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20524C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03823683.4

    申请日:2003-09-29

    Inventor: 尹荣男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能够改善反射模式下的显示特性和视角,以及可见度的液晶显示装置(700)。半透射膜(600)布置在发光部件(100)和液晶显示屏(200)之间,以便部分地透射或反射由外界提供的光。一个表面经过防眩光处理的偏光板(400)布置在所述液晶显示屏(200)和所述半透射膜(600)之间。从发光部件出射的光直接进入偏光板。所述偏光板(400)漫射从所述半透射膜透射的,或从所述半透射膜处反射的光。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特性和视角可以得到改善,并且可以提高反射模式下的反射率,因此提高了可见度。

    具有图案化介电层的液晶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492118C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380104418.7

    申请日:2003-12-11

    Inventor: 尹荣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6227 G02F1/133504 G02F1/133553

    Abstract: 公开了具有改善的显示质量和前部亮度的LCD装置,及制造这些LCD装置的方法。用于传输驱动信号的信号线(122、128)及TFT(130)形成在透明基板(110)上,介电层(140)沉积在透明基板(110)上。防泄漏电流图案形成在覆盖介电层(140)与信号线(122、128)和TFT(130)的第一区(145)上。增亮度图案形成在介电层(140)与第一区(145)分开的第二区(146)上。平均而言,防泄漏电流图案处的介电层(140)的厚度比增亮度图案处的高。防泄漏电流图案具有不同尺寸的突出(142a)(例如,凸起部分或多边锥)。因此,可以防止泄漏电流,且可以改善LCD装置的亮度。

    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设备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17296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710006252.5

    申请日:2007-0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6213 G02F1/13306

    Abstract: 一种能够防止最外液晶单元的较亮现象的液晶显示(“LCD”)面板、LCD设备及其方法。该LCD面板包括连接到栅极线和数据线的薄膜晶体管(“TFT”)、包含连接到TFT的像素电极的液晶单元、和连接到液晶单元的辅助电容器。连接到与栅极线和数据线的至少一个的第一和最后信号线对应的液晶单元的辅助电容器具有与连接到与剩余信号线对应的液晶单元的辅助电容器不同的电容。

    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70278A

    公开(公告)日:2006-11-29

    申请号:CN200610089890.3

    申请日:2006-03-20

    Inventor: 尹荣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55 G02F1/13458 G02F1/136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晶体管阵列板,其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透明电极;设置于基板上的栅线;设置于透明电极和栅线上的栅绝缘层;设置于栅绝缘层上的半导体层;设置于半导体层上的数据线和漏电极;具有不平坦表面的第一绝缘层,该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数据线和漏电极上;以及设置于第一绝缘层上的反射电极,该反射电极连接至透明电极和漏电极,其中至少部分透明电极被暴露。

    液晶显示器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11556A

    公开(公告)日:2006-08-02

    申请号:CN200610005022.2

    申请日:2006-0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615 G02F1/133555 G02F2001/1333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具有光源的背光单元;设置在背光单元第一侧上的第一平板单元;设置在背光单元第二侧上的第二平板单元;和设置在背光单元与第二平板单元之间的多孔反射器,多孔反射器反射一部分光,并透射一部分光。由于来自光源的光进入到两个平板单元中时,该两平板单元被用作采用反射一部分光线并透射一部分光线的膜的透射式和反射式器件,因此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此外,通过利用外界光线以及来自光源的光线可增大亮度。再者,存储电极可阻碍来自背光单元的光,因而在透射模式中不会出现光泄漏,进而增大了整体的亮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