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室内机

    公开(公告)号:CN210512110U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21146576.3

    申请日:2019-07-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室内机。壳体组件包括上底壳;下底壳,下底壳通过连接组件与上底壳可活动地连接,下底壳具有装配位置和避让位置,操作下底壳可使下底壳通过连接组件相对上底壳转动至装配位置或避让位置;其中,当下底壳位于装配位置时,下底壳与上底壳围设成风道结构,当下底壳位于避让位置时,上底壳的位于下底壳一侧形成用于拆卸风叶的拆卸位。这样能够方便对上壳体的内部、下壳体以及风叶进行深度清洗,降低了拆卸风叶的难度,有效地提高了具有该壳体组件的室内机的效率,采用该结构由于只对风叶进行拆卸,风叶重量较小,能够提高作业人员高空作业的安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室内机、空调器
    15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511928U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21146578.2

    申请日:2019-07-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机、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底壳组件,底壳组件具有风道结构;贯流风叶,贯流风叶设置于风道结构内;轴套组件,轴套组件套设于贯流风叶上,轴套组件具有与底壳组件相连接的锁止位置,以及轴套组件具有与底壳组件相脱离的解锁位置;其中,操作轴套组件沿贯流风叶的周向旋转预设角度可使轴套组件位于锁止位置或解锁位置。采用这样的设置方式方便了贯流风叶的拆卸作业,提高了室内机清洁作业的效率,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导风板组件、换热设备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10511914U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21149654.5

    申请日:2019-07-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风板组件、换热设备及空调器。其中,导风板组件包括:导风板,导风板具有与待安装位置滑动连接的第一连接位;传动组件,导风板具有与传动组件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位;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驱动导风板运动,以使导风板组件以非固定的转动中心做旋转运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导风板组件使用性能差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限温器的安装结构及电暖器

    公开(公告)号:CN209801598U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20388987.7

    申请日:2019-03-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限温器的安装结构及电暖器。该限温器的安装结构包括主体部、限位条和凸出于所述主体部表面的卡持凸起,所述限位条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上,且与所述主体部之间形成具有一端开口的安装空间,所述卡持凸起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在所述安装空间指向所述开口的方向上,所述卡持凸起与所述限温器的活动耳限位配合。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安装结构安装限温器时,工作过程较为简单方便,工作效率相对较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旋转结构及其空调
    15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952355U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21199806.8

    申请日:2018-07-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结构及其空调,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热电方式(半导体制冷片)制冷制热的空调其冷风热风调节方式单一的技术问题。该旋转结构,包括旋转部和固定部,所述旋转部与所述固定部转动连接;所述旋转部与所述空调壳体相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旋转部能与所述固定部发生转动以使所述空调壳体的冷风出口或热风出口朝向待调节温度区域。本实用新型用于调节空调壳体的冷风出口和热风出口的出风角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风道系统和空调
    15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952238U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21200382.2

    申请日:2018-07-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道系统和空调,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少能够快速调节局部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小型空调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换热风道和加湿风道,其中,换热风道与加湿风道均设置在空调内;空气能通过换热风道的进风口进入并经过半导体换热器后从换热风道的出风口流出,空气能通过加湿风道的进风口进入并经过加湿装置处理后从加湿风道的出风口流出。本实用新型用于局部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快速调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壳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07501410U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21569504.0

    申请日:2017-1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壳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壳体结构包括:壳体本体;敲落部;第一连接筋条,第一连接筋条的第一端与敲落部相连接,第一连接筋条的第二端远离敲落部设置;其中,壳体本体设置有凹陷部,第一连接筋条的第二端延伸至凹陷部内并与凹陷部的侧壁相连接,第一连接筋条的第二端可与凹陷部的侧壁断开,使敲落部与壳体本体相脱离,在敲落部与壳体本体脱离处形成走线通孔。当敲落部与壳体本体分离形成走线通孔后,位于凹部内的毛刺不会对从走线通孔处穿过的线体造成损坏的情况,有效地提高了该壳体结构的实用性和可靠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出风结构和空调器
    15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482859U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21474086.8

    申请日:2022-06-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和空调器,出风结构包括具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出风面板,出风结构还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第一导风板可运动地设置在第一出风口处以打开或关闭第一出风口;第二导风板可运动地设置在第二出风口处以打开或关闭第二出风口;扫风叶片组件,扫风叶片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内侧的扫风叶片,扫风叶片组件具有通过转动扫风叶片以进行扫风的扫风状态和通过使扫风叶片维持在遮挡位置以阻挡气流的遮挡状态。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舒适性差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