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二次电池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17934A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1110009546.X

    申请日:2011-01-05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即使在充放电时于硅负极活性物质颗粒表面产生的非水电解质的还原分解产物扩散、移动到正极上的情况下,也可抑制在正极活性物质颗粒表面发生进一步氧化分解,高能量密度且充放电循环特性优异。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具备:正极(1),包含含有钴酸锂颗粒的正极活性物质;负极(2),包含含有硅颗粒的负极活性物质;配置于正极(1)与负极(2)之间的隔膜(3);以及非水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氢氧化铒颗粒或羟基氧化铒颗粒在分散的状态下固着于上述钴酸锂颗粒的表面。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04895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580064436.X

    申请日:2015-11-20

    Abstract: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具有正极复合材料层的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正极复合材料层包含:含有锆(Zr)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磷酸化合物,非水电解质包含链状羧酸酯。通过该构成,可以提供具有优异的低温功率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由此,例如适合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终端等移动信息终端的驱动电源、特别是需要高能量密度的用途。进而,还设想应用于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汽车(HEV)、电动工具那样的高功率用途。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251306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680011844.3

    申请日:2016-02-1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改善了输出功率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为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如下电极体:具有正极板与负极板夹设分隔件层叠而成的结构,正极板包含含有钨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且包含磷酸化合物。负极板包含石墨系碳材料、和无定形/非晶态碳材料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在无定形/非晶态碳材料的表面包含钨或钨化合物的覆膜。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849951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480071263.X

    申请日:2014-12-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抑制高电压下的正极活性物质的结构变化、能够实现高容量且长寿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具有吸藏‑释放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具有吸藏‑释放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和非水电解质,其中,前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含有镍、锰、铝及锗的锂钴复合氧化物,且钴在前述锂钴复合氧化物中所占的比率相对于除锂以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量为80摩尔%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