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2447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22530.4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门市心脏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医院住院患者的智能化口服药盒系统,涉及智能化口服药盒技术领域,包括设备分配模块,用于分配患者智能药盒;药品分配与提醒模块,用于根据患者的药物信息自动化分配药品,并通过声音和视觉信号提示患者服药;用药教育模块,用于使用智能药盒给患者提供药品信息;实时监测与调整模块,用于智能药盒通过健康监测设备收集患者的健康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基于分析的数据构建支持向量机SVM模型进行用药调整;存储模块,用于将使用到的数据进行存储。本发明通过智能药盒系统多元回归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对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提供个性化的用药指导和动态调整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878781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259178.8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门市心脏中心)
IPC: A61M5/315 , G16H20/17 , G16H50/70 , G06F18/231 , G06F18/2433 , G06F18/2135 , G06F18/10 , G06N3/126 , G06N3/092 , A61M5/1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医用微量推注泵管理系统,方法包括核心设备模块、传感器模块、数据处理单元、精准推注控制模块、智能分析模块和报警模块。本发明属于医疗信息技术领域,具体在精准推注控制模块中使用基于反馈机制的层次聚类协作模型对推注泵进行控制,通过层次聚类协作模型的多粒度数据分析能力,更精细地捕捉到液体药物关键参数的细微变化;在构建层次聚类协作模型初始架构中使用DBSCAN算法,通过密度阈值有效识别并过滤噪声数据和异常值,确保聚类结果更准确;在智能分析模块中使用元启发式算法结合强化学习进行深入分析,在探索新解的同时有效利用已有的最优解找到更优的全局最优解,提升系统的整体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1527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356241.3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门市心脏中心)
IPC: A61K31/366 , A61P31/00 , A61P29/00 , A61P2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秦皮乙素在制备核转录因子C/EBPβ的激动剂中的应用,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实验发现秦皮乙素可以直接与核转录因子C/EBPβ结合,并通过C/EBPβ调控巨噬细胞的功能和基因表达。此外,秦皮乙素还可通过C/EBPβ促进小鼠肝脏基因的表达。由于秦皮乙素可以直接与C/EBPβ结合,且能激活C/EBPβ的转录活性,因而可将其作为C/EBPβ的激动剂。秦皮乙素通过增强C/EBPβ的活性,从而在控制感染、炎症反应和阿尔茨海默病上具有重要意义和较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89907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69445.9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门市心脏中心)
IPC: A61K31/366 , A61K36/63 , A61P3/06 , A61K135/00 , A61K12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秦皮乙素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血脂异常的药物中的应用,涉及医药学技术领域。秦皮乙素能增强脂肪组织巨噬细胞吞噬脂质的能力,其提高了表达吞噬功能相关蛋白CD36的巨噬细胞数目,并促进Raw264.7细胞吞噬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此外,秦皮乙素还能够提高高脂饮食的小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加速高脂饮食小鼠胆固醇排泄。秦皮乙素通过增强脂肪巨噬细胞吞噬脂质的能力以及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从而可加速胆固醇排泄,改善胆固醇代谢过程,其在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所导致的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811599B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285878.2
申请日:2025-03-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门市心脏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心血管病患者心理障碍干预装置,其包括:多源异构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心血管疾病和心理障碍相关的多源异构数据;预处理单元,用于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关键信息,构建初始知识图谱;扩充优化单元,用于利用大语言模型对初始知识图谱进行扩充和优化,构建包含疾病、症状、治疗、患者心理状态实体及其关系的知识图谱;挖掘单元,用于通过知识推理和图神经网络技术,挖掘知识图谱中蕴含的潜在疾病共病关系和个性化干预策略;动态更新单元,用于建立动态更新机制,保证知识图谱的及时更新。基于本发明构建的知识图谱,可实现心血管病患者心理障碍的精准分析和个性化干预,为临床决策提供了智能化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96476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971055.7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门市心脏中心)
