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51929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610381573.2
申请日:2016-06-01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微电网的经济性分析系统,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库模块、输入模块、成本效益模块、经济性分析模块和输出模块;输入模块从数据库模块获取数据库相关数据信息,同时获取外部输入数据;成本效益模块首先从输入模块获取数据库相关数据信息以及外部输入数据,然后计算出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成本效益,最后将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成本效益发送至经济性分析模块;经济性分析模块根据不同利益者的成本效益分别对微电网的经济性进行分析,并将经济性结果发送至输出模块;输出模块包括经济性分析结果输出单元,用于输出微电网经济性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分析结果精度高、整合性强、紧密结合工程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0954668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457045.6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西南分部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大规模系统的两阶段机组组合运行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两阶段控制过程:第一阶段,基于预先设定的发电机组开机优先顺序,同时考虑旋转备用约束和最小启停时间约束控制机组状态;第二阶段,以第一阶段获得的机组状态作为粒子群算法的输入,考虑机组爬坡率的功率平衡,获得粒子群算法的最优输出,根据所述最优输出控制机组组合运行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了大规模系统机组组合计算效率与计算精度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830485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631074.3
申请日:2018-06-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评价方法,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含有用户侧能源转换设备,所述可靠性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考虑电-热综合能源系统整体安全准则,构建能源转换设备出力模型;2)对不同用户供能质量需求进行分类,建立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负荷点可靠性指标和系统级可靠性指标;3)基于所述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能源转换设备出力模型,利用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法进行可靠性评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为包含用户侧能源转换设备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可靠性评价提供解决方案,具有考虑全面、评价结果准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226651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510690105.9
申请日:2015-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风险的含大规模风电输电网规划系统,包括: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风速数据、负荷数据和电力设备数据;输入模块,用于从数据库模块和系统外部获取所需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根据输入的数据计算规划方案的经济风险指标、技术风险指标和投资成本,并获取输电网安全约束条件;规划模块,用于构建输电网规划模型,根据分析模块获取的经济风险指标、技术风险指标、投资成本和输电网安全约束条件,求解输电网规划模型,获得考虑经济风险和技术风险的输电网规划结果;输出模块,用于输出输电网规划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在控制投资成本的同时降低风电场出力不确定性带来风险,具有效率高、考虑因素全面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506895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617942.8
申请日:2017-0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新能源发电的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综合评价系统,包括:指标体系数据库,存储有层级式指标体系;指标选择约简模块,用于从所述层级式指标体系中选择用于最终综合评价的指标;指标隶属度测算模块,用于利用隶属函数将所述指标选择约简模块选择的指标的数值拟合到0-1区间;指标赋权模块,用于计算所述指标选择约简模块选择的指标的综合权重;综合评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标隶属度测算模块和指标赋权模块的结果计算获得最终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评分,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综合评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指标体系多方面考虑到了新能源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具有评价结果准确性高、评价全面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228471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681638.5
申请日:2016-08-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扬州市供电公司
Inventor: 韩丰 , 李敬如 , 吴志力 , 杨卫红 , 王旭阳 , 肖远兵 , 柳璐 , 张鹏飞 , 吴争 , 马倩 , 黄河 , 程浩忠 , 侯佳 , 胡滨 , 王云飞 , 刘艳茹 , 姜世公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6 , G06Q10/063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指标评估方法及评估装置,它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输配电网经济指标库和性能指标库;2)输入电量、电价、负债率限值和性能指标值的基础数据,并计算电量销售效益、降损效益、可靠性效益和节能降耗效益;3)计算电网综合效益,并基于效益分配系数计算不同地区配电网效益;4)根据不同地区的配电网效益和资产负债率,得到留存利润、折旧额、融资金额和流动资产;5)配电网投资能力Y包括留存利润、融资额、折旧额和留存流动资产,计算得到不同地区不同电压等级的第i年的投资能力Yi。本发明能对配电网指标进行准确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6096799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49723.6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网性能指标评估的最小建设投资需求测算系统。目前尚未有方法研究满足电网性能目标时电网企业所需投入的最小资金。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输入模块从数据库模块获取不同电压等级电网性能指标各年历史值、不同电压等级电网各年建设累计投资额以及不同电压等级电网性能指标目标值,分析评估模块根据输入模块输入的数据,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计算电网性能各年历史综合评分和目标电网性能综合评分,基于电网性能各年历史综合评分和各年建设的累计投资额拟合得到电网性能与电网投资之间的关系;输出模块输出不同电压等级电网最小建设投资需求。本发明为研判不同电压等级电网投资规模合理性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243516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64840.X
申请日:2015-11-11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主动配电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最大消纳能力计算系统,包括:输入模块,用于获取配网参数、光伏发电系统参数、光伏时序特性参数、负荷时序特性参数、一年各典型日天数以及自适应混沌粒子群算法参数;初始化模块,利用混沌算法初始化种群,种群中的每个粒子代表一种分布式光伏接入方案;潮流计算模块,进行考虑主动管理的潮流计算,并获得各粒子在时段t下的适应值大小;粒子群操作模块,采用自适应混沌粒子群算法进行循环计算,获得总适应值最优的粒子;输出模块,输出最优分布式光伏接入方案,及该分布式光伏接入方案下的年最大消纳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计算效率高、整合性强、紧密结合实际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208811B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110129557.1
申请日:2011-05-18
Applicant: 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阿尔斯通电网英国有限公司
IPC: H02J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21
Abstract: 一种电力系统配电技术领域的含微网的配电网络的接线结构,该接线结构的输入端与常规电网电源相连,由若干条以辐射状方式或树状方式连接的支路组成,该支路由一组或多组依次串联的电力传输线、变压器及微网组成。本发明综合考虑变电站、线路等设备的利用率及供电可靠性,能够使含微网的配电网具有较优的经济性、可靠性及适应性,可应用到实际含微网的配电网的建设和改造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915516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465780.8
申请日:2012-11-16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经济性和可靠性的配电网最优接线模式自动选择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模块、分析模块、综合评价模块、输出模块和数据库模块,所述的输入模块分别连接分析模块、综合评价模块和数据库模块,所述的分析模块、综合评价模块和输出模块依次连接;分析模块根据输入模块输入的数据分析计算出各可行接线模式下的经济性数据、可靠性数据、电压质量约束影响因子和短路电流约束影响因子,并发送至综合评价模块,综合评价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获得接线模式的综合评价结果和定性分析结果,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自动选择最优接线模式,输出模块输出最优接线模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效率高、整合性强、紧密结合工程实际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