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3775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880014037.6
申请日:2018-03-20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7 , H01M2/26 , H01M2/34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将负极引线与负极集电体的卷绕开始侧端部接合的缠绕型的电极体中,能够抑制伴随着充放电循环的极板变形。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缠绕型的电极体(14)。负极(12)具有与负极集电体的卷绕开始侧端部接合的负极引线(20a),并从卷绕方向内端隔着隔板(13)以不与正极(11)对置的状态缠绕一圈以上。负极(12)具有粘附到负极集电体使得在卷绕方向上跨越负极引线(20a)的表面的绝缘带(40)。
-
公开(公告)号:CN104254937A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380017593.6
申请日:2013-01-31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输出功率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的特征在于,其具备正极集电体、和形成于该正极集电体的至少一面的正极合剂层,所述正极合剂层中含有LiNi0.55Co0.20Mn0.25O2所示的镍钴锰酸锂的颗粒(3)、固着于该镍钴锰酸锂(3)的颗粒的表面的羟基氧化铒(1)、附着于上述镍钴锰酸锂(3)的颗粒表面的三氧化钨(2)、和粘结剂。
-
公开(公告)号:CN110100349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1780079716.7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7 , H01M4/13 , H01M4/48 , H01M10/052 , H01M50/531
Abstract: 本公开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含将正极(11)和在负极芯体上形成有负极复合层的负极(12)隔着隔板(13)以旋涡状卷绕而成的卷绕电极体(14),负极(12)包含从卷绕电极体(14)的卷绕方向内端起以隔着隔板(13)不与正极对置的状态卷绕1.25周以上的非对置部(12a),非对置部(12a)具有从卷绕方向外端起向卷绕方向内侧连续地在至少一个面形成有负极复合层的负极复合层形成部(12c),负极复合层形成部(12c)卷绕0.75周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112597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80070747.7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7 , H01M2/02 , H01M2/04 , H01M2/12 , H01M2/34 , H01M4/36 , H01M4/48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45 , H01M2/022 , H01M2/1241 , H01M4/386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10/052 , H01M10/0587 , H01M2200/20 , Y02T10/7011
Abstract: 对于圆筒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负极活性物质包含硅化合物的情况下实现提高寿命。圆筒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包括:有底筒状的壳主体(12),其用于收容电极体(30);以及封口体(20),其用于将壳主体(12)的开口部封住。电极体(30)具有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32),负极活性物质具有含硅(Si)的化合物。封口体(20)具有电流切断机构(23),该电流切断机构(23)具有上阀体(24)和配置在上阀体(24)的下侧并与上阀体(24)接合的下阀体(26),由于在上阀体与下阀体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内的气体压力增大而切断电流路径。壳主体(12)的底部具有薄壁部(13),该薄壁部(13)形成环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底部中的除薄壁部(13)以外的部分的厚度t为0.25mm
-
公开(公告)号:CN104254937B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380017593.6
申请日:2013-01-31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输出功率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的特征在于,其具备正极集电体、和形成于该正极集电体的至少一面的正极合剂层,所述正极合剂层中含有LiNi0.55Co0.20Mn0.25O2所示的镍钴锰酸锂的颗粒(3)、固着于该镍钴锰酸锂(3)的颗粒的表面的羟基氧化铒(1)、附着于上述镍钴锰酸锂(3)的颗粒表面的三氧化钨(2)、和粘结剂。
-
公开(公告)号:CN11483037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80086943.4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高二次电池的循环特性。作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二次电池用电极具备:芯体、和形成于芯体的表面的合剂层。合剂层包含多个高密度区域和多个低密度区域,高密度区域与低密度区域在合剂层的第1方向交替地配置,并且沿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并形成为条状。高密度区域和低密度区域各自的数量优选为3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100349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780079716.7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7 , H01M4/13 , H01M4/48 , H01M10/052 , H01M2/26
Abstract: 本公开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含将正极(11)和在负极芯体上形成有负极复合层的负极(12)隔着隔板(13)以旋涡状卷绕而成的卷绕电极体(14),负极(12)包含从卷绕电极体(14)的卷绕方向内端起以隔着隔板(13)不与正极对置的状态卷绕1.25周以上的非对置部(12a),非对置部(12a)具有从卷绕方向外端起向卷绕方向内侧连续地在至少一个面形成有负极复合层的负极复合层形成部(12c),负极复合层形成部(12c)卷绕0.75周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685696B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380050899.1
申请日:2013-09-05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7 ,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0568 , H01M2300/0025 , Y02T10/7011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1)、负极(2)、和非水电解质,正极活性物质包含在表面附着有稀土类的化合物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非水电解质含有以草酸络合物作为阴离子的锂盐。
-
公开(公告)号:CN104685698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80044462.7
申请日:2013-08-20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8 ,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7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正极(1)、负极(2)和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1)具有含有在表面固着有稀土类的化合物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2)具有负极活性物质,所述非水电解质添加有分子内具有P-O键和P-F键的锂盐和/或分子内具有B-O键和B-F键的锂盐。
-
公开(公告)号:CN11326114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980086471.X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4/587 , H01M10/44 , G01R31/378 , H01M4/133 ,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中,缩短制造时间。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中,对于具备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包含由通式LiaNixM(1‑x)O2(其中,0<a≤1.2,0.6≤x<1,M为选自Co、Mn、Al中的至少1种元素)表示的Li‑Ni系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以及非水电解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首次充放电中,以充电后的开路状态下的锂基准的正极电位成为4.1~4.25V的方式实施充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