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7921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311222034.0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A61M3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药式微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储药式微针包括贴片、设置在贴片上的储药腔、设置在储药腔底面上的间隔层以及设置在间隔层上的多个微针,储药腔空间与所有的微针对应。制备方面,该微针的制备流程包括PDMS模板预制、浸胶、固化、储药腔制备以及贴片设置五道工序。本发明提供的微针、储药腔一体式的结构,药物储存量可以根据制备的储药腔的大小进行调整,可最大实现2mL的储药量,实现了药物储存量的灵活调整,既可以满足长期的药物局部释放,也可以满足药物的足量输送,不需要多次将微针刺入皮肤,对皮肤损伤极小。
-
公开(公告)号:CN11883101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767850.8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载小分子透明质酸及胶原蛋白的分层微针水光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选择小分子透明质酸和胶原蛋白作为功效组分,通过分层制备,将功效组分分层释放。具体的,使用小分子透明质酸作为微针的针尖部分,使皮肤细胞实现快速的补水,采用胶原蛋白作为微针的基底组成成分,达到后续锁水保湿的功效,并且由于微针在皮肤上留下的微小孔道,也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进一步吸收,实现更好的补水保湿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80698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26424.7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多通道分支化网络支架制备方法及其在淋巴水肿引流及淋巴系统再生重建中的应用。本发明多通道分支化网络支架制备方法如下:A、PHMs支架构建,3D打印多层焦糖基模板后,配置质量体积浓度为4%的PCL‑HFIP溶液或PCL‑明胶‑HFIP溶液,浸入、相分离、去除焦糖基模版、冷冻干燥后制备PHMs支架;B、促淋巴管新生因子负载,配置促淋巴管新生因子溶液,将PHMs支架浸泡其中,4℃避光孵育24h,孵育结束后对负载效果进行检测。验证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采用适用于作为淋巴组织工程再生修复支架材料,为淋巴水肿引流及淋巴系统再生重建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871704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70432.4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A61B5/00 , A61B5/107 , G06T7/68 , G06T7/00 , G06T7/73 , G06T17/00 , G06T19/20 , G06T7/33 , G06T7/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体组织中心镜像对称性评估系统及方法,包括:存储器;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站立姿态下目标组织表面的点云数据;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三维重建模块,用于将点云数据转化为三维模型,得到目标组织的三维模型;定位分区模块,用于基于定量评估模型将目标组织对应的点云数据划分为多个健侧区域和多个患侧区域识别并定位健侧区域和患侧区域中的目标区域;定量评估模块,用于将健侧目标区域和对应的患侧目标区域的三维数据转换为另一转化量并计算出所述转换量并进行对比,得到评估后目标组织不对称的差异结果,对比差体形成定量化分析,提高三维模型评估的准确性,减少人工造成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859389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67853.1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A61M3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面积微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大面积微针的贴片尺寸为40‑86×40‑86mm,阵列数量为40‑133×40‑66。制备方面,该微针的制备流程包括PDMS模板预制、浸胶、固化工序,优选制成多层形式,并在每一层装载不同的分子或者药物。此微针可应用于植发、大面积创面、大面积瘢痕治疗等,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单个微针无法直接覆盖,需要多个微针拼接使用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6135213A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111355470.6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皮下脂肪移植技术领域,具体是调节性T细胞(Treg)在提高皮下脂肪移植存活率和存活质量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了皮下脂肪移植的存活率和存活质量与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有显著关系,混合特定比例调节性T细胞的皮下脂肪组织成活率明显提高,可以作为一种创新的脂肪移植技术改良现有临床解决方案,具有很强的临床转化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44447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21230.4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A61B17/04
Abstract: 送线机构可更换式皮肤减张缝合装置及其送线机构涉及医疗设备机械技术领域。送线机构可更换式皮肤减张缝合装置,包括动力驱动部,还包括两个送线机构,两个送线机构输送的倒刺可吸收缝合线的穿刺方向相反;两个送线机构相互铰接,两个送线机构包括一固定座以及可旋转的安装在固定座内的旋转座,两个送线机构之间的铰接处安装有扭簧;两个送线机构还包括至少三个周向排布的送线针,旋转座上滑动连接有送线针,且旋转座与送线针之间安装有第一复位弹簧;还包括用于推动送线针前进将倒刺可吸收缝合线送入皮肤的送线针触动杆,送线针触动杆与送线机构可拆卸铰接,针线针触动杆与固定座之间通过直线拉簧相连。加快了缝合速度,提高减张缝合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904813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0749939.3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压抑疤贴片,其包括贴膜、支撑体、封口机构和冷却层腔;支撑体为可供气体贯穿的且受压可轻微变形的多孔结构;支撑体中设有抽气腔,支撑体的多孔结构与抽气腔之间可互通气体;贴膜贴附在支撑体上面,贴膜的大小以可将支撑体完全覆盖且周缘可贴住皮肤为准;封口机构封盖于抽气腔上方并穿过贴膜,封口机构为单向阀、弹性塞或弹性封盖;冷却层腔贴附在支撑体底面,冷却层腔内部设有受压可破裂的水囊,冷却层腔填充有遇水可溶解吸热的颗粒物,颗粒物包围水囊。本发明的负压抑疤贴片通过抽真空形成负压可对瘢痕进行施压治疗,不仅舒适性和稳定性有所提高,而且可达到降温冷敷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648243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1133619.6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A61K8/84 , A61K8/02 , A61K8/36 , A61K8/60 , A61K8/64 , A61K8/65 , A61P17/10 , A61Q19/00 , A61Q19/02 , C08G83/00 , B82Y5/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祛痘抑瘢面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面膜组分包括明胶、Cu‑BTC/ASON纳米材料、维A酸。本发明制备的纳米纤维素面膜,是一种干燥的固体薄膜,方便运输及储存,无需添加防腐剂等辅剂,使用前仅需用纯净水或化妆水浸润即可。该面膜透气性好,易于透皮递药,祛痘抑瘢效果明显。本产品制备方法简单,能实现大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618159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32763.2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敷料领域。内置发光元件的光学敷贴,包括一敷贴本体,敷贴本体包括一用于对伤口进行光治疗的光导部,光导部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多孔透光柔性材料层、发光层以及反光层,反光层的反光方向朝下;发光层上排布有发光元件,发光元件是光纤或者电致发光元件;发光元件的发出的光线的波长为400nm‑1500nm;还包括一用于贴附固定在皮肤上的贴附固定部,贴附固定部位于光导部的外围。本专利通过敷料上集成有发光层,便于将光的传导至皮肤上,避免了频繁更换敷料的繁琐性。通过反光层,增加了光波的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