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稻田间侧深施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693431U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20349433.6

    申请日:2019-03-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再生稻田间侧深施肥装置,包括:肥料箱、气力式肥料输送系统和多个开沟器,肥料箱上安装一排肥装置,气力式肥料输送系统用于将肥料箱中的肥料输送至开沟器开出的沟槽中,气力式肥料输送系统包括一风机,风机的出风口通过气肥混合输送管道连接一肥料分配器,肥料分配器上连接有多根施肥管,每根施肥管的另一端分别安装在一个开沟器上,排肥装置的出料端与气肥混合输送管道相连通。该再生稻田间侧深施肥装置各行施肥均匀性和连续性好,施肥管易于布置,变异系数小,结构简单,且是强制性排肥,能有效避免施肥管堵塞。(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脱粒间隙可调节的脱粒滚筒

    公开(公告)号:CN207820595U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20026091.X

    申请日:2018-0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粒间隙可调节的脱粒滚筒,包括主轴、间隙调节机构、齿杆和间隙控制机构。所述间隙调节机构和间隙控制机构均安装在主轴上,间隙调节机构的末端与齿杆连接,间隙调节机构能调节齿杆进行径向运动;所述间隙控制机构与间隙调节机构连接,并能控制间隙调节机构的滑动元件进行轴向滑动;所述主轴的一端设有主轴驱动链轮。本实用新型改革了以往辐盘加脱粒齿杆的脱粒滚筒结构,使用间隙调节机构代替了辐盘,并附加了间隙控制机构,不仅可以适时调节脱粒间隙,还可以有效解决脱粒滚筒的堵塞问题,并且应用范围较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间隙可调凹板筛及脱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083525U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21052203.0

    申请日:2017-08-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首先公开了一种间隙可调凹板筛,包括纵边、百叶板、端板、栅条和调节杆,任一所述百叶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纵边枢接,所述栅条贯穿所述百叶板,且该栅条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端板枢接,所述调节杆设置在所述凹板筛的下侧且与任一所述端板、任一所述百叶板枢接。然后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装有该凹板筛的脱粒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凹板筛能方便脱粒装置的凹板筛筛孔尺寸参数的无级调节,从而改善现有稻麦联合收割机的通用性,使稻麦联合收割机可以实现油菜收割作业,为农机的智能化发展奠定基础。(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草帘用指夹式自动卷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955279U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20802075.0

    申请日:2017-06-29

    Abstract: 一种草帘用指夹式自动卷帘装置,其中,卷帘机架上部安装有用于与指夹机构连接的卷帘左端控制机构和卷帘右端控制机构,卷帘动力机构设置在卷帘机架前端,卸料倾斜支架设置在卷帘机架一侧,且位于指夹机构下方;草帘夹持在指夹机构上,通过卷帘动力机构带动卷帘左端控制机构和卷帘右端控制机构运动为指夹机构提供驱动力,进而实现对草帘的自动卷席,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同时通过控制卷帘左端控制机构和卷帘右端控制机构的运动张紧力,有效解决因草帘收卷半径变化大而无法精准控制,进而导致草帘被易拉变形甚至直接拉断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秸秆自动摊铺续料草帘编织机

    公开(公告)号:CN206953210U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20799386.6

    申请日:2017-06-29

    Abstract: 一种秸秆自动摊铺续料草帘编织机,其中,摊铺续料机构设置在机架前端,自动喂料机构设置在钉齿输送机构一侧,钉齿输送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编织机构上安装有切边机构,切边机构设置在钉齿输送机构的一端,集草机构设置在钉齿输送机构下方,动力机构设置在机架底部,且编织机构、集草机构与钉齿输送机构连接,编织机构、切边机构与集草机构连接,编织机构与切边机构连接;秸秆经摊铺续料机构摊铺后由自动喂料机构进行分束送至钉齿输送机构,在编织机构与集草机构中在对秸秆在压实的同时实现上线编织,有效解决秸秆易缠结、壅草,进而造成编织不均匀、空洞甚至发生堵塞,从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秸秆草帘编织装置
    16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953208U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20779569.1

