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385C
公开(公告)日:1993-10-13
申请号:CN91109675.2
申请日:1991-10-15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B21B1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轧材的接合方法,在使粗轧后的先行轧材的后端部和后行轧材的前端部接合、连接进行精轧的连轧线中,形成使该先行轧材后端部和该后行轧材的前端部互相嵌合的大致呈矩形的凹凸,将这些凸凸部在与轧线同一平面内互相嵌合后,通过精轧使它们接合的轧材的接合方法:以及将上述前、后端部的其中一方或两者的任意处的平行嵌合部的侧面在板厚方向形成斜面状,进行精轧的轧材的接合方法以及将上述先、后行轧材的切断部在同一平面内互补嵌合后,仅在该嵌合部侧缘的一部分接合的轧材的接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283378C
公开(公告)日:2006-11-08
申请号:CN03145269.8
申请日:1994-12-15
Inventor: 矶山茂 , 平林毅 , 二阶堂英幸 , 天笠敏明 , 田村望 , 山崎孝博 , 长田雅史 , 山田博右 , 武智敏贞 , 高岛典生 , 新田纯三 , 天沼修二 , 林宽治 , 黑田彰夫 , 三登良纪 , 宫本邦雄 , 森本和夫 , 若元郁夫 , 鹤崎一也 , 坂本秀夫 , 桥本学夫 , 中野裕行 , 江口俊信 , 前田史裕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15/0085 , B21B1/26 , B23K13/015 , B23K13/02 , B23K2101/18
Abstract: 一种金属板带的连接装置,它配备至少具有一对磁极的感应器,这一对磁极把金属板带夹在中间,并且在金属板带的厚度方向上与金属板带之间留有间隙,该装置具有布置在磁极的间隔中、并且与金属板带宽度方向的端部外侧隔开间隔或者接触的导电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320064A
公开(公告)日:2001-10-31
申请号:CN00801675.5
申请日:2000-08-08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彼此相对的工作轧辊(14,15)具有由外壳(11)的上和下工作轧辊轴承座(12,13)可旋转地支承的轴,用来给上工作轧辊(14)施加预定压力的旋下装置(20)设置在外壳(11)上部中,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推压工作轧辊轴承座(12,13)的螺旋机构(23,31)设置在外壳(11)的输入侧或输出侧上,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推压工作轧辊轴承座(12,13)的液压缸机构(24,32)设置在另一侧,收缩部分(46)设置在液压缸机构(24,32)的供液和排液管(45)内。
-
公开(公告)号:CN1066657C
公开(公告)日:2001-06-06
申请号:CN96191107.7
申请日:1996-07-23
IPC: B23C3/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15/0085 , B23C3/13 , Y10S29/094 , Y10S29/102 , Y10T29/5182 , Y10T409/303808 , Y10T409/30392 , Y10T409/304088 , Y10T409/3042 , Y10T409/304256 , Y10T409/402625 , Y10T409/4056 , Y10T409/50164 , Y10T409/501968
Abstract: 热轧钢材的表面切削方法,在热轧钢材的行进过程中,通过从其上下方向夹住热轧钢材的铣刀的旋转,切削该热轧钢材的表面两面,借助于调整切削深度控制包括由热轧钢材的钢种、切削时的温度及切削深度的切削条件所确定的切削阻力,使由该切削阻力产生在热轧钢材上的张力低于接合部的断裂强度,从而可防止热轧钢材断裂地进行切削。
-
公开(公告)号:CN1256177A
公开(公告)日:2000-06-14
申请号:CN99118093.3
申请日:1999-08-25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B21B1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13/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横轧机,其简化了传统系统,增大箱体刚性,提高了交叉操作精度和经济效益。通过同步操作传出端的液压缸,固定一对上工作辊轴承块和上支承辊轴承块,以便在传出端方向移动压力元件到定位位置,并通过由传入端的液压缸在传出端方向移动传入端的压力元件,将轴承块加压在传出端的压力元件上。一对下工作辊轴承块和下支承辊轴承块在传入端定位,并沿相反方向通过操作液压缸而固定,因此达到成对地进行交叉。
-
公开(公告)号:CN1229700A
公开(公告)日:1999-09-29
申请号:CN99101378.6
申请日:1999-0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3/02 , B21B15/0085 , B23K2101/18
