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41544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610688298.9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北京格林威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格林伟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尚庆光
Abstract: 一种高效锁定的工作台闩锁装置,包括与机架固连的壳体(1)、安装于所述壳体(1)上的螺纹套筒驱动电机(351)、通过轴承而轴向固定地安装于所述壳体(1)的腔室(10)内的螺纹齿圈套(35)、由所述螺纹齿圈套(35)的内螺纹配合的螺纹套筒(2)、轴向固定地安装于所述螺纹套筒(2)的内腔(20)内的内螺杆件驱动电机(29)、由所述内螺杆件驱动电机(29)周向上驱动可旋转且轴向上固定的内螺纹块(24)以及由所述内螺纹块(24)螺纹配合的内螺杆件(4)。
-
公开(公告)号:CN108111415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315299.X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北京格林伟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格林威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格林伟迪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12/72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设备间的标签分配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针对任一条端到端业务链路上的待分配标签的设备获取对应设备的空闲标签列表;按照待分配标签的设备在端到端业务链路上的顺序,依次获取相邻两个设备的空闲标签列表的交集;在依次获取的每个空闲标签列表的交集中获取一个标签组成一个待分配标签集,其中,相邻两个空闲标签列表的交集中获取的标签不相同;将所述待分配标签集中的标签按顺序分配给该条端到端业务链路上的待分配标签的设备。该方案能够避免标签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0665680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89993.7
申请日:2016-12-21
Applicant: 北京格林伟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格林威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格林伟迪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12/723 , H04L12/863 , H04L12/911 , H04L12/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45/50 , H04L12/4633 , H04L12/465 , H04L47/50 , H04L47/8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端到端隧道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遍历到的双向隧道查找下一跳节点的正向隧道和反向隧道;再使用该反向隧道查找到该下一跳节点的下一跳节点的反向隧道,使用查找到的下一跳节点的正向隧道和下一跳节点的下一跳节点的反向隧道查找下一跳节点的下一跳节点的正向隧道,以此方法搜索生成端到端隧道。该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生成端到端隧道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746970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310725911.6
申请日:2013-12-25
Applicant: 北京格林伟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格林威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多协议EOP实现方法和装置,技术方案为:在E1接口接收E1数据帧时,对E1数据帧进行解析确定对端设备采用的EOP封装协议,根据该EOP封装协议提取E1数据帧中的以太网数据存入到第一缓存区域,当第一缓存区域存在完整的以太网数据帧时,读取该以太网数据帧并从以太网接口发送出去;在以太网接口接收以太网数据帧时,将接收的以太网数据帧存入第二缓存区域;从第二缓存区域读取以太网数据,按照对端设备采用的EOP封装协议对以太网数据进行封装,将封装后的以太网数据从E1接口串行发送出去。本发明能够简化组网和维护管理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3763090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310741206.5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北京格林伟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格林威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发送端:系统时钟模块产生系统时钟信号;锁相环倍频模块依据系统时钟信号生成倍频时钟信号以及信息编码模块生成离散的数字编码信号共同传至时钟信息复用模块;时钟信息复用模块依据所述数字编码信号,生成编码时钟信号传至背板;接收端:锁相环模块依据接收到的编码时钟信号生成恢复时钟信号;信息恢复模块利用恢复时钟信号对编码时钟信号进行采样、还原得到数字编码信号;信息解码模块对数字编码信号解码得到数字信息。这样仅需要一条总线就可以实现时钟信号和信息信号的传递,节省背板总线。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731225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722022.4
申请日:2013-12-24
Applicant: 北京格林伟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格林威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N个DCC汇聚单元、ECC解析单元、存储器接口单元、存储单元和以太网成帧单元;通过DCC汇聚单元和ECC解析单元二级结构将M×N通道DCC数据分时复用为一路DCC数据,并解析出ECC数据进行存储;所述以太网成帧单元将存储的ECC数据,生成以太网帧发送给网管处理器,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能够低成本实现多通道数据的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752713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57790.6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北京格林威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格林伟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格林伟迪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J14/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实现波分设备功率均衡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波分设备功率不均衡事件发生,从OSA仪表获取OSA数据;OSA数据包括:每个波道的输出功率、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根据每个波道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计算每个波道的当前插入损耗;根据每个波道的输出功率和当前插入损耗确定每个波道的目标插入损耗;将每个波道的目标插入损耗配置到波分设备对应的波道中以调整对应波道的功率。该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地实现设备功率均衡。
-
公开(公告)号:CN11674350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1020708.9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北京格林威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格林伟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格林伟迪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 G06F18/2411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入侵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智能门锁的入侵检测方法及系统。其中,基于智能门锁的入侵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从智能门锁的网络环境中获取网络流量数据;预处理网络流量数据后,利用标签分类模型在预处理后的网络流量数据中标注出正常网络流量数据;通过正常网络流量数据的数据子集训练入侵检测模型;利用训练好的入侵检测模型结合标签分类模型,实时监控智能门锁的网络环境中的网络流量数据,并通过响应机制模型生成并执行对应的响应机制。本发明所提供的智能门锁的入侵检测方法为智能门锁提供了全面的网络安全保障,使得智能门锁能够应对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网络威胁,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和安全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659999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03301.2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北京格林威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格林伟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格林伟迪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67/125 , H04L67/12 , H04L67/2866 , H04N7/18 , H04L67/10 , H04L69/22 , G08B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门禁监控视频计算网关系统,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分布在至少一个被管理机房内的监控单元集,所述监控单元集包括至少一个智能网关以及与所述智能网关连接的至少两个监控单元。本发明能够在网络侧远程同时监控多个机房,节约了监控管理资源,同时融合了与门禁、视频、用电、环境相关的等多个监控数据,考虑了一个异常事件与后续异常事件之间的关联性,低成本实现了多系统合并,实现了数据可视化,现场可视化、远程可配置等一体化管理。适用于无人值守的监控方案中,满足用户在数据中心机房、多分支机房、弱电间、设备间等场景运维管理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50647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778801.X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北京格林威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格林伟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格林伟迪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门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智能门锁的预警方法及装置。其中,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安装双智能门锁模块,双智能门锁模块包括入口智能门锁和出口智能门锁;提供中央控制模块,并将中央控制模块与双智能门锁模块信号连接;利用中央控制模块根据双智能门锁模块的数据信息控制双智能门锁模块的工作状态;利用中央控制模块根据双智能门锁模块的工作状态生成异常预警信号。本发明基于智能门锁的优异性能,在解决传统门锁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实时监控问题和门禁管理问题等问题的同时,极大程度地强化了无尘车间的门禁管理,并且有效地预防了员工不当行为,进而确保无尘车间的洁净环境和产品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