    申请日:2017-06-29

    Abstract: 一种秸秆草帘编织装置,其中,钉齿输送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在编织前通过钉齿输送机构对秸秆进行预处理,编织机构上安装有切边机构,切边机构设置在钉齿输送机构的一端,集草机构设置在钉齿输送机构下方,动力机构设置在机架底部,且编织机构、集草机构与钉齿输送机构连接,编织机构、切边机构与集草机构连接,编织机构与切边机构连接,钉齿输送机构、编织机构、集草机构共用一个动力机构,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编制完毕后通过切边机构对草帘两端剪切修边,同时在集草机构中设置有用于对待编织的秸秆进行挤实的集草拨针,有效解决秸秆易缠结、易发生壅草现象,进而造成编织不均匀、空洞甚至发生堵塞,进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秸秆自动喂料草帘编织机

    公开(公告)号:CN206953207U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20779568.7

    申请日:2017-06-29

    Abstract: 一种秸秆自动喂料草帘编织机,其中,自动喂料机构设置在机架一侧,钉齿输送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编织机构上安装有切边机构,切边机构设置在钉齿输送机构的一端,集草机构设置在钉齿输送机构下方,动力机构设置在机架底部,且编织机构、集草机构与钉齿输送机构连接,编织机构、切边机构与集草机构连接,编织机构与切边机构连接,动力机构分别与钉齿输送机构、编织机构、集草机构连接;秸秆通过自动喂料机构自动进入钉齿输送机构,而后进入编织机构与集草机构中在对秸秆在压实的同时实现上线编织,在通过切边机构对草帘两端剪切修边,有效解决秸秆易缠结、易发生壅草现象,进而造成编织不均匀、空洞甚至发生堵塞,从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割台挂接装置及具有该挂接装置的联合收获机

    公开(公告)号:CN206776072U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20536128.9

    申请日:2017-05-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割台挂接装置及具有该挂接装置的联合收获机。其中,割台挂接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前端安装有用于连接割台(2)的割台连接组件,机架(1)的前端装设有用于将收获机的动力传递至割台(2)中的切割装置的传动机构,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切割装置的切割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铰接安装在机架(1)上的液压油缸(3),所述液压油缸(3)的活塞杆与割台(2)铰接。该割台挂接装置可方便地对切割装置的切割角度进行调节,使其满足水平切断的作业要求,确保切割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自动分束摊铺装置
    16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454677U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20268591.5

    申请日:2016-03-31

    Abstract: 一种自动分束摊铺装置,包括分束摊铺装置本体,所述分束摊铺装置本体由喂料部分、上输送部分、出料部分、下输送部分、装置底座、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变速箱、链条A、链条B、链条C、链条D、物料支架组成;所述装置底座由底盘、中部支架和顶面支架组成,该底盘上设置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一驱动电机;它通过对秸秆进行“摊铺”、“耙切”作业,用于解决全喂入联合收割机作业后水稻碎秸秆编织利用过程中的摊铺、输送以及防缠结等问题,采用模拟人手对秸秆进行分束的方式,对秸秆进行“耙”、“切”作业,用于解决秸秆输送编织过程中的分束问题。

    一种作物收割打捆机
    17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985057U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20429945.0

    申请日:2014-08-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作物收割打捆机,包括割台、输送槽、喂料装置、打捆机构及动力行走系统,割台切割作物后将其拨向输送槽,输送槽将其输送至喂料装置,喂料装置再将作物喂入打捆机构,经打捆机构进行打捆,成捆的物料经卸料后落入存储箱内,最后集中转运至指定场所,动力行走系统实现打捆机的行走功能及提供输送槽与打捆机构的动力。本实用新型通过一次性完成割倒、捡拾、打捆、收储等工序,及时为下茬作物腾田空地,缓解茬口矛盾;同时,将作物转运至固定场所集中后熟,避免阴雨天气对作物籽造成霉变损失,提高作物生产经济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