Abstract: 一种板坯连接装置,包括:用来夹住前板坯的后端的出口侧夹紧机构;用来夹住后板坯的前端的进口侧夹紧机构;设在出口侧夹紧机构与进口侧夹紧机构之间的加热器;板坯的抗弯板,所述的抗弯板设在进口侧夹紧机构的旁边,在板坯的上下方;分别设在上下抗弯板中的上梳齿部分和下梳齿部分;设在各上下梳齿部分与板坯相对的表面处的一个热阻绝热体;和设在各上下梳齿部分与板坯相对的表面附近的一个槽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207966A
公开(公告)日:1999-02-17
申请号:CN98114741.0
申请日:1994-06-15
Inventor: 矶山茂 , 山田博右 , 平林毅 , 田村望 , 二阶堂英幸 , 天笠敏明 , 武智敏贞 , 竹林克浩 , 林宽治 , 宫本邦雄 , 黑田彰夫 , 永井一则 , 三登良纪 , 森本和夫 , 鹤崎一也 , 和泉清
IPC: B21B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3/00 , B21B1/26 , B21B15/0085 , B23K13/015 , B23K37/047 , B23K2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在分别将前面金属板的后端部和后面金属板的前端部切断,然后加热·升温、压紧而接合两金属板后再供给精轧的连续热轧方法中,在加热·升温、压紧金属板时,约束从各个金属板的夹紧位置到该端部的区域,由此防止金属板端部(前端部、后端部)的变形。还包括通过辊道辊来输送金属板的步骤,去除压紧时产生的金属板不良接合部的步骤,和冷却接合部的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88100341A
公开(公告)日:1988-12-07
申请号:CN88100341
申请日:1988-01-27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B22D1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066
Abstract: 一种带式连铸机的改进,其中用于侧壁块体组的一对导向器位于铸坯宽度方向的两端,每个导向器包括:排成平行两列的导向梁,可在铸坯的厚度方向替换,每个可与铸坯的送进同步运动的侧壁由排成一列的一个侧壁组组成,每个分别排成一列的侧壁块体组划分为两个子组,其每一个的长度比侧壁块体组和铸坯的接触长度长,使其被分离的导向梁固定住。
-
公开(公告)号:CN100371096C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申请号:CN03145270.1
申请日:1994-12-15
Inventor: 矶山茂 , 平林毅 , 二阶堂英幸 , 天笠敏明 , 田村望 , 山崎孝博 , 长田雅史 , 山田博右 , 武智敏贞 , 高岛典生 , 新田纯三 , 天沼修二 , 林宽治 , 黑田彰夫 , 三登良纪 , 宫本邦雄 , 森本和夫 , 若元郁夫 , 鹤崎一也 , 坂本秀夫 , 桥本学夫 , 中野裕行 , 江口俊信 , 前田史裕
IPC: B21B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15/0085 , B21B1/26 , B23K13/015 , B23K13/02 , B23K2101/18
Abstract: 一种金属板带的连接方法,它在热精轧之前,加热走在前面的金属板带的后端部和走在后面的金属板带的前端部,并将各金属板带互相压紧使它们连接,使走在前面的金属板带的后端部与走在后面的金属板带的前端部隔开一个间隔互相相对,并在金属板带的互相相对的端部区域上,借助于感应器产生穿过金属板带的厚度方向的交变磁场而进行加热的时候,在金属板带与感应器之间的缝隙中,以及在从金属板带宽度的端部向里,用感应电流渗透深度十倍以内的范围内,设置宽度为渗透深度的2-10倍的用导磁体制成的部件,借助于该部件增加交变磁场磁力线的密度,提高金属板带宽度端部的加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535772A
公开(公告)日:2004-10-13
申请号:CN02129793.2
申请日:1994-06-15
Inventor: 矶山茂 , 平林毅 , 二阶堂英幸 , 山田博石 , 田村望 , 天笠敏明 , 武智敏贞 , 竹林克浩 , 林宽治 , 宫本邦雄 , 黑田彰夫 , 永井一则 , 三登良纪 , 森本和夫 , 鹤崎一也 , 和泉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3/00 , B21B1/26 , B21B15/0085 , B23K13/015 , B23K37/047 , B23K2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在分别将前面金属板的后端部和后面金属板的前端部切断,然后加热·升温、压紧而接合两金属板后再供给精轧的连续热轧方法中,在加热·升温、压紧金属板时,约束从各个金属板的夹紧位置到该端部的区域,由此防止金属板端部(前端部、后端部)的变形。还包括通过辊道辊来输送金属板的步骤,去除压紧时产生的金属板不良接合部的步骤,和冷却接合部的步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