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3767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67679.2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桑德集团有限公司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25 , C01B3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3 , C01B32/05 , H01M4/6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油焦基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硅碳负极材料,涉及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石油焦基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球磨后得到的石油焦与造孔剂的混合物进行煅烧,得到所述石油焦基多孔碳材料。利用该制备方法能够缓解现有技术的多孔碳生产成本高和生产效率低以及现有多孔碳材料比表面积较小的技术问题,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多孔碳材料比表面积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00430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799968.3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桑德集团有限公司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44 , H01M10/4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补锂方法及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与中间补锂电池,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该软包锂离子电池补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软包电池化成前,将补锂电极置于电芯封装后形成的含有电解液的气袋中;B)将所述电芯的负极和所述补锂电极进行电连接,并使其进行放电,以使补锂电极中的锂迁移至所述负极,从而实现补锂;C)然后再裁切去除所述气袋和所述补锂电极。利用该补锂方法能够缓解现有技术的补锂方法造成电池重量大、能量密度低和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89955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799084.8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桑德集团有限公司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62 , H01M4/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涉及电池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复合材料包括纳米硅、和从内至外依次包覆所述纳米硅的硅氧化物层和复合物层,所述复合物包括介孔碳和石墨烯,缓解了硅作为负极活性材料时,在脱嵌锂过程中存在巨大的体积变化,导致电池循环寿命差,电极极化破坏,且硅的导电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不仅能够有效缓冲纳米硅的体积膨胀,而且能够效提高硅的导电性,从而使其作为负极活性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中时,能够显著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899550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798357.7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桑德集团有限公司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包覆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固态锂离子电池,涉及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和包覆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复合材料层,所述复合材料层包括二氧化钛和石墨烯,所述二氧化钛原位生长在所述石墨烯的片层上,改善采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和现有正极活性材料构成固态电池体系时,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包覆正极活性材料不仅导电性能优异,而且能够隔离正极活性材料与硫化物电解质的界面接触,提高了正极活性材料的稳定性,从而有效提高了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87885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814589.7
申请日:2018-07-23
Applicant: 桑德集团有限公司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2 , H01M4/386 , H01M4/625 , H01M4/628 , H01M10/0525 ,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碳负极材料、硅碳负极、锂离子电池及电动车辆,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硅碳负极材料包括硅碳负极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导电剂为导电炭黑和单壁碳纳米管。采用导电炭黑和单壁碳纳米管作为导电剂,极大抑制了电极的膨胀,提升了电池电性能。本发明优选的锂离子电池体系包括负极采用硅碳负极材料,正极采用镍含量≥60%的镍钴锰酸锂或镍钴铝酸锂,电解液有机溶剂由氟代碳酸乙烯酯与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以一定比例混合,该电池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73599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510702.2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桑德集团有限公司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电池正极材料和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所述复合材料为空心微球结构,所述空心微球包括外壳和空腔,所述外壳包含硅酸铁锂和碳,缓解了现有的硅酸铁锂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制成的电池的比容量低,电池倍率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不仅能够通过硅酸铁锂和碳相互协同,提高导电性能;而且能够通过空腔为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提供缓冲空间,使材料不容易塌陷或脱落,从而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容量;同时还能通过空心微球结构,增大材料的比面积,以增大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从而改善电池的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68277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602548.1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桑德集团有限公司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郭丽媛
IPC: H01M2/14 , H01M2/16 , H01M10/0525 , B82Y3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06 , B82Y30/00 , H01M2/14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膜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该隔膜包括基膜层和涂覆于基膜层表面的纳米纤维层;其中,基膜层含有基膜和分散于基膜中的第一电活性聚合物;纳米纤维层含有纳米纤维和包覆于纳米纤维的第二电活性聚合物;其中,第一电活性聚合物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聚苯撑、聚萘芬、及其衍生物;和/或第二电活性聚合物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聚苯胺、聚吡咯、聚乙炔、及其衍生物。上述隔膜一方面因为采用了纳米纤维,由于纳米纤维的形状结构,使隔膜的孔径分布均匀;另一方面由于纳米纤维具有优异的吸液保液性能,从而提高了隔膜的离子电导率;与此同时,由于含有第一电活性聚合物和第二电活性聚合物,使隔膜具有防过充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630867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410204.0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桑德集团有限公司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2/14 , H01M2/1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隔膜包括:基膜,基膜为无纺布;导电层,导电层附着于基膜上。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导电层制备步骤:采用原位聚合法,在无纺布基膜表面形成导电层;闭孔层制备步骤:将闭孔层浆料涂覆于导电层,干燥后得到隔膜。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包括本发明的隔膜。本发明的隔膜用于锂离子电池后,能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且热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615923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392547.9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桑德集团有限公司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封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装配夹具及电芯的装配方法。电芯装配夹具包括热熔平台,该热熔平台用于绝缘保护膜、第一绝缘止动架和第二绝缘止动架的定位;所述热熔平台包括基板,该基板上表面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两侧对称分布有第一定位组件,该第一定位组件用于第一绝缘止动架的放置和定位;所述第二端的两侧对称部分有第二定位组件,该第二定位组件用于第二绝缘止动架的放置和定位;且第一定位组件和/或第二定位组件上还包括用于定位绝缘保护膜的结构。本发明在电芯的装配过程中,可以实现两者在平面上进行热熔,平面上热熔比立体空间上热熔更易实现,定位、热熔、装配过程操作简单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8493478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322214.9
申请日:2018-04-11
Applicant: 桑德集团有限公司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 , H01M10/058 , H01M10/0525 ,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 ,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624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2300/0065 , H01M2300/00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固态电池,其包含正极和固态电解质,正极表面的正极活性材料与固态电解质接触,正极活性材料与固态电解质中含有同种物质。优选地,相同的物质组分为快离子导体Li1+xAlxTi2-x(PO4)3(0<x≤0.5)。由此,使固态电解质的组成成分与正极活性材料的组成成分含有相同物质,从而提高电池正极与固态电解质之间的同质相容性,降低界面电阻。本发明还涉及全固态电池的制备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