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子阵列协作的多精度码本产生及自适应波束训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8677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54978.9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子阵列协作的多精度码本产生及自适应波束训练方法,包括PS-DFT多精度码本生成算法和自适应波束训练算法。多精度码本具有模拟/数字混合结构:子阵列上的DFT基本子波束通过模拟射频组件形成,子阵列间的协作通过数字基带组件选择基本子波束、调整子波束间相位差和进行功率分配实现;自适应波束训练算法根据不同的传输信噪比自适应地选择进行初始级波束训练所应在的码本层号。本发明具有硬件实现复杂度低、带内波束平坦、角度估计准确率高。本发明适用于通信双方采用部分连接混合预编码结构的毫米波大规模天线点对点无线通信系统,且收发两侧使用的阵列为半波天线间距的均匀线性阵列。

    一种基于深度循环神经网络的信道信息压缩反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74316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395382.7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许威 陆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循环神经网络的信道信息压缩反馈方法,首先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将信道矩阵转化到角度-时延域,然后保留信道矩阵中包含非零元素的列,并将这些列组成的复数矩阵拆分成双通道实数矩阵,用户侧首先利用卷积网络来抽取信道的频域特征,接着通过全连接神经网络和长短时间记忆网络对抽取的频域特征进行压缩,压缩信号通过系统反馈链路传输给基站,基站利用全连接神经网络和长短时间记忆网络对信号进行解压缩,并使用多层卷积神经网络对信道矩阵进行恢复重建。本发明通过引入循环神经网络,有效压缩了信道的时间冗余度,在保证较高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了信道信息的压缩率。

    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稀疏码分多址信号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3953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635535.4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许威 陆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1/0052 G06N3/0454 G06N3/08 H04L1/0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稀疏码分多址信号检测方法,首先将用户与资源的关系表示成因子图形式,接着将因子图上信息的迭代传递转化成神经网络的前向传递,然后进行信号检测误差估计并将估计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之后使用梯度下降法训练该网络得到更优的系数,最后使用训练好的网络来进行SCMA信号检测。由于使用了神经网络的架构,因此该方法可以在相应的AI芯片上实现。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在获得一定的性能提升同时可以将相关计算转移到高速并行处理的AI芯片上,有效减小SCMA信号检测带来的时延。

    一种大规模多天线安全通信中最优伪噪声功率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0022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920900.6

    申请日:2018-08-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许威 徐锦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天线安全通信中最优伪噪声功率配置方法,基于一个大规模天线安全通信系统,采用低精度DAC的基站作为发射端,且在信息中加入伪噪声对窃听者进行干扰,对伪噪声采用特定的预编码方案,可以使其只对窃听终端产生干扰而不对合法用户造成任何影响。本发明在最大化安全传输速率的准则下给出了最优的信号-噪声功率分配比例,即伪噪声功率配置方法,有效提高安全传输的能量效率。本发明计算复杂度低,对大规模天线系统中实现高安全性的无线通信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智能电网通信底衬式频谱接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26735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192105.5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了智能电网通信一种底衬式频谱接入方法,利用同一频段同时传输上行和下行数据,该方法适用于智能电网通信系统。在智能电网的电力无线通信专网,终端可以按业务流向分为下行关键类智能电网用户与上行大规模智能电网用户。其中,CSU直接接受宏小区基站的下行控制类业务。在上行用户密集区域设置有数据汇聚单元,接受MSU传输的上行采集类业务。本发明在TD-LTE的下行时隙,为专网内每个CSU分配不同的频率资源。在保证每个CSU的通信速率的基础之上,并限制BS的下行总发射功率与每个MSU的上行发射功率,允许单个MSU复用单个CSU的频率资源。通过为MSU其分配合适的CSU频率资源复用,使得专网系统接入的MSU总体上行通信速率最大化。

    双工通信传输模式选择方法、装置及双工通信方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901790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510219491.3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许威 刘健 张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工通信传输模式选择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比较全双工和半双工两种传输模式下系统的可达传输速率紧致界来选择传输模式:选择可达传输速率紧致界较高的传输模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双工通信传输模式选择装置及双工通信方法、系统。本发明首次提出利用系统可达传输速率的紧致界作为衡量双工通信模式优劣的指标,相比较计算系统可达传输速率的闭式解,可大幅度降低运算复杂度。本发明可在消耗较少的计算资源和计算时间的前提下,获得较大的系统性能提升。

    一种基于优化调幅的无线光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58783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410432681.9

    申请日:2014-08-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华 袁颖 许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优化调幅的无线光高效传输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在发射端,系统产生需要发射的频域符号;频域信号产生实值的基带时域发射信号;计算优化调幅系数,并对各子载波上的频域符号进行缩放调幅和限幅时域发射信号加入直流偏置驱动发光二极管进行发射;在接收端,光电二极管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经过滤波、放大等处理后,得到时域的接收信号;对时域接收信号做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接收信号并去除共轭对称部分;最后,经过星座解调得到最终的接收符号。本发明实现简单,降低了无线光通信OFDM系统的峰均功率比,降低发射端对功率放大器和LED灯线性度的要求,提高了交流信号发射功率降低系统的误码率。

    一种蜂窝移动通信D2D系统中自适应协作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86558B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410226784.X

    申请日:2014-05-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窝移动通信D2D系统中自适应协作传输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首先估算出小区内参与协作的用户的多普勒频偏,获得信道延时相关系数;然后根据调度算法,确定参与协作传输的小区用户和D2D用户,基站确定协作将采用的传输模式;接着用户估计各自的信道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基站;最后在选中模式的预编码方案下进行数据传输。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应用于实际场景中,在核心网的控制下,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小区用户的频率资源共享给小区边缘用户进行设备到设备间的数据传输,以少量降低蜂窝通信系统的小区传输容量的代价,大幅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可达传输速率,使得小区内平均频谱利用率提高。

    一种采用乘性削波的可见光多载波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96195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134897.1

    申请日:2015-03-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许威 徐锦丹 张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乘性削波的可见光多载波传输方法,根据PAM‑DMT调制信号的特点,首先将每组对称时域信号中正值信号保留,负值信号置零。设定最大光信号阀值为ηc,当数据位大于ηc时,将数据位乘以给定常数α进行削波。然后,将对称位置信号值由0改为预先设定的固定信号值作为标记位。系统接收端通过MAP检测方法确定信号削波位置和标记位,最后根据发送端使用的乘性削波原则进行信号恢复,从而完成发送信号检测。该方法通过乘性削波有效降低了发射光信号的PAPR,方法实现简单,在抑制PAPR的同时提高了系统能量利用率,降低了系统对功放和发光二极管线性范围的要求,减少了信号在电、光域的非线性失真,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一种利用可见光通信的三维室内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41304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76904.X

    申请日:2016-10-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许威 徐锦丹 张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21/206 G01S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可见光通信的三维室内定位方法,在室内放置任意数目的发光二极管(LED),并在目标终端设备上安置任意数目的光电二极管(PD)作为光接收装置。假设LED的坐标位置和发射功率已知,PD和目标终端在同一水平高度且其相对位置已知。通过测量每个接收装置PD的接收功率,利用几何关系计算可确定目标终端的三维坐标位置。本发明实现了室内三维空间定位,计算量小,精度高,适用于常见的电子移动终端设备,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Patent Agency Ranking