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2305171U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22223541.4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重庆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电路和空调器,其中电子电路包括整流模块和储能模块,整流模块包括三相整流桥和双向开关组件,三相整流桥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桥臂、第二桥臂和第三桥臂;双向开关组件包括第一双向开关、第二双向开关和第三双向开关;储能模块与整流模块的直流输出端连接,储能模块包括两个相互串联的电容;其中,至少一个电容并联有直流负载。本实用新型将直流风机负载或者辅助电源等耐压性能较低的直流负载并联至储能模块中的电容,进而可以通过储能模块中的电容供电给到直流风机负载或者辅助电源等耐压性能较低的直流负载,而且能够平衡三相交流电源的三相电流,避免某相电流谐波明显较大,能够有效降低谐波。(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959099U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20566419.4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驱动电路,包括输出第一电压的第一电源模块,输出第二电压的第二电源模块,输出驱动功率的逆变模块,分别连接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和逆变模块的切换模块,可将第一电源模块或第二电源模块连接到逆变模块。通过设置具有不同供电电压的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并使用切换模块切换电机与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之间的连接,从而改变对电机的供电电压,实现完整的电压调节功能,以及提高电压利用率和电机带载能力等效果,这些效果无需依赖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的种类,使用成本较低。本实用新型广泛应用于电机控制技术领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692604U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20774367.7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2M1/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驱动控制电路和一种空调器,其中,驱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阻性元件和开关元件,开关元件被配置为控制第一阻性元件吸收母线上的浪涌信号,第一阻性元件和开关元件串联后串接在高压母线和低压母线之间;比较电路,用于检测并确认供电信号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触发控制芯片的中断端口,比较电路与采样电路相连接;控制芯片,用于根据预设时间内中断端口被触发的次数控制开关元件按照不同载波频率或不同占空比工作,控制芯片分别与开关元件和比较电路相连接。通过调整开关元件的工作频率,提高了对浪涌信号吸收的效果,同时,降低了电路损耗和硬件功耗。(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627225U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20773720.X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2M1/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驱动控制电路、一种空调控制器和一种空调器。其中,驱动控制电路包括:母线电容,母线电容用于提供负载上电所需的启动电压,母线电容还用于吸收驱动控制电路驱动负载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浪涌信号,母线电容接入于逆变桥输入侧的母线线路中;第一容性元件,用于吸收浪涌信号;第一温敏电阻,用于限制流向第一容性元件和/或母线电容的供电信号,第一温敏电阻与第一容性元件串联接入于高压母线和低压母线之间;或第一容性元件串接在高压母线和低压母线之间,第一温敏电阻串接在高压母线上。通过在高压母线和低压母线直接串接一个容性元件,提高了电路的浪涌吸收能力,进而确保电路的可靠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630107U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20572211.3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驱动控制电路、线路板及空调器,驱动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组件、第一逆变模块、第二逆变模块、第一直流电源模块和第二直流电源模块,通过设置开关组件,能够实现根据电机不同的运行频率切换三相绕组的连接方式,提升电机的运行效率;通过设置第一直流电源模块和第二直流电源模块,能够分别为第一逆变模块和第二逆变模块提供不同的供电电压,第一逆变模块和第二逆变模块再分别在三相绕组处于不同的连接状态下时向三相绕组提供对应的驱动电压,使得三相绕组处于不同的连接状态时均可以得到适合的驱动电压,以实现电机在不同连接方式均能高效运行。(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111846U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21025586.1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启动控制电路和家电设备,其中,驱动控制包括:供电模块与升压型的功率因数校正模块,还包括:第一开关管,设置在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与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对应的输入端之间;开关器件,设置于第一开关管与功率因数校正模块之间,开关器件的正极连接至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的高压输入端,开关器件的负极连接至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的低压输入端;启动模块,分别连接至第一开关管的控制极与输入级,若供电模块输出脉动直流信号,启动模块将第一开关管配置为导通状态,以通过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对负载供电。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使具有电压调节功能的启动控制电路正常启动。
-
公开(公告)号:CN209627227U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20773730.3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2M1/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驱动控制电路、空调控制器及空调器。其中,驱动控制电路包括:逆变桥,用于驱动控制负载运行,逆变桥接入于高压母线和低压母线之间;电抗器,用于吸收驱动控制电路驱动负载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浪涌信号,电抗器接入于电网和负载之间;母线电容,用于提供负载上电所需的启动电压,母线电容还用于吸收浪涌信号;以及阻性吸收电路,用于吸收母线线路上的浪涌信号,阻性吸收电路与母线电容并联;开关元件,用于控制阻性吸收电路对浪涌信号的吸收过程,开关元件与阻性吸收电路串联。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控制电路,可以有效缓解母线电容对浪涌信号吸收差的情况,进而提升母线电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497442U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20379195.3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3K17/51 , H03K17/60 , H03K17/68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驱动控制电路和家电设备,其中,驱动控制电路包括:自保持继电器,自保持继电器的动触头接入于电网系统中,能够控制电网系统向负载供电;电桥电路,电桥电路被配置为向自保持继电器的控制端输出脉冲信号,脉冲信号为高电平脉冲信号或低电平脉冲信号,其中,若自保持继电器的第一控制端接收到高电平脉冲信号,同时,自保持继电器的第二控制端接收到低电平脉冲信号,则自保持继电器的动触头进行动作切换,并在接收下一个脉冲信号前保持上一次动作切换后的状态,动作切换为由闭合切换至断开,或由断开切换至闭合。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降低了驱动控制电路的功耗,降低了漏电、器件升温带来的受损风险,延长了使用寿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497400U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20487690.6
申请日:2019-04-11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M7/5387 , H02M1/12 , H03K17/60 , H03K17/68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驱动控制电路和家电设备,其中,驱动控制电路包括:电压吸收补偿支路,与逆变器并联,所述电压吸收补偿支路包括串联的容性元件和开关器件,所述开关器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容性元件进行充电或放电,其中,所述容性元件放电对所述逆变器进行电压补偿,所述逆变器被配置为驱动负载运行。应用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电压较低时通过容性元件还实现了电压补偿,避免系统功率波动,从而解决了在输入的供电信号过低时引起的拍频噪音问题,兼具了降低负载电流峰值和电压补偿的两方面作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3693503U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23058192.1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文先仕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和空调器,其中,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包括:电路基板:电源转换模块;智能功率模块,智能功率模块通过电路基板与电源转换模块电连接;散热组件,电源转换模块和智能功率模块均位于散热组件与电路基板之间,散热组件靠近电路基板的中心设置;电感元件和电解电容,电感元件和电解电容均通过电路基板与电源转换模块电连接,电感元件和电解电容分别位于散热组件的两侧,电源转换模块、智能功率模块、电感元件以及电解电容均设置在电路基板上。本实用新型提升了控制装置的EMC性能,避免了产生PCBA形变,可广泛应用于空调器控制技术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