IPC: G16H40/60 , G16H10/60 , G06F16/904 , G06F18/213 , G06F18/24 , G06T7/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导尿管患者置管监测方法及其系统,获得第一患者特征数据;根据第一患者特征数据,提取第一导尿信息数据;根据第一患者特征数据和第一导尿信息数据,分析判定置管时刻信息和置管状态信息;若置管状态信息为第一置管成功信息,则对置管时刻信息进行标记;根据置管时刻信息,获得第一患者置管特征信息;将第一患者置管特征信息进行可视化。本申请不仅获得更准确的置管时刻信息,提高患者监测的准确性,而且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缺乏对急诊导尿管患者置管术的监测和记录,导致置管操作风险增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072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84467.X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门市心脏中心)
IPC: A61K47/69 , A61K47/68 , A61K47/62 , A61K31/7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泌体/脂质体杂交纳米囊泡生物马达及其合成方法,包括:获取功能性外泌体以及表面修饰病灶靶向蛋白的载药脂质体,并将两者混合后孵育,经冻融循环,得到的第一混合纳米颗粒加入到底部固定有外泌体生物标志物抗体CD9的培养皿中孵育,经洗涤和洗脱,将得到的第二混合纳米颗粒加入到底部固定有病灶靶向蛋白的培养皿中孵育,洗涤后,得到TP‑DLL/Exo杂交纳米囊泡;在TP‑DLL/Exo杂交纳米囊泡上修饰尿素酶马达,得到外泌体/脂质体杂交纳米囊泡生物马达。本发明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类似ELISA法”的方法对外泌体和载药脂质体混合杂交纳米囊泡分离度更高、更准确,同时简化了生物马达的修饰步骤,使得合成单侧修饰生物马达的成功率和准确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39313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685877.4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门市心脏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推理的住院患者急救抢救信息化管理系统,系统包括:抢救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抢救的患者的抢救信息,所述抢救信息包括患者身份信息以及病情信息;生命体征记录单元,用于采集和记录所述患者在抢救过程中的实测体征数据序列;推理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的处置措施以及当前的体实测体征数据序列,基于当前的处置措施以及抢救信息,采用推理机以及专家知识数据库推断所述处置措施预期的治疗效果,获得预期体征数据序列,并将所述预期体征数据序列与所述实测体征数据序列进行对比,对当前处置措施的效果进行实时评估。本发明实现了抢救过程的规范化以及智能化,减低了在急救过程中医疗差错产生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9257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56227.6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门市心脏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化细菌驱动微杆机器人递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将溶栓药物通过酰胺化作用接枝到碳纳米管的表面,得到载药碳纳米管;然后在大肠杆菌的表面通过生物素‑链酶亲和素结合原理修饰该载药碳纳米管,得到的载药大肠杆菌的表面再通过生物素‑链酶亲和素结合原理修饰载药血小板膜囊泡,得到工程化细菌驱动微杆机器人递药系统。本发明的递药系统保留了大肠杆菌的杆状结构,增加了递药系统对血栓组织的穿透性和相互作用时间,且其采用的修饰材料为低毒的纳米级碳纳米管和生物体来源的血小板膜,毒性低,生物相容性高。该递药系统可应用于血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血栓主动靶向功能,可以快速靶向血栓组织,实现血栓组织的穿透性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929549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04970.7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门市心脏中心)
IPC: G06T7/11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9 , G06N3/0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边界对比的域适应跨模态医学图像分割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涉及医学图像分割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从源域和目标域数据集分别获取源样本和目标域图像;以第一图像分割模型为教师模型,为目标域图像的伪标签分配权重;通过双向跨域cutmix得训练样本;以权重可学习的第一模型为学生模型,进行监督和自我训练;训练时结合监督损失和对比损失,以将查询样本拉向原型正样本、推离边界负样本为目标优化参数,获取第二图像分割模型;最后用该模型分割第二模态医学图像。该方法在跨模态医学图像分割中有显著优势,能有效提升分割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