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57224A
公开(公告)日:2020-03-03
申请号:CN201910779012.1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C01G51/00 , H01M4/36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公开了正极活性物质、制造正极活性物质的方法以及包括正极活性物质的正电极和可再充电锂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锂钴氧化物,锂钴氧化物包括具有约15μm至约25μm的平均粒径的二次颗粒,其中,二次颗粒包括具有约2μm至约10μm的平均粒径的多个一次颗粒,并且正极活性物质具有大于或等于约3.80g/cm3的团粒密度。
-
-
公开(公告)号:CN111727520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1980013786.1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48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和包括其的可再充电锂电池,其中正极活性物质包括核和形成在核的表面上的表面层,核包括第一晶体结构,表面层包括第一晶体结构和与第一晶体结构不同的第二晶体结构,在表面层中存在的第一晶体结构比第二晶体结构多。
-
公开(公告)号:CN120021020A
公开(公告)日:2025-05-20
申请号:CN202411662578.3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131 ,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48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正电极活性物质、其制备方法、正电极和可再充电锂电池。正电极活性物质包括层状锂镍类复合氧化物,其中,基于层状锂镍类复合氧化物的100mol%的总摩尔的除锂之外的金属,镍含量大于或等于约60mol%,铝含量为约0.8mol%~约1.5mol%,锆含量为约0.1mol%~约0.3mol%,并且铝含量与锆含量的比例(Al/Zr)大于或等于约5,并且正电极活性物质呈平均粒径(D50)为约1μm~约4μm的单个颗粒的形式。
-
公开(公告)号:CN111146413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1911058343.2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包括其的可再充电锂电池。公开了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其包括基于镍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所述基于镍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包括其中多个一次颗粒附聚的二次颗粒,其中所述二次颗粒包括芯和围绕所述芯的表层,并且所述表层包括多个一次颗粒和在所述一次颗粒之间的纳米尺寸的基于钴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
-
-
公开(公告)号:CN11166846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146504.X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其包括由化学式1表示的第一化合物和具有比第一化合物更小的粒径且由化学式2表示的第二化合物,其中,第一化合物和第二化合物的镍含量为除锂之外的金属的约50at%至约60at%,并且包括第一化合物和第二化合物的可再充电锂电池在微分容量(dQ/dV)-电压的充电/放电图中满足关系1。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上述正极活性物质的方法和包括上述正极活性物质的可再充电锂电池。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