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固体电解质子组件、包括其的全固体二次电池、以及制备全固体二次电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3820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108261.0

    申请日:2023-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极‑固体电解质子组件、包括其的全固体二次电池、以及制备全固体二次电池的方法。用于全固体二次电池的负极‑固体电解质子组件包括:负极集流体,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上的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上且与所述负极集流体相对的中间层,及设置在所述中间层上且与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相对的固体电解质,其中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可包括式1的化合物和式2的化合物的混合物、式1的化合物和式2的化合物的复合物、或其组合,所述中间层包括第三金属材料、锂氧化物或其组合,所述第三金属材料包括第三金属氧化物、包含第三金属和锂的氧化物或其组合,和所述第三金属是第2至15族的元素:式1LixM1y,式2M2aNb。

    全固体二次电池和制备其的方法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4475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80019477.2

    申请日:2021-02-16

    Abstract: 全固体二次电池包括:正极;负极;以及设置在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其中所述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与所述负极集流体接触并且包括第一金属的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和所述固体电解质层之间并且包括含碳的活性材料的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和接触层,所述接触层在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和所述固体电解质层之间,并且设置成使得所述接触层防止在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和所述固体电解质层之间的接触,其中所述接触层包括第二金属,并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厚度小的厚度。

    用于全固态电池的子组件、全固态电池、和制备全固态电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5059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300815.1

    申请日:2024-0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全固态电池的子组件、全固态电池、和制备全固态电池的方法。负极子组件包括负极集流体、中间层、和固体电解质层,其以该陈述的次序布置,其中在其初始状态或完全放电的状态下,所述中间层包括:含有多孔碳材料的第一中间层,其接触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并且包括具有部分地或完全地被锂填充的孔的多孔碳材料;含有多孔碳材料的第二中间层,其在所述第一中间层上并且具有不含锂的孔;和含有金属的第三中间层,其与所述负极集流体接触并且在所述含有多孔碳材料的第二中间层上,其中所述含有金属的第三中间层包括金属。

    负极-固体电解质子组件、全固体二次电池和制备全固体二次电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3731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211446397.8

    申请日:2022-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极‑固体电解质子组件、全固体二次电池和制备全固体二次电池的方法。用于全固体二次电池的负极‑固体电解质子组件,所述子组件包括:负极集流体;在所述集流体上的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在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上的中间层;和在所述中间层上且在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对面的固体电解质,其中所述中间层包括复合物,所述复合物包括第一金属材料和锂离子导体,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材料包括第一金属、包括所述第一金属和锂的合金、包括所述第一金属和锂的化合物、或其组合,其中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包括碳质负极活性材料和任选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包括第二金属、准金属、或其组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