聚合体的定义,面向需求响应业务,实现地区内可控资源的虚拟分类,并从母线功率中获得各类虚拟聚合体的运行外特性曲线。本发明充分考虑可控资源分类聚合过程中隐私保护问题,适应目前日益增长的不同分区需求的多样化调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43240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25192.5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8 , G06Q50/26 , G06F111/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微能源网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微能源网,基于微能源网构建微能源网协调优化模型:在考虑传统多能网络设备的同时对地源热泵和压缩空气储能进行建模,并将地源热泵模型和压缩空气储能模型融入协调控制策略的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中,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包括地源热泵和压缩空气储的微能源网协调优化模型;传统多能网络设备的基础上,对地源热泵和压缩空气储能进行建模分析,细化设计了运行特性方程并将其融入微能源网的协调控制策略中;以分布式优化的方式减少通信交互量和交互频次,通过设计触发条件在满足运行要求的情况下减少优化策略的生成次数。
-
公开(公告)号:CN11303420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0423778.3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Q30/02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容载比动态调整的储能站与变电站联合规划方法,涉及电网规划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历史数据预测规划年限负荷增长,确定地区的负荷特性;根据规划地区的负荷特性判断是否进行储能站和变电站的联合规划;根据储能对容载比计算系数的影响,修正所述计算系数中的分散系数K1、主变压器运行率K3、发展储备系数K4,得到容载比的动态调整;根据规划年的储能渗透率,确定容载比指标的取值;以规划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满足负荷需求、储能运行为约束条件,建立储能站和变电站的联合规划模型。本发明从根本上降低了变电容量规划时的需求,提高了变压器的平均负载率,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