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5554348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0255572.9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08 , A61K1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玄参饮片的加工炮制方法,所述的加工炮制方法是将经酒蒸制或蒲草蒸制后的玄参切片依次经热风干燥处理和微波干燥处理,制得玄参饮片。本发明所述的加工炮制方法,可使所获得的玄参饮片中的桃叶珊瑚苷、6‑O‑甲基梓醇、哈巴俄苷、安格洛苷C、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等有效成分的含量同时得到显著提高,不仅可有效保证玄参饮片的临床疗效,而且可使玄参的苦寒之性得到减缓,对推广玄参饮片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982885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087003.8
申请日:2015-02-25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骨脂黄酮甲醚及其类似物的用途,所述用途是指以补骨脂黄酮甲醚或/和其类似物作为活性成分用于制备PPARα/γ双重激动剂。本发明的研究结果显示:补骨脂黄酮甲醚及其类似物可显著提高PPARα/γ转录活性,具有PPARα/γ双重激动活性,可作为PPARα/γ双重激动剂的活性成分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代谢综合症的组合物,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085446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200264.1
申请日:2014-05-13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07D307/42 , A61K31/341 , A61P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07/42
Abstract: 新的半日花型二萜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化合物,含有该化合物的提取、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化合物是以唇形科糙苏属植物块根糙苏为原料,经溶剂提取、萃取、柱层析分离和纯化制得。本发明在分离得到一种新的半日花烷型二萜的基础上,证实了该化合物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为开发治疗口服降糖的药物提供了先导化合物,对开发天然产物和植物药的新用途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479611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210193531.8
申请日:2012-06-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216 , A61P17/00 , A61K8/37 , A61Q19/02 , A23B7/1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和食品技术领域,提供了式(1)所示的从毛裂蜂斗菜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蜂斗菜酚在制备酪氨酸酶抑制剂中的应用,其显示出显著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抑制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生成的作用,用于防止果蔬褐变、防治原发性和继发性皮肤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以及用于皮肤美白。
-
公开(公告)号:CN103933058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66181.5
申请日:2014-04-24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A61K31/7048 , A61P2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木犀草素-7-二葡萄糖醛酸苷在制备治疗视网膜退行性病变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视网膜光损伤的小鼠模型,模拟多种视网膜退行性病变发生过程中的共同病理环节-光感受器细胞死亡,对木犀草素-7-二葡萄糖醛酸苷抗光感受器细胞死亡、防治视网膜退行性病变发生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能维持视网膜外核层形态、防治视网膜外核层损伤、防治视网膜外核层厚度降低,有效抑制光感受器细胞死亡,显著改善视网膜退行性病变,因此可用于制备治疗视网膜退行性病变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464615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537594.1
申请日:2010-11-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07D217/24 , C07D405/04 , C07D405/12 , C07F7/18 , C07D471/04 , C07D491/147 , A61K31/472 , A61K31/4725 , A61K31/695 , A61K31/55 , A61P35/00 , A61P3/10 , A61P3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式1所示的芳基异喹啉类衍生物及其可药用盐,其中,各取代基的定义如说明书中所述;本发明还提供了式1所示的芳基异喹啉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良性肿瘤及癌症或糖尿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5554348B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0255572.9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08 , A61K131/00
-
公开(公告)号:CN11021545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810170514.X
申请日:2018-03-0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4375 , A61K31/353 , A61P3/10 , A61P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降糖降脂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组合物是由桂皮低聚原花青素提取物与黄连素按质量比1:(0.1~100)组合而成。实验表明,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在降糖降脂方面的作用,比单一桂皮低聚原花青素提取物和单一黄连素均显著增强,两组分之间产生了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可作为活性成分用于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糖尿病、高血糖及高血脂中的至少一种疾病的药物或保健品,具有明显药用前景;另外,本发明所述组合物中的桂皮低聚原花青素提取物与黄连素均具有来源广泛、安全低毒、成本低廉等优点,非常适合规模化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085449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410200249.7
申请日:2014-05-13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07D307/54 , C07D307/42 , C07D307/36 , C07H15/26 , C07H13/08 , C07H1/08 , A61P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半日花烷型二萜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衍生物是具有通式I、II或II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或其与药学上可接受的酸或碱所形成的加成盐;其中,R1为氢、羟基或C1~C3的烷氧基或酰氧基;R2为C1~C3的饱和或不饱和烃基、C1~C3的含氧烷基或C1~C3的酸及其酯或盐。所述衍生物是以唇形科糙苏属植物块根糙苏为原料,经溶剂提取、柱层析分离和纯化制得。本发明在分离得到半日花烷型二萜类衍生物的基础上,证实了这类化合物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为开发治疗口服降糖的药物提供了先导化合物,对开发天然产物和植物药的新